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氏淡淡的說道:“甄家的情況你們也不是不知道,甄深一直排斥我們,想要謀奪你們父親的財產,而袁紹一直對我們的事情愛搭不理,我打算帶著你們兄妹所有人,一起去南陽。”

甄儼不解的詢問道:“母親,那您是同意了小妹和丁軒的事情了嗎?”

張氏點點頭說道:“她嫁誰不是嫁,嫁給一個有權有勢的丁軒,總比嫁給一個無權無勢的公子熙強,而且他們年紀相差也不過十來歲而已。”

甄儼和甄堯對視了一眼,都不約而同的點點頭道:“母親,您說的對,我們去南陽確實比在無極強,我們這去收拾東西,告訴妹妹們一同前去。”

張氏點點頭道:“好,你們去吧。”

次日一早,顏良帶著三千人護送著張氏一家南下,去南陽。

袁熙得知自已的婚約被解除後,心中湧起了一股難以名狀的憤怒和不甘。他急匆匆地闖入袁紹的書房,推開門,卻發現父親正端坐在案前,神情冷漠,彷彿早已預料到了他的到來。

“父親!”袁熙大聲喊道,聲音中充滿了不滿和質疑。

袁紹抬起頭,目光如刀般銳利地掃了他一眼,語氣冷淡:“熙兒,你來了。”

“父親,你為什麼要解除我和甄宓的婚約?”袁熙握緊拳頭,憤怒地質問道。

袁紹放下手中的筆,抬起頭,目光直視著袁熙,聲音中透著一絲不容置疑的威嚴:“這是為了大局考慮,你明白嗎?甄宓的價值遠超一個普通的婚約,她能讓丁軒和孫堅站在我們這邊,這對我們來說至關重要。”

袁熙愣住了,他從未見過父親如此嚴厲和決絕。心中的憤怒和不甘瞬間化為了驚恐和無奈。他知道,父親的決定是無法更改的,他只能接受。

他低下頭,聲音顫抖:\"是,父親。\"

袁紹點點頭,雖然袁熙不受自已看重,但畢竟是自已的兒子,神情緩和了一些。他拍了拍袁熙的肩膀,語重心長地說:\"熙兒,你要明白,我們袁家現在的處境並不樂觀。我們需要丁軒和孫堅的支援,才能在這場討伐董卓的戰爭中取得勝利。甄宓的犧牲是為了整個袁家的未來,你要理解。\"

袁熙抬起頭,眼中閃爍著淚花。他緊緊咬住嘴唇,點了點頭,轉身離開了書房。他知道,從此以後,他和甄宓之間再也沒有任何關係了。

……

“文臺兄,你意下如何?”

“丁將軍,若你能保障此行陳留路上的糧草充足,我孫堅定當與你攜手,共扶袁紹為盟主。”

丁軒喜道:“甚好!文臺兄請回,三日之後,我們同赴陳留郡,加入聯軍共討董卓。”

孫堅喜悅地抱拳施禮:“如此甚好,丁將軍。孫堅這便告退,明日再會。”

“好,文臺兄,明日見。”

孫堅興沖沖地離開了,在他看來,盟主是誰並不重要,反正自已無望,推袁紹為盟主,尚能得到一些糧草。

看到孫堅走後,沮授來到書房。

沮授對丁軒不解的說道:“主公,為何我們要提供糧草給孫堅?你不想出風頭當盟主,我能理解,可是也沒必要如此拉攏他吧。要知道之後我們一統荊州,他可是我們的勁敵呢。”

丁軒揮了揮手,示意他稍安勿躁,然後說道:“公與,這你就就別問了,我自有我的道理。這次討伐董卓,我看十有八九會失敗。我父親的仇還是得靠自已才行。”

“你和魏延、文聘、田豐、王凌、郭淮、郝昭、太史慈他們留守南陽。”

“我帶著趙雲、高順、張遼、郝萌、曹性、成廉、張郃、高覽、黃忠、許褚、典韋他們去討伐董卓。”

沮授也不再過問了,點頭稱好。

……

第二日清晨,天邊剛泛起一抹魚肚白,丁軒已經整裝待發。他站在府門前,眼神堅定,身後是整齊列隊計程車兵,鎧甲在朝陽下熠熠生輝。

兩萬精銳鐵騎,一萬幷州狼騎。

孫堅也帶著他的部曲趕來,兩隊人馬合併,氣勢如虹。

丁軒翻身上了一匹烏黑駿馬。孫堅則跨坐一頭雄壯的高頭大馬,目光如炬。兩人並肩而立,共同向著陳留郡的方向進發。

……

初平元年六月初一(即一八七年一月初一),作為聯盟的發起者,袁紹與曹操率先帶兵趕到了酸棗縣。

餘後各路諸侯相繼帶兵到達,其中有汝南太守袁術、冀州牧韓馥、豫州刺史孔伷、兗州刺史劉岱、河東太守王匡、陳留太守張邈、東郡太守喬瑁、山陽太守袁遺、濟北相鮑信、北海太守孔融、廣陵太守張超、北平太守公孫瓚、河內太守張楊、長沙太守孫堅、南陽太守丁軒、西涼太守馬騰、徐州刺史陶謙。加上渤海太守袁紹與驍騎校尉曹操,共計十九路諸侯。

既然人都到齊了,那麼就要開始商議正事了。

酸棗城外,連綿不斷的軍營大寨中,一座中軍大帳。

十九路諸侯各自帶領著護衛分兩列入座,齊聚一堂。

曹操見人都到齊了,作為聯盟的發起者,於是起身洪聲說道:“今日天下英雄共聚此舉,就請先聽曹某一言。”

原本正在聊天的在場眾人目光看向曹操,紛紛止住了話頭,想聽聽曹操說什麼。

曹操見眾人皆注目於已,遂義憤填膺地言道:“董卓此逆賊,欺君犯上,殺戮忠臣良將,更無故廢黜天子,甚至謀害鎮守邊疆多年的丁刺史!其罪惡,擢髮難數!”

“我等身為漢之臣子,食君之祿,擔君之憂,如今董卓這廝竟敢如此倒行逆施,逆天而行,我輩若再繼續坐視不理,則漢室傾危,黎庶受苦矣!”曹操怒髮衝冠地說道。

“諸位豪傑今日會聚於此,共同商議討伐董卓之大計,足以證明諸君皆乃心懷忠義、志存高遠之士也!”他環顧四周,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

“我等在此會盟,務必齊心協力,眾志成城,一舉翦除那萬惡的董賊,扶正漢室,重振朝綱!”曹操慷慨激昂地喊道,聲音震耳欲聾。

眾人聽後,情緒愈發激動,紛紛高聲附和:

“誅滅董賊,還天下以太平!”一名將領振臂高呼,引得眾人齊聲吶喊。

“董賊謀逆,罪大惡極,吾生當啖其肉,寢其皮!”另一人咬牙切齒地說道,滿臉憤恨之色。

“吾與董賊不共戴天,勢必要將其碎屍萬段!”又有一人怒目圓睜,緊握拳頭,彷彿已經迫不及待要與董卓決一死戰。

一時間,群情激憤,士氣高昂,整個場面充滿了豪邁與悲壯之氣。大家都決心跟隨曹操一起,為捍衛漢室尊嚴、拯救天下蒼生而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