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深呼吸,控制住內心的好奇,慢慢問道“老村長,現在村子裡富到都能用上油燈了?”

老村長搖搖頭“哪能天天用啊,咱是今天上供刻意點的,要不神仙來吃供看不清路可要怪罪我們了。”

朱元璋皺著眉,內心算了算“今天可不是什麼節日,也不是初一十五,老人家您可別蒙我。”

老村長神情激動起來“我蒙你做甚!咱是供給溫先生的,當年溫先生就是在今天將山東的蒙元人趕走的,他可是咱漢人的大英雄,憑啥不能拜。”

“當年那群蒙元的畜牲要拿咱家大孫子下酒,咱家老婆子上去攔著,最後卻被齊齊砍了頭…”

“後來咱跟大兒子受不了這苦,咱一普通老百姓也沒辦法報仇,索性趁著天下大亂跑到了南方…可惜啊,最後沒想到咱是過來了,咱大兒子卻沒堅持到。”

老村長越說眼淚眼淚流的越多,朱元璋張了張嘴最後還是嘆息一聲。

“老村長,咱想問的是,現在老百姓都這麼富裕了嗎,家家戶戶都能點的起油燈,這可不是小錢。”

老村長止住了眼淚,幽幽說道“本來也不貴啊,也就蒙元統治的時候貴一些,現在其實很便宜了,這還得感謝當今陛下,要不是他咱們也用不上這麼便宜的油。”

“咱聽說這些油都是海外運來的畜牲油,咱也想不明白為啥海外要更便宜,難道咱們大明不適合養畜牲嗎?”

老村長又拉著朱元璋絮絮叨叨了很久。

朱元璋安撫住還想繼續嘮叨的老人,緩緩說道“老人家放心吧,咱們大明地好土也好,養什麼都能活。”

一場誤會就這麼解除了。

是朱元璋太長時間沒有離開應天府城,對農村的印象還留在剛剛建國的時候,實際上農村的生活早在建國時就已經慢慢變好了。

老百姓什麼都不需要,只要國家太平,這個勤勞的華夏民族的勞動者們就能自已創造財富。

朱元璋將徐鐸喚進馬車內,與他同乘。

“徐鐸,給咱好好講講現在農村老百姓的生活吧,咱有些忘了老百姓都過著什麼日子了。”

徐鐸點點頭,緩緩開口“陛下,如今不僅天下太平,更是因為海貿的發達,連帶著農村百姓也能吃到一分紅利。”

“陛下,哪怕是遠在陝西山西的耕地老農的生活也在慢慢變好。海貿帶來了過剩的資源,沿海本地甚至都無法自我消化,只能將資源向更內陸轉移。”

“因為陝西和山西的特殊地理位置,雖然海貿的資源無法直接投入到當地市場,卻因為周邊市場的飽和兩地資源只能內消化。”

“而這一行為便導致了山陝兩地的資源在內部囤積過剩。”

“雖然老百姓種糧賣糧的錢少了很多,但是同樣的吃飯成本也降低了很多。”

“陛下請看,這就是山陝兩地的三千戶農戶市場抽樣滿意度調查。”

“兩地老百姓雖然經常抱怨賣的糧食不值錢,可是因為老百姓本身的屯糧習慣加上耕地改革,已經沒有地主在他們頭上吸血,現在老百姓抱怨的也不再是吃不飽,而是糧食很難賣上價,不能給家裡孩子或者兒媳買肉蛋補充養分。”

“這不正說明老百姓的生活已經富裕到可以經常考慮肉食了嗎?”

“陛下,從三千年前夏朝開始至今,可有哪個朝代哪一年能讓全天下的老百姓富裕如此?”

朱元璋聽著徐鐸的吹捧,他臉上不由自主的露出一絲微笑。

作為一名皇帝,是不能隨意的表露內心情緒想法的,作為一個國家權力最高的人,他應該每時每刻都將自已的情緒隱藏起來。

朱元璋毫無疑問是一個合格的領導人,只是這天下老百姓都能開始研究吃肉的訊息,實在是讓朱元璋太高興了,這才一時間失誤露出了內心的情緒。

過了一會朱元璋又嘆息一聲“徐鐸…朕知道了,現在老百姓的生活是真的好起來了。”

“可是!咱還是不滿意!不滿足!”

“憑什麼那群商人什麼都不幹,就當個二道販子就能喝酒吃肉,就能低價買高價賣,賺取超額的利潤。”

“憑什麼老百姓每天就要在地裡刨食,每天種地種的腰都直不起來,就這還要看老天爺的臉色。”

“還是說老天爺的臉色是臉色,商人承擔的風險是風險。老百姓付出的辛苦勞動卻不是勞動了?”

“徐鐸,我告訴你,朕不允許大明停下!不允許你停下。”

“老百姓不僅要能吃飽,還要頓頓能吃肉!還要能住上大房子,能享受科學院研究出的那些新時代的東西!還要能人人學習人人識字!”

“朕今天就要教給你一項任務,永遠不要讓大明停下,哪怕朕去世,哪怕你去世,大明向前向富的腳步也不能停!”

自從大明改跪禮為彎腰拱手禮之後,徐鐸便再也沒有跪地過。

然而就在今天,就在這小小的馬車中,徐鐸雙膝下跪,在地叩首“臣!接旨!”

“臣願以臣的全族,臣的理想,臣的後世名聲做擔保,寧可死後靈魂永墮十八層地獄,臣依舊願意為大明永世繁榮而付出一切!”

朱元璋雙目流淚,也不知是真是假。他伸出雙手緩緩將徐鐸攙扶起來。

“愛卿,別讓朕失望。”

“陛下,臣定不讓陛下失望。”

車隊依舊緩緩向前,好似大明的崛起一樣永不停歇。

英吉利海峽的艦隊連續不斷的炮火讓岸邊的土地滿目瘡痍。

黑甲戰艦上計程車兵一個個枕戈待旦,漆黑的制服配合士兵嚴肅的表情,讓整個甲板上的氣氛都顯得無比凝重。

“反抗軍有訊息了嗎?”陳東勝放下望遠鏡,問向身旁的參謀。

參謀搖搖頭“還是沒有訊息,這群主天教的教徒都是狂熱的宗教分子,從他們嘴裡根本得不到什麼訊息。”

“那就沒有留著的必要了,斬首築京觀。”

參謀有些猶豫“將軍,這是否會引起英吉利人的激烈反抗?”

陳東勝冷哼一聲“他們現在就不激烈了?工業和軍事雙重代差,他們能起什麼風浪。”

“北線計程車兵已經快推到首都了,我們也要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