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刻之後,諸葛亮心中所有的疑惑都被解開了。

在天幕之上,李世民與其中的諸葛亮一共進行了三盤推演。

結果是李世民三戰全勝。

最慘烈的一盤中,雙方傷亡比甚至來到了一比十。

不管是防守反擊,還是奇襲陣地,截斷糧草,每一項在這沙盤中李世民都將其做到了極致!

難道他真的是天才?

天幕中,諸葛亮已經開始懷疑人生了。

他自幼熟讀各類書籍,兵書自然讀的也不少。

迎接他的,卻是一面倒的碾壓!

“丞相,這下可以相信朕了吧。”

“將大軍交到朕手上,朕絕不讓你失望!”

李世民笑著道。

“丞相你需要負責的,就是你最為擅長的內政!”

“那陛下,你準備如何做,是否需要我為你安排行軍路線?”

沙盤推演的結果,讓諸葛亮只能無奈點頭。

他只能承認,劉禪的軍事才能,遠在他之上。

你是真領先子龍一個身位啊!

“不必丞相安排,朕自有主張!”

李世民大手一揮。

安排?

他什麼時候需要別人安排!

“可陛下若是出奇兵,恐怕後勤跟不上,一旦糧草被截斷,任憑有通天的本事怕也無濟於事啊!”

諸葛亮連忙勸道。

“丞相,面對不同的時局,就要做出不同的決斷。”

“蜀中本就難出,若是還要時時計算後勤糧草的運輸,那想出岐山便更是難如登天,此番北伐,朕不需要後勤糧草!”

看到這裡,哪怕對李世民軍事頗為信任的朱元璋也不由得皺起了眉頭。

他不要後勤糧草?

這怎麼可能,能夠隨軍攜帶的糧草一個月之內便會被耗盡。

若是多帶,就一定會影響行軍速度,且一旦遇敵,戰鬥力也會大打折扣!

“這麼自負?他不會真有信心在一個月之內北伐成功吧?”

劉邦又一次忍不住發出了彈幕。

“確實不可能,路途上便要消耗掉大半個月的時間,等到了地方,剩下的糧草塞牙縫都不夠!”

朱元璋也是說出了自已的看法。

作為廣積糧派的堅定支持者,他從不會在糧草不夠充足,後勤跟不上的情況下與人開戰。

“不一定!”

看到後面一條彈幕,朱元璋不由得皺了皺眉。

自古能軍者,除了李世民之外,他可不承認有其他人還能在他之上!

然而彈幕後面的名字顯現出來之後,他反駁的話便嚥了下去。

項羽!

怎麼把這貨給忘了!

他怎麼能在這上面說話,他憑什麼啊!

朱元璋滿腹的牢騷,又不知該從何處吐槽。

單論軍事能力,作為兵形勢的最高成就者,項羽絕對有資格發表意見。

可到底要怎麼做,才能在糧草短缺,後勤補給跟不上的情況下成功北伐?

天幕中,李世民的下一句話便揭開了謎底。

“朕要以戰養戰!”

“當然了,在出兵之前,朕還要半年的時間練兵。”

“朕要五萬人,其中三千為精銳,丞相你吩咐下去,這三千將士的鎧甲,兵器,馬匹以及馬匹所穿著的鎧甲,皆要最好的,每人配三匹汗血寶馬!”

“啊?!”

一番話聽的諸葛亮一陣心驚。

三千將士,那可就要九千匹戰馬!

想湊齊這些,整個蜀中都得傾盡全力!

一旦這些兵馬折損在外面,那恢復漢室江山,將徹底淪為笑話!

“朕還要練兵半年,這三千人,丞相你悉心挑選,要對漢室忠心者,他們的家人享俸二百石,田地,僕從一律配齊,不得讓他們有半分後顧之憂!”

“另外,閒時為農,戰時為兵影響將士們的戰鬥力,丞相,你來看看我這府兵制!”

“?”

諸葛亮再度打出一個問號。

朝堂中絕大部分的官員,俸祿也就是二百石。

驟然多加三千人的負擔,蜀中倒是勉強能負擔一兩年,但往後呢?

日子不過了?

這府兵制又是個什麼玩意?

“陛下,三思啊!”

您要不還是去玩樂吧,老臣保證再也不嘮叨了!

“丞相,重賞之下當有勇夫,朕為這三千人組成的騎兵賜名玄甲!”

“三千玄甲軍,給朕半年的時間,他們將成為刺穿魏國的一把尖刀,無人可擋!”

李世民清楚的知道,敵我兵力懸殊的情況下,大軍團作戰不管是誰來指揮,都很難取得太大的優勢。

想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取得最大的戰果,唯有依靠精銳!

三千玄甲在手,正面戰場上,哪怕對上十萬大軍,他也同樣有把握擒王!

“半年的時間……”

“陛下,若是按照你這麼安排,整個蜀中怕是隻能支撐一年,一旦一年之內無法取得戰果,漢室最後的希望將徹底破滅!”

諸葛亮語氣凝重,試圖讓面前的陛下知曉事情的嚴重性。

但李世民卻只是不在意的擺擺手。

“去按朕的意思辦吧,一年之內,朕定北出祁山!”

“若是一切順利,一年後,朕請丞相在舊都看那曹叡為我們舞上一曲!”

……

光幕之外,對於李世民的這番話,被抓到長安的竇建德表示很贊。

“當年還是天策上將的李世民,率三千玄甲,大破十萬敵軍,於萬軍從中擒獲敵軍主帥竇建德。”

這一戰若非史記所記載,朱元璋都不敢相信。

“直至數百年之後,秦王破陣樂還強行為大唐延續了三十載的國祚,這李二的軍事才能,屬實無人能比。”

旁的王朝在大一統之後,功高蓋主的功臣都是要被清算的,唯大唐沒有。

在整個大唐之中,就沒有軍功能壓過他天策上將李世民的!

“可蜀中的後勤,真的能撐得到他將玄甲軍給練出來嗎?”

馬皇后對於史料讀的也不少。

李世民的能力毋庸置疑,可僅憑一個蜀中,能否養得起那堪稱吞金獸的三千玄甲軍,就是個問題了!

“長久來說,別說蜀中,那三千玄甲軍在我大明都算不小的負擔,但一年的時間當是能撐住。”

朱元璋的眼光毒辣。

李世民想到的,他也同樣能想到。

蜀中最難的,是難進難出。

可只要出了蜀中,外界的萬丈平原將是玄甲軍最好的戰場!

天幕中。

李世民取代劉禪之後,宮中政務處理的井井有條,練兵則有李靖代勞。

在這半年裡,天幕加快了其程序。

半日之內便是半年,所有人都看到了一個煥然一新的蜀漢!

兵強馬壯,糧草充足。

雖然這一切都是表象,國庫已然空虛到了極致。

但只要接下來的北伐能勝,一切的隱患,都將不是隱患!

“丞相,該出兵了。”

這一日,諸葛亮還是照例將每日的公文交送上來時,李世民驟然抬頭。

李靖回稟,玄甲軍已訓練完畢,人人皆有戰意。

實戰演練之中,三千玄甲軍能夠輕易衝散三萬尋常士卒組成的軍陣!

東吳也在同時威脅著曹魏的南方。

曹魏的北方也在受到草原部落的襲擾。

戰機已至!

“陛下真要御駕親征?”

諸葛亮知曉這是最好的時機,再等下去,蜀中怕是要率先撐不住。

尤其那府兵制,世家大族的意見都快將他淹沒了!

只是當年劉備的夷陵之戰,給他留下了陰影。

“丞相放心,朕的身先士卒,將會徹底激發將士們的死戰之心,此戰必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