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可都是需要三五百年的浩大工程,更何況他要你征服的還是歐洲這一整塊大陸。”

“洗洗睡吧,還讓你另立別國,我看朱元璋這老頭子就是把你框來而已。”

“他媽的,踢皮球踢到我這了,朱元璋你可真會玩。”

朱棣一臉苦笑,心底也能明白父親的苦心,畢竟自已在應天時的所作所為一直是為了能讓父親高看自已自已一眼,朱元璋為此苦惱也是自然。

英吉利現在的基建如火如荼的開展著,由於大明對英吉利並沒有實行什麼商業或者地皮的貿易限制,導致如今在鐵路規劃內的城鎮現在地皮飛漲。

溫華龍看向朱棣“不過朱元璋有一點沒說錯,大明在歐洲確實需要一個能拍板的人。”

“這樣吧,你跟沈萬三陳東勝他們學習學習,以後留在歐洲負責傳輸我大明文化。”

“征服不止有刀與劍,更有殺人不見血的文化戰爭。”

“我大明現在經濟繁榮,武力昌盛,正是文化傳輸最好的時候。你可能做不成馬上皇帝,但是做個書本天子也不是沒有可能。”

“只要功績足夠,或許未來歐洲的課本記錄中,你的名字還要排在朱元璋之前呢。”

溫華龍一套洗腦話術說完,朱棣的眼睛便透出希望的光芒。

能排在父親之前,哪怕只是在這貧瘠之地,也算得上為老朱家添了光彩。

“溫先生,您放心,我必將我大明之文化殖進這蠻夷之地,讓我大明之光輝散打到這地球上的每一塊土地。”

溫華龍點點頭“我相信你能做到,不過別放下打仗的本事,我知道你從小便跟著父親四處征戰,這會打仗也是一項優勢,畢竟本地人可不是什麼慈眉善目的老和尚。”

“有的時候,武力要比語言更容易植入人心。”

朱棣連連點頭“請溫先生放心,本王不會放下打仗的本領,一手大棒一手蜜糖,定要這蠻夷皆感受到我大明風采。”

朱棣興致沖沖的離開,溫華龍卻是輕笑兩聲。

朱素玉面色不善“你就這麼哄騙我家弟弟?”

溫華龍則搖搖頭“朱棣可不是笨蛋,他能不知道這文化殖入乃是百年計?他只是不想明白。”

“別說現在朱元璋還沒死,就算朱元璋死了,以朱標的能力也不是朱棣能推翻的。”

朱棣之所以這麼輕而易舉的就接受了溫華龍的提議,無非就是做不成皇帝的無奈,和想要做出一番本事向父親證明自已的驕傲。

朱棣是的心思深沉的人,但是他現在才剛剛成年,還未經歷後世他所經歷過的無奈和憋屈,還沒到成長起來的時候。

“唉,讓他有些事做也好,只希望他能不去痛恨父皇,畢竟父皇也是有自已的無奈。”

皇家可不是享福的,或者說皇家的福都讓那些閒散王爺享受了,真正有能力有野心的,吃的苦可一點也不少。

朱棣快馬加鞭趕到港口,做了幾天的船,又快馬加鞭的去找了沈萬三。

沈萬三聽完朱棣的想法,微微點頭“燕王,其實這件事沒有想象的那麼難。”

“首先,這英吉利的大部分文化人都是上層貴族,而這群上層貴族死的死逃的逃,真正有話語權的人都消失了,那麼話語權自然就落在我們手上了。”

“其次,雖然英吉利百姓對我們沒什麼好印象,但是大明的文化已經深入佔領了這裡,比如道教,現在家家戶戶都有了在門口掛一個小桃木劍,一是作為裝飾,二是作為辟邪。”

“三呢,因為我們並沒有真正的屠殺百姓,所以百姓雖然討厭我們,但是卻說不上反對我們,畢竟連領頭的都沒有,閒散的百姓是做不出威脅的。”

“所以呢,看似我們剛剛打了英吉利,實際上我們打的是貴族,和英吉利的平民卻沒什麼衝突。”

“而且陳東勝將軍違抗命令拯救了七座城市的百姓,這一定程度上也讓大明的風評跟著上來了。”

“我覺得可以先以這七座城市為首,打造陳東勝的雕塑,然後再雕塑底下留下文字,在宣傳我們的文字。”

“以此來慢慢讓英吉利人接受我大明的文字。而且英吉利貴族都走了,發幣權也就歸了我們,陛下剛剛撥款三億大明紙幣,這正是推進流通的好時候。”

“誰接受大明紙幣,那就享受百分之三的優惠,不接受我們也不強求,反正便宜就在這,你愛佔不佔。同時我們在回收英吉利的貨幣,不出三年,我估計大明紙幣就能在英吉利徹底流通。”

朱棣眼睛一亮“然後我們就可以以英吉利為樣本,向整個歐洲推廣。”

“除了沙俄,其他國家不會拒絕與我大明貿易,藉此宣傳我大明紙幣與文化,當最後一個歐洲錢幣退出市場,就是我大明對歐洲徹底碾壓的時候!”

沈萬三欣慰的點點頭,這朱棣還真是聰明。

不過沈萬三突然注意到什麼,趕忙問道“沙俄怎麼了?”

朱棣說道“沒什麼,就是沙俄新上任的小女皇對我大明敵意太深,與我大明屢屢發生軍事摩擦。”

“就在去年,我大明與沙俄正式開戰,費勁修的幾條路也全被沙俄鑿斷了。”

“當時我一時心癢,便和父親說也跟著去了沙俄打仗,沙俄雖然打不過我們,但是他地盤畢竟太大了,父親估計至少還要五十年,大明才能生出足夠的人口,至少要八十年,才能讓這群人口向外擴張。”

“可惜我在戰場受了傷,最後被送回了大明。”

沈萬三眯了眯眼“這個沙俄皇帝雖然是一介女流,但也能看得出高超的政治實力,能在大明的進攻下保全自身,也算是實力的一種吧。”

朱棣點點頭“不止,雖然沙俄目前還在內亂,但是他們內部的工人造反也不是盲目造反,他們已經開始學習大明的工業化。”

沈萬三輕呵一聲“就算知道山頂有果樹,可是不知道路他們還是要走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