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宮大驚:“那孟德我們接下來怎麼辦?”

曹操眼中冷光一閃:“我們只有殺了他們一家。”

陳宮聞言,臉色驟變,他瞪大眼睛看著曹操,難以置信地問道:“孟德,你的意思是……我們要殺了他們?”

曹操眼神堅定,點了點頭。他緊握著手中的劍,眼中閃過一絲決然之色,低聲說道:“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擺脫他們的追捕。公臺,動手吧。”

陳宮咬緊牙關,他知道曹操說的是對的。他們現在已經是朝廷的要犯,一旦被抓住,後果不堪設想。他深吸一口氣,拔出腰間的長劍,跟隨曹操走出了房門。

呂家的院子靜悄悄的,只有磨刀的聲音不時傳來。曹操和陳宮小心翼翼地靠近磨刀的地方,只見呂伯奢的兒子正專心致志地磨著刀,完全沒有察覺到危險的臨近。

曹操和陳宮對視一眼,點了點頭。曹操一個箭步衝上去,手起刀落,呂伯奢的兒子還沒來得及反應,便慘叫著倒地身亡。

鮮血濺在曹操的臉上,他面無表情地看了一眼屍體,心中卻有些不忍。但事已至此,他別無選擇。

陳宮默默地看著這一切,他知道曹操此舉也是無奈之舉。如果不殺呂伯奢的兒子,他們的行蹤就會暴露,後果不堪設想。

兩人迅速清理了現場,將屍體掩埋在後院。然後,他們匆匆離開了呂家。

卻在途中偶遇剛從西村沽酒返回的呂伯奢。呂伯奢老遠就笑喊道:“孟德啊,你這是要去哪兒?為何不在家中歇息?”

曹操趕忙回話:“義父,操乃戴罪之身,不敢久留。”

呂伯奢來到曹操跟前,跳下小毛驢,緊握曹操的手笑言:“孟德莫怕,萬事有義父在,何況咱這東村的年輕後生們,對孟德的壯舉那可是欽佩至極啊,誰會去告密呢?”

一旁的陳宮見呂伯奢形單影隻,毛驢脖頸上掛著幾個酒葫蘆,方知自已隨曹操錯殺了好人,原來呂伯奢一家根本沒有報官的念頭,殺豬隻是出於對曹操的敬重,想到此,陳宮便懊悔不已,對曹操也心生芥蒂,不過事已至此,陳宮只想儘快逃離,而曹操卻做出了一件令陳宮驚愕失色的事。

曹操突然抽出手中的劍,猛然一揮,劍光閃爍,呂伯奢的笑容瞬間凝固在臉上,他難以置信地看著曹操,彷彿看到了什麼不可思議的事物。鮮血從他的脖頸處噴湧而出,染紅了他的衣襟,也染紅了曹操的臉。

陳宮目瞪口呆地看著這一切,他的心中充滿了震驚和不解。他顫抖著聲音問道:“孟德,你……你為什麼要這麼做?”

曹操冷冷地看了他一眼,眼中閃過一絲狠厲之色。他低聲說道:“他知道了我們的身份,他必須死。”

陳宮無法接受這個事實,他搖著頭,後退了幾步。他看著曹操,眼中充滿了失望和痛苦。他說道:“孟德,你變了。你不再是那個我認識的曹操了。”

曹操一邊埋著呂伯奢的屍首一邊說道:“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

陳宮聞言一驚,一臉不可置信的看著曹操。

此時天色已晚,曹操帶著陳宮又回到了呂伯奢的家。夜風吹拂,院子裡的樹葉沙沙作響,彷彿在為剛才的血腥事件低語。

曹操點亮了一支蠟燭,昏黃的光影在牆壁上搖曳。他隨手將劍放在桌上,神情有些疲憊。陳宮站在一旁,臉色蒼白,顯然還在為剛才的殺戮而心神不寧。

曹操看了看陳宮,嘆了口氣,說道:“公臺,我知道你現在心裡不好受,但我們已經沒有退路了。我們只能繼續前行,尋找活命的機會。”

夜深了,萬籟俱寂。只有蠟燭的火焰在輕輕跳動,發出微弱的光芒。陳宮站在窗前,目光空洞地望著窗外的黑暗。他的心中充滿了混亂和掙扎,白天所發生的一切像夢魘一般縈繞在他的心頭。

曹操躺在床上,呼吸均勻而深沉。他看起來已經陷入了沉睡,但陳宮知道,他的心中未必平靜。

陳宮緩緩地轉過身,目光落在桌上的劍上。那劍在燭光的映照下散發出森冷的光芒,彷彿在訴說著白天的血腥。陳宮不由自主地走近了那把劍,他的手輕輕觸控著劍柄,感受到了那冰冷的觸感。

陳宮緊緊握住劍柄,手指因用力而發白。他感到一種冰冷的寒意從劍身傳來,直透心扉。他閉上眼睛,深呼吸一口氣,然後緩緩睜開眼睛,目光堅定。

他拿著劍,一步一步走向曹操的床邊。曹操的呼吸聲在靜夜中顯得格外清晰,彷彿是對他內心掙扎的嘲諷。陳宮站在床邊,低頭看著曹操的睡顏,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情緒。

他猶豫了片刻,彷彿在權衡著什麼。然後,他嘆了口氣,“百聞不如一見。”輕輕地將劍插在曹操面前的地上。劍身與地面相碰,發出一聲清脆的響聲,迴盪在空曠的房間裡。

一早,曹操從睡夢中驚醒,朦朧的雙眼尚未完全適應室內的昏暗。他揉了揉眼睛,突然注意到床前的地面上插著一把劍。曹操的心猛地一緊,睡意瞬間消散無蹤。

他環顧四周,卻不見陳宮的身影。曹操的臉上閃過一絲疑惑和警惕,他緩緩坐起身來,目光緊緊盯著那把劍。

“要殺就殺,何必如此猶豫。”曹操冷笑著說道,他的聲音在空曠的房間裡迴盪。

曹操也不敢久留匆匆穿好衣服就走了。

曹操回到老家譙縣,父親曹嵩蕩盡家財和陳留人衛茲的幫助,開始了招兵買馬。

曹操榮歸故里譙縣,在父親曹嵩傾盡家財和陳留人衛茲的襄助下,如魚得水,開始招賢納士,擴充軍力。

曹操本姓夏侯,其背後有曹氏和夏侯氏這兩大豪族撐腰。

沒過多久,夏侯惇、夏侯淵便率領著千餘名將士慕名而來;曹仁、曹洪也不甘示弱,帶著數千精兵強將前來投奔。

此外,李典和樂進也紛紛加入曹操的陣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