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後,雒陽城東門,一隊騎士自北地而來,正是應召而來的皇甫嵩。

皇城,德陽殿,皇甫嵩稍作洗漱略換了一身乾淨的衣服便進宮面聖,準備向皇帝面呈作戰策略,在此之前皇甫嵩已經與確定本次出征的盧植和朱儁做了簡單的溝通,現在就是希望得到皇帝和朝廷的全力支援。

大殿上,皇甫嵩面對皇帝和滿朝文武,侃侃而談:

“陛下,若要破黃巾賊,還請陛下允諾臣兩個請求,不如此臣亦不能速破黃巾賊。”

“一請陛下解除黨禁,赦免天下黨人,如此百官大臣才能勠力同心,共抗黃巾賊!”

前朝桓帝時期有一次黨錮之禍,本朝皇帝繼位後又有第二次黨錮之禍,皇甫嵩求請解除黨禁的也是這第二次黨錮,這次黨錮導致大將軍竇武兵敗自殺、太傅陳蕃也被捕死於獄中,牽連百官公卿多達百人,清流因此損失慘重,宦官勢力趁機做大。如今不趁此時機解除黨禁,未來不一定有更好的機會。

“二請陛下拿出中藏錢和西園廄馬賜給出徵將士,以壯軍心。”

此時國庫空虛,皇帝的私人小金庫倒是堆金積玉,不足食足餉,如何三軍用命?國庫沒錢了,只能讓皇帝拿出私房錢了,再說了這也是保護大漢天下,皇帝出錢合情合理。

“如此文武百官、軍官吏民上下齊心,破黃巾賊易矣!”

說罷,皇甫嵩拜倒在地,恭請聖裁。

高居御座之上的皇帝劉宏,此時臉色精彩至極,前者倒是問題不大,黨禁都十多年了,此時解除還能緩和與士族門閥的關係。但是皇甫嵩求肯的第二條,那可是實實在在的要劉宏拿出自已的私房錢的,眾所周知,當今陛下愛財如命,甚至公然賣官鬻爵,只要肯給錢,三公之位都能賣,就這樣的主兒,讓他拿錢不是要他命麼?

大將軍何進見皇帝陛下一直沉默無言,只好再次出列,他是知道這位皇帝的尿性的:

“陛下,當務之急是剿滅黃巾賊,國庫空虛,請陛下以國事為重啊!若無錢糧,大軍如何開拔?將士何以用命?為保我大漢江山永固,請陛下不要吝惜錢財!”

群臣聽聞此言,也是同聲附和。皇帝劉宏聽聞此言終是下定決心了:

“擬召,皇甫嵩為左中郎將、盧植為北中郎將、朱儁為右中郎將,持節,領北軍五校即日開拔,到地方自行募兵,務必速破黃巾賊!另,大將軍何進居中排程,務必保證前線糧草,所需錢財自朕私庫劃撥!”

“退朝吧!大將軍,具體徵戰事宜爾等自行籌謀,朕要看到賊首張角的頭顱!”

群臣山呼萬歲,恭送皇帝劉宏,大將軍何進志得意滿,此次不僅解除了黨錮在士林中獲得巨大聲望,還可以借大軍出征安排麾下人才,簡直是贏麻了。

雒陽,大將軍府。

此時皇甫嵩、盧植、朱儁等一干人等齊聚大將軍何進府邸,又有依附何進計程車族子弟,其中袁氏當代最傑出的成員袁紹、袁術赫然在列,又有大常秋曹騰之孫曹操、廣陵人陳琳等。

袁氏四世五公,是當代最顯赫的世家豪門,門生故吏遍佈天下,袁紹字本初,是袁氏青年一代的領袖人物,也是士林領軍人物,少時折節下士,知名於當世。曹操字孟德,乃是大長秋曹騰之孫,曹騰本是宦官但素有賢名,因此曹操得以被士族門閥接納。

“諸位,何某在此先預祝各位旗開得勝,破黃巾賊之日便是封侯之時。來來來,滿飲此杯!”何進作為主人,率先出言。

袁紹、曹操等一干年輕俊傑也共同舉杯,遙敬皇甫嵩、盧植、朱儁三人,三人也端起酒爵一飲而盡。

在場諸人全然不擔心黃巾賊,彷彿只要朝廷大軍兵至,滅黃巾賊只在反手之間。一群娥賊,裝備尚不齊全,又無練兵之法,現在也只是靠著人多不計消耗才能打下局面,待得三位將軍發兵,頃刻間化為齏粉。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眾人的話題逐漸轉向了當前的局勢。

皇甫嵩說道:“此次征討黃巾,雖勝算頗大,但也不可掉以輕心。黃巾軍人數眾多,且分佈廣泛,必須制定周全的戰略方可一舉破敵。”

盧植點頭表示贊同,“義真所言甚是。我認為應當先集中兵力攻打黃巾軍的主力,再逐個擊破其分支。”

朱儁則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我覺得可以利用各地豪強的力量,讓他們協助朝廷圍剿黃巾軍。”

袁紹插話道:“不錯,這些豪強大多擁有自已的武裝,若是能加以利用,必能事半功倍。”

曹操微微皺眉,“不過也要小心這些豪強別有用心,必要時需加以節制。”

何進笑道:“諸位所言皆有道理,具體戰術還需根據實際情況靈活應變。相信在諸位的努力下,定能早日平定叛亂。我明日便進宮與陛下請旨,允許地方豪強自行募兵抵擋黃巾賊,以免賊勢做大。”

眾人紛紛附和,一時間氣氛熱烈。然而,他們並不知道,這場戰爭的走向將會遠超他們的預料,而他們的命運也將在這場戰爭中發生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