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一已之力為整個大宋爭取了數十年的和平?”

趙構的一句話,的確將李世民給唬住了。

若是在亂世之中,能以一已之力獲取數十年的和平,的確算得上能人!

可趙構的話剛說完,老朱便險些笑噴了。

以一已之力爭取了數十年的和平?

要這麼說的話,還真是!

但凡不是趙構的爭取,金人哪有機會蹦躂那麼久,大宋的舊山河早就被岳飛給收回來了。

然而並沒有輪得到他反駁,天幕上的字跡已然將趙構的臉給打腫了。

【歷史十大昏君排行榜。

第七位:宋朝第十位皇帝,南宋開國皇帝。

開國即昏君,自趙構開始,整個南宋的腰桿子便再未挺直過,堪稱一路跪到亡國!

宋高宗,趙構!】

看清了天幕上的字跡後,趙構剛喝入口中的一口酒便噴了出來。

怎麼可能!

“朕怎麼可能是昏君!”

“一定是仙人弄錯了,朕以一已之力為整個大宋換來了數十年的和平,朕至少也該是在明君榜的前列才是!”

趙構滿臉通紅的反駁著。

秦檜也連忙開口。

“定然是仙人弄錯了,陛下忍辱負重,積極求和,方才為大宋保留了最後一片淨土,絕不會是昏君!”

可惜這不過是掩耳盜鈴。

天幕上的字跡還在繼續出現。

【大宋王朝,重文抑武,於是便形成了一個古怪的現象。

武將三品官需給四品文官請安。

終其大宋一朝,武將沒有絲毫地位,這便釀成了禍患。

自古皆是武將請戰,文官求和,但在宋朝,武將沒有絲毫權柄,朝堂上求和派的聲音遠遠壓過請戰派。

身為皇帝的趙構,明面上是主戰派,背地裡卻也同樣怯懦無比,不敢與金人開戰。

於是由他開創的南宋,但凡對外戰爭,結局都是求和。

打了敗仗,跪下,求和,賠款。

乃至於打了勝仗,也依舊是跪下,求和,賠款!

遼、夏、金、元,但凡與大宋接壤的國家,都享受過宋朝的膝蓋!】

“?”

李世民敲出一個問號。

合著爭取了數十年的和平,就是這麼爭取的?

你TM!

他感覺自已有種想罵人的衝動。

這是個什麼玩應!

“朕管不了後世王朝的事,只能做好自已能做的。”

“諸位愛卿,你們覺得這樣軟弱的皇帝,配為天下之主嗎?”

他沒有急著在天幕上破口大罵,反而很是平靜的看向身後官員。

“別說天子,這樣的人,他都不配為人子!”

魏徵罵的最是直接。

天下之主?

狗屎!

“從今往後,但凡外族侵犯我大唐疆土,不論文官武將,求和者、退縮者,一律斬立決!”

“我大唐皇帝想割讓疆土、賠款者,同樣廢黜逐出宗室處死!”

“凡丟寸土者,死後不得入皇陵!”

能看出李世民是真的生氣了。

說出這一番話時都是咬牙切齒的。

“陛下聖明!”

大秦王朝。

嬴政還在感受著驟然好轉不少的身體,看到天幕上對於趙構的評價,險些又氣出個好歹來。

五胡亂華之際,好歹是因為西晉孱弱,這才讓五胡有可乘之機。

你宋朝就直接跪是吧?

打了勝仗還跪下求和賠款?

簡直是奇恥大辱!

“寡人不明白,這樣的人有何顏面坐在皇帝的位置上?”

“他真不覺得自已在為皇帝這個名號抹黑嗎?”

“趙構,你當祈禱此番挑戰抽不中寡人,否則如你這般的軟骨頭,寡人定要將你渾身的骨頭一寸寸敲碎!”

看到嬴政的彈幕,趙構不由得渾身一顫。

仙人可千萬別將這瘋子送來大宋!

可還沒等他祈禱,就看到後面趙匡胤暴怒的彈幕。

“沒想到啊,沒想到,後人竟然軟弱至此,趙構你坦白吧,你是誰的後代,朕去絕了後患!”

“別以為你不說就沒事,有沒有人知道的?勞煩告知,就當讓朕提前為華夏清除禍害!”

此時的宋朝。

趙匡胤已然將自已的子嗣盡數召集在了一塊。

只要彈幕上給他一個答案,他便會毫不猶豫的手起刀落!

殺或許捨不得,但閹還是沒問題的!

“趙光義。”

老朱緩緩發了三個字上去。

看到這三個字,趙光義渾身一顫,他轉頭對上了趙匡胤那難以置信的目光。

“此話,當真?!”

趙匡胤眼睛瞬間通紅,提著劍一步步走向趙光義。

“史料記載,某一夜你跟趙光義喝了頓酒便暴斃而亡,他便繼承了皇位,大宋往後的皇帝,都是趙光義的後代。”

看著老朱一字一句的話,趙匡胤慘笑出聲。

“好啊,好啊。”

“朕的這個位置,想必你已經覬覦很久了吧?”

“朕不給,你也敢搶,你還真不愧是朕的好弟弟!”

趙光義正想開口掙扎兩句,趙匡胤的劍卻已然斬了過來。

他側身躲開,左右護衛卻直接上前將他按住。

趙匡胤兩步走上前。

“你跟朕喝了頓酒之後,朕便暴斃了,好弟弟,你說朕究竟是怎麼死的呢?”

究竟是怎麼死的?

趙光義想狡辯,卻發現自已找不到狡辯的餘地。

仙人手筆,後世史料記載,鐵證如山!

“哥,我什麼都沒做,難道你要因為一件還未發生的事手足相殘嗎?”

他只能打感情牌。

可惜趙匡胤不吃這一套。

長劍毫不遲疑的斬下,血濺三尺。

“傳朕旨意,晉王於宮中暴斃,晉王長子繼承王位,開封府尹的位置,朕另有安排。”

誅殺趙光義,並且將其手中的實權全數收回!

雖不至於屠戮其子嗣,但也等同於斷絕了那一脈染指皇位的可能性!

“這般恥辱的事,朕不允許在大宋發生,從今往後,大宋不得賠款,不得求和,不得忍受此屈辱,主張求和者,斬立決!”

看著弟弟的屍體,趙匡胤低聲道。

他每說一句,身邊的太監便記上一句。

“從今往後,武將的地位與文官等同,不得再有文官高人一等的情況發生,若被朕發現,從重處罰!”

“我大宋,絕不能是仙人所說的那般軟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