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首程遠志此刻一顆心已是沉到谷底,本以為今天會是一場攻城戰,結果變成了一場野戰對決;本以為又是一場勝利,結果還沒開戰就要失敗了。也不知道哪裡冒出這麼四位猛人,黃天保佑,保佑我順利撤退,程遠志此時已有撤退之心。

正此時,突然傳來一聲“賊將休走,吃我一刀”,只見一紅臉壯漢策馬直奔而來,程遠志臉色大變,轉身策馬而逃,孰料周圍都是四處奔逃的黃巾賊,一時馬兒竟跑不起來。

驚慌之間,程遠志高呼:“壯士饒命,我願投……”,話音未落已被一刀梟首。

關羽用青龍偃月刀挑起程遠志的無頭屍身,高聲大喝:“賊首已死,跪地者免死!”

李信見狀,也運起血氣,高喝一聲:“賊首已死,跪地者免死!”,聲震四野,還在抵抗的黃巾賊聽到聲音,茫然抬起頭,恰好看到程遠志的無頭屍身,這一幕讓黃巾賊再無抵抗之心,沒來得及逃跑的紛紛丟下武器伏地乞降。

劉備趁勢率領麾下將士收繳降卒,打掃戰場,這場戰鬥來得快去得也快,校尉鄒靖甚至還沒坐穩便聽親兵回報已全殲黃巾賊寇,斬殺賊酋。劉備先一步回來中軍大帳見鄒靖,鄒靖尚未回過神來,待得劉備彙報此戰經過,鄒靖才如夢初醒。

此時鄒靖才對劉備幾人刮目相看,初時只以為是尋常豪強,今日一戰看來,全是人中之龍啊,只可與之交好不可交惡。

鄒靖收拾一番心情,換上笑臉:

“玄德及眾位兄弟真乃豪傑也,談笑間黃巾賊灰飛煙滅,古之名將不過如此啊!”

聽聞此言劉備很是高興,花花轎子人人抬,劉備有自知之明,要說兄弟幾人都是人傑倒也沒錯,但離古之名將還差得遠呢,此戰不過是憑藉著幾人勇武一舉奠定勝局,對手也只是一幫流民,可以說真是一點難度也無。

鄒靖又笑:“此戰,玄德破賊有功,現在便與我回城向太守報捷吧!”

劉備拱手一禮:“待我與三位兄弟安排一番,這就隨校尉同去。”

劉備出得中軍大帳,尋到關羽、張飛、李信,對三人道:

“三位賢弟,我現在要與鄒校尉回城給趙太守報捷,諸位兄弟先打掃戰場,俘虜中有可用之人也可挑選出來補充部隊,其餘俘虜先看押起來,待稟報過趙太守後再做打算。”

三人拱手受命,李信略微猶豫一番,不知有些話該不該講,劉備見李信表情,便笑道:

“師弟,看你似乎有話要說,何以教我?”

李信見劉備主動詢問,遂不再扭捏:

“師兄,不知你以為此戰誰應為頭功?”

聽聞此言,劉備、關羽似有所思,張飛卻不高興了:

“子云此言何意?此戰頭功當然是大哥的,總不能是那個未出中軍大帳一步的鄒校尉的吧?”

劉備勸住暴躁的張飛,對李信誠心一禮:“師弟之言我已知矣!”,劉備雖則此時還是個脾氣暴躁的四有青年,但也不是不知變通的腐儒,深知現在幾人還是白身,還需蟄伏,日後自有直上青雲之日。

這邊關羽已知李信之意,見張飛兀自不憤憤,便說道:

“三弟,此戰當然是我等功勞最大,但此戰我等又不能上報州府,只能由趙太守、鄒校尉上報,到時候他們必然是要分潤功勞的,與其死守註定拿不到手的頭功,不如先賣好與兩位上官,我等還可接機得到更多支援,又能拿到一部分功勞。”

張飛聽聞此言更是暴跳如雷:“這幫狗官,我等在前方拼命,他們在後方坐享其成,氣煞我也!”

他也不是不知道這個道理,先前不知是沒往這個思路想,一經關羽點撥,瞬間便懂了,只是憤憤不平是難免的。

李信也不願意到手的頭功就這麼沒了,但是沒辦法,現在翅膀不夠硬,只能寄人籬下,賣好兩位上官,也不一定會虧,更何況能拿到手的利益才是利益。

待到三人打掃好戰場收兵回營,已是戍時將盡,俘虜中的青壯年也已挑選完畢納入自家部隊,此戰俘虜八千人,斬殺兩千人,餘者四散,他們這點兵馬也不可能四處追擊,只能任由這幫黃巾賊寇逃竄。八千俘虜中又挑選出了一千青壯,剩下的都是老弱病殘,到時候會交給趙太守和鄒校尉處理。

此時,劉備已經從太守府返回軍營,召集幾兄弟議事。

“趙太守已經派人將戰報送往京師雒陽,此戰是在趙太守和鄒校尉的領導下,率領我等義勇軍奮勇殺敵,斬殺賊酋程遠志,殺敵一萬,俘虜兩萬,大勝。”

劉備說完這些,李信、關羽、張飛皆陷入沉默,想不到兩位上官居然還謊報戰功,但劉備也只是區區白身,也無法左右上官的意志。

李信整理一下心情,問:“師兄,不知接下來趙太守對我等有何安排?”

涿郡這波黃巾賊雖已擊潰,但四散而逃的賊寇仍有三四萬,一旦這些人到處流竄,禍患可也不小。

劉備笑道:“趙太守徵辟我為兵曹掾史,令我獨立率領麾下義勇軍清剿郡內黃巾流寇。我等兄弟終於是盼到了出頭的曙光了。”

張飛聽聞劉備之言,終於不再憤憤不平,急問劉備:“大哥,兵曹掾史是個什麼官兒?”

李信在一旁笑著解釋:“兵曹掾史是郡內屬官,秩比三百石。恭喜師兄,終於不再是白身了。”

關羽、張飛也一同道喜,劉備喜笑顏開:“今後我就可以獨立領兵剿賊,三位賢弟建功立業的時候也不遠了。”

自這日起,劉備率領李信、關羽、張飛三人四處出擊,大小戰十餘場,斬殺黃巾流寇、山賊三千餘,俘虜兩萬餘,一時劉備威名著於涿郡,甚至周邊郡縣也有耳聞,知道涿郡出了這麼一位猛人。經此一遭,涿郡一下子海清河晏,百姓再也不必擔心賊寇了。戰報送到幽州刺史處,幽州眾位高官也知道有這麼一位能打勝仗的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