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品種,不同廠家雞苗的養殖操作確實很不一樣!這個是需要非常明確的!

在楊絮柳絮滿天飛的季節,在綠葉和鮮花共同綻放的時節,其實商品肉雞養殖並不容易!

每年的五一假期前後,總會有高溫天氣出現,當然,2024年的今年,稍微有點例外,沒有到30度以上的高溫,濰坊地區而言哈!反而在5月3號左右,下了雨,降了溫度,24度左右,夜間還要溫度低點!

還是具體養殖談具體細節操作吧,這樣描述會更加直觀,更加生動一些!20240407批次,兩天上的雞苗!廠家有五個,大雛,中雛都有,有一家分兩種雞雛的,也有一家兩個雞雛都是中雛的!一個原則,一分錢一分貨,所謂的物美價廉,好像除了價格合適,就沒有合適的!雞苗是這樣,飼料也是,其他的不外乎也是!

客觀來說,中雛均勻度差勁,不是育雛溫度通風的問題,而是雞苗本身的原因!我也是害怕被起訴,就不點名雞苗了!!誰養誰知道,想避坑的可以單聊!這邊飼餵模式是集中供暖,統一管理,所以在基礎環境管理操作基本一致的情況下,同為中雛,但是雞群的表現是不同的!確實弱的就是死淘多,幹爪,脫水,炸毛呆立,暗喘,怪叫,面板髮紺,腫眼流淚,黃色稀糞!體重偏低!你能想到的發病症狀,外在可以直觀的,都能對應找到!一點也不誇張!如果前期跟中期可以咬住牙,狠狠心,把殘雞弱雞及時淘汰出來,不至於會在30天后,死淘持續性的增長!這種後期死淘升高,不管是料比,還是體重,或者成活率等等指標,統統都是差勁的!而且是特別差勁!

面對這種情況,不想踩坑,辦法也很簡單,不養這種雞苗,不賺這個便宜!雞苗價格的彈性空間,就是你後期死淘可能的上升空間!!!玩的好的那是運氣,也是本事,但是玩鷹的早晚會被啄眼睛!河邊溜達多了,鞋子肯定幹不了!出來混遲早要還的!!!

但是,既然已經養了,已經在坑裡了,總不能躺平擺爛吧,該想的辦法,該做的事情,一樣不能落下,而且還要多操作很多!

首先就是淘汰,哪怕是出雞前一天,該處理還得處理,因為你不知道這個殘雞弱雞會干擾正常雞長肉,影響到多大!!!第二就是可控範圍內,被允許的適當增加用藥!抗病毒也好,解表也好,抗生素也好,抗體類的生物製品也好!能穩定住死淘,能增加體重,就是好辦法!第三點就是環控中對這種雞苗單獨操作,單獨進行管理,雖然會增加工作量,但是看雞施溫,這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了!降溫肯定會穩當點,通風節奏也得走一步看一步,如果太快了,二次著涼,那基本這批雞就涼涼了!再具體點呢就是小日齡跟大日齡通風差出來一個檔次,比如說大日齡29度用3個大風機,12公分的小窗,那這個有情況的雞舍,雖然也是大日齡,可以29度 2大40赫茲,11公分的小窗!那如果是小日齡有情況,那29度的話,就可能是2大風機加28赫茲左右,小窗最多10公分!這就是差距!這個差距是基於雞舍相近,飼養只數接近,那如果雞舍跟飼養量還有差距,那秉承著看雞施溫的原則,通風差距還會大很多!可能成了29度,2大風機,8公分小窗了!

下面是後續的提綱和思路,再慢慢談論!

客觀外界溫度波動,33度到夜間8度

雞苗對於溫度敏感性

南風北風的交替進行,發生

通風需要配合的負壓變化,高低結合

溼度波動帶來體感溫度的波動

呼吸道問題的應對,支原體感染,持續性的呼吸道問題

免疫抑制,傳貧,抗體低下,抗病力弱

傳支,變異性法氏囊

飼料品質的不穩定性,28日齡相差200克,大部分1550克,低的1450克左右

差異性的雞舍,差異性的雞苗,差異性的操作,差異性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