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日後,成廉也回來了。

丁原在後院給卞環簡簡單單的辦了一個納妾的儀式。

兩人如膠似漆還沒到半年的時間,丁原就讓丁軒去他書房一趟。

丁軒跟隨著父親丁原進入書房,書房內瀰漫著淡淡的墨香和茶香,讓人心曠神怡。丁原坐在書桌旁,眉頭緊鎖,顯然有重要的事情需要商議。

丁軒走上前,恭敬地行禮道:“父親,您找我?”

丁原抬起頭,目光深邃地看著丁軒,沉聲說道:“軒兒,常山和趙郡兩郡出現了叛亂,我需要你親自帶兵去平定。”

丁軒微微一愣,隨即堅定地點頭道:“父親,冀州不歸我們管轄呀。刺史韓馥呢?”

丁原不屑地笑了笑,說道:“韓馥那廝,闇弱無能,如何能平定此次叛亂?他自知無法應對,所以才向我求救。我原本打算讓奉先前往,但他需要坐鎮九原,穩定邊疆局勢,所以只能派你去了。”

丁軒聞言,心中湧起一股豪情。他站在書房中,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彷彿已經看到了自已率領狼騎平定叛亂的壯麗景象。他深吸一口氣,拱手說道:“父親,請放心,軒兒定不辱使命,平定常山和趙郡兩郡的叛亂。”

丁原看著丁軒,眼中滿是欣慰與信任。他點了點頭,說道:“好,軒兒,我相信你能夠完成這項任務。你即刻點齊兵馬,帶著張遼和高順還有曹性和郝萌,前往常山和趙郡,務必速戰速決,穩定局勢。”

丁軒眼中閃過一絲猶豫,隨後開口問道:“父親,孩兒此去,可否向韓馥索要一人?”

丁原眉毛一挑,好奇地問:“哦?你想要何人?”

丁軒深吸一口氣,沉聲道:“孩兒想向韓馥索要一名校尉,張郃,字儁乂。”

丁原聞言,眼中閃過一絲驚訝,他只是聽說過張郃,聽說此人槍法高超,用兵巧變。

他沉默了片刻,然後緩緩開口:“軒兒,你為何想要張郃?”

丁軒目光堅定,回答道:“父親,張郃非但勇猛,且用兵巧變,若得此人相助,定能事半功倍。我希望父親書信給韓馥求得張郃相助。”

丁原目光深沉地看著丁軒,似乎在權衡著這個提議的利弊。書房內陷入了一片寂靜,只有窗外的微風輕輕吹拂著窗簾,帶來一絲絲涼爽。

過了許久,丁原才緩緩開口,聲音中帶著一絲決斷:“軒兒,既然你如此看重此人,那就依你所言。你即刻前往常山郡,平定叛亂。我會修書一封給韓馥,讓他將張郃調往趙郡,與你匯合。記住,你的主要任務是穩定局勢,張郃只是你的助力,不可本末倒置。”

丁軒聞言,心中一喜,他知道父親已經同意了他的請求。他拱手拜謝道:“多謝父親信任與支援,軒兒定不負所托,早日平定叛亂,還冀州一個太平。”

丁軒離開書房,心中充滿了期待和鬥志。他迅速來到校場,找到了張遼。此時的張遼正帶領著一隊狼騎進行訓練,他們的動作整齊劃一,充滿了力量感。

丁軒走上前去,拍了拍張遼的肩膀,大聲說道:“張遼,我有任務要交給你。”

張遼聞言,立刻停下了手中的動作,轉身看向丁軒,眼神中充滿了堅定和忠誠。他拱手行禮道:“請少將軍吩咐!”

丁軒點了點頭,沉聲說道:“我要你立刻召集五千狼騎,還有高順和他的陷陣營,我們要一同前往常山郡平定叛亂。”

“末將遵命。”

……

丁軒帶著張遼、高順、郝萌、曹性四人,一路疾馳,風塵僕僕地來到了常山郡的治所真定。一進入真定城,他們就感受到了緊張而肅殺的氣氛。街道上幾乎空無一人,只有偶爾匆匆而過計程車兵,他們的臉上寫滿了嚴肅和緊張。

丁軒一行人直接來到了郡守府,府門大開,但守衛卻比往常多了一倍。丁軒出示了丁原的書信和自已的身份令牌,這才順利進入府內。

他們被請到了大堂,真定郡守吳象已經在此等候多時。一見到丁軒,他立刻起身相迎,臉上堆滿了笑容。但丁軒卻從他的笑容中看出了一絲不易察覺的焦慮。

丁軒微微點頭,示意吳象坐下說話。他掃了一眼堂下的眾人,發現他們的眼神中都透露著一絲不安和期待。他知道,常山郡的局勢比他想象的要嚴峻得多。

他開口問道:“吳郡守,能否詳細說說黃巾軍的情況?他們如今在何處?兵力如何?”

吳象聞言,臉上的笑容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抹凝重。他沉聲說道:“黃巾軍如今已經攻破了上艾,正朝著真定而來。他們的兵力至少有八千之眾。我們真定的守軍只有三千,形勢十分嚴峻。”

丁軒眉頭緊鎖,八千人倒是不多,就憑手上的五千狼騎和一千陷陣營,對付黃力軍綽綽有餘。

丁軒眉頭緊鎖,沉思片刻後,追問道:“這支黃巾軍的首領是誰?他們的作戰特點如何?”

吳象深吸一口氣,回答道:“這支黃巾軍的首領名叫大洪和白雀,兩人皆是黃巾大將張角的親信。大洪勇猛無比,擅長率領步兵衝鋒陷陣;而白雀則狡猾多端。他們的作戰風格非常狠辣,對待俘虜毫不留情,喜歡採用屠殺和劫掠的手段來震懾敵人。”

吳象繼續說道:“大洪和白雀原本是張燕的手下,是黑山軍中的得力干將。然而,他們與張燕不知什麼原因產生了分歧,最終決定離開黑山軍,獨自發展。他們帶走了一部分原本屬於張牛角的兵馬。”

丁軒聽後,心中對這支黃巾軍有了更深的瞭解。他站起身,目光堅定地看著吳象,說道:“吳郡守,請你放心,我丁軒此來,就是為了平定這場叛亂。我會立刻部署兵力,迎戰黃巾軍。我們必須要速戰速決,穩定局勢。”

吳象聞言,臉上露出了一絲欣慰的笑容,他拍了拍手,說道:“丁將軍,您來得正是時候。我們真定之所以能夠堅守至今,多虧了兩個人的鼎力相助。”

丁軒聞言,心中不禁生出了好奇,他追問道:“哦?不知是哪兩位?”

吳象微笑著回答道:“一位是東萊太史慈,另一位則是常山趙雲。”

丁軒聞言,眼中閃過一絲驚訝,趙雲他知道,但是太史慈這時候不應該在遼東嗎?為什麼會在常山郡?

丁軒也沒有多想,管他呢在常山郡總比自已跑到遼東找他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