溫華龍牽著朱素玉的手,在港口看一艘艘大明船隻將大量移民放下船。

朱素玉見溫華龍唉聲嘆氣,不由得疑惑“夫君,計劃實行的很順利,為何要唉聲嘆氣?”

溫華龍苦笑著搖搖頭“咱們現在就是走在鋼絲上跳舞。”

“我得知大明正在向萄省和倭寇島計劃移民兩百萬,大明現在天下才安定,人口還沒有進入爆發期,我擔心這樣瘋狂的移民人口,會不會造成大明境內的勞動力短缺…”

朱素玉想了想,同樣無奈的嘆了口氣,人口作為最特殊的資源,他不會隨著你短時間內征服的土地而增加。

歐洲的人再多,朱元璋和溫華龍也不敢向大明境內移民,畢竟後世的法蘭西英吉利和美利堅的種族問題就是最好的教訓。

如果只移民歐洲女性的話,理論上看起來可行,實際上卻困難重重。

畢竟歐洲人再怎麼懼怕大明,真被逼到亡國滅種的時候,現在的大明也得退讓三分。

想要讓大明人口快速提升,只能引進外來女性人口,以及國內鼓勵生育。

可是鼓勵生育早就已經推行下去了,生一個孩子可以減十分之一的應交稅,生三個可以免十分之二的應交稅,生五個更是可以減免二分之一的應交稅,這些稅款優惠可是對商人同樣有效的。

現在大明商人,人均三個孩子,有三成商人更是孕育了五個孩子,因為無論男女都算,所以在商人群體中男女平等又向前邁了一小步。

商人是逐利的,與普通百姓不同,只要女性群體能夠提供足夠的利益,哪怕是在最封建的時代,商人也會打破封建枷鎖,與女性交易。

就好比生孩子減稅政策,別看孕育孩子成本很高,但是對於那些中上層的商人來說,還是減稅更加吸引他們。

只不過商人群體畢竟是少數,再怎麼生也是杯水車薪。

如果想刺激百姓生孩子,還是要普及基礎醫療和改善生活環境。

“夫君,你在想什麼呢?”朱素玉握緊溫華龍的手,見溫華龍又開始緊皺眉頭,朱素玉伸手將這眉頭揉開。

溫華龍微微一笑“沒事,想著怎麼給老百姓謀福呢。”

朱素玉眼睛一亮“你又要寫書了?這次要寫什麼書?”

溫華龍哈哈一笑“醫書,給老百姓看的醫書,怎麼?你對醫學不是不感興趣嗎?”

老朱家後代可謂是個個人才,朱標好政治,朱素玉喜歡文學和政治,朱樉正在環遊全國,打算編纂一本大明美食大全,朱棢則沉迷在醫學和生物學的海洋中,朱棣好攻伐,目前正在大明皇家第一軍事學院當老師,教導一些軍隊中表現非常不錯計程車兵,為大明軍隊培養新鮮血液。

“走吧,咱們找沈旺聊聊,我想引導歐州女性移民到咱們大明,看看這小子有沒有什麼好辦法。”

朱素玉覺得溫華龍的想法有些不妥,但卻沒有阻止。

在朱素玉心中,就算再怎麼想讓女性獨立獲得與男性同等的權利,也終究比不過國家利益。

畢竟說到底,朱素玉嫁給溫華龍也不是小說中描述的自由戀愛,同樣是政治婚姻。

來到沈府,沈萬三一天天忙的團團轉,大部分時間都找不到他,沈旺因為經驗欠缺,所以沈旺除了給父親打一打下手,就是在家裡研究《國富論》。

“溫先生,今日怎麼有空來做客?”沈旺為溫華龍和朱素玉倒上茶水,面帶微笑的問道。

溫華龍將自已的想法提出,沈旺緊皺眉頭思考了一會緩緩說道“我覺得現在還不能太急,一來萄省還未穩定,看似一切風平浪靜,實則宗教勢力一直在暗中搗亂。二是我大明工業革命還未開始,女性終究是無法真正做到脫離家庭參與到工業生產。”

“如果大明工業革命開始,而萄省此時又穩定下來,那麼我們依舊可以透過輿論造勢,利用大明月刊來吸引歐洲女性向大明的移民。”

“欺騙是不長久的,我大明必須要有真正的實力,才能夠讓歐洲的女性自願移民到我大明。”

一名駐萄省錦衣衛敲了敲門“溫先生,我是駐萄省錦衣衛百戶張昊,這邊有陛下傳給你的信件。”

溫華龍接過信件,說是信件,實則是一本薄薄的書。

書中記載著大明已經發展到什麼程度,又實行過什麼政策,上百條政策和幾千條各行各業的變化被記錄在書中,每一項關係百萬人民的變化都縮短成短短几行字記在其中。

溫華龍將書信遞給朱素玉,對沈旺說道“一年時間,穩定住萄省,然後開啟歐洲女性移民計劃。”

沈旺眨了眨眼,有些不可置信“這…溫先生,我沒有管理人民的經驗啊…”

溫華龍站起身,長嘆一聲“正是因為你沒有這方面經驗,你才需要多做多學,看書能看來什麼?放心吧,大明給你兜底。”

離開沈府後,溫華龍對朱素玉說道“接下來咱們去歐洲各國去看看怎麼樣?你不是一直想環遊世界嗎?”

朱素玉有些猶豫,出海已經一年有餘,她現在有些想家了。

但是環遊世界又確實是她想做的。

“你要是想家了,咱們也可以儘早回去,這樣還能趁著年輕在多出幾次海。”

朱素玉一想到船上的生活,趕忙搖頭“算了,我們先環遊世界然後再回家吧,坐船太難受了。”

溫華龍面帶微笑的點點頭。

沈萬三的辦事效率很快,也不知道是受了誰的影響,做起事來雷厲風行,今天的事很少會拖到明天去做。

一輛馬車,四十人衛隊,這次溫華龍沒有拒絕沈萬三的好意。

現在的歐洲正處於一種對大明不切實際的憧憬和恐懼漢人的矛盾心理中。

大明的火炮與各種絲綢羊毛製品和瓷器,都讓歐洲貴族對大明十分嚮往。

另一方面,大明輕而易舉的拿下葡萄牙王國這個海上霸主,又讓歐洲各國對大明十分恐懼。

所以如果想要在14世紀末這段時間環遊歐洲的話,還是帶一些侍衛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