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

“劉禪啊,排在這榜單上,還真不稀奇。”

朱元璋唏噓一聲。

“只是可惜了那諸葛孔明,一身經天緯地的才華,苦於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重八,若換做是你在劉禪那位置上,你能做的更好嗎?”

馬皇后想了想問道。

她忽然想到了先前字幕所說的挑戰!

“妹子,你瞧不起咱?要說北伐,咱可是專業的!”

“咱要是在劉禪那位置上,哪有後來的三國歸晉,早把司馬懿那老匹夫按地上去了!”

開玩笑,那曹魏很強嗎?比之蒙元又如何?

孫吳很厲害嗎?比起陳友諒、張士誠又如何?

當年他的處境,可不比蜀漢要好上哪怕半分!

妹子,你知道什麼叫開局一個碗嗎?

朱元璋還要吹噓,天幕之上已然傳出了聲音。

【劉禪,可以說是扶不起的劉阿斗,也可以說他生錯了時代。

若是生在個和平的大一統王朝,或許能算個及格的守成之君,可惜他生在了三國。

漢昭烈帝歸天之後,劉禪繼位。

繼位之後的劉禪每日吃喝玩樂,將朝中一應事務盡數下放給了丞相諸葛亮。

世人都說曹操是三國時期權力最大的丞相,實則不然,諸葛亮的權力還要更甚。

但這樣的權力,卻非諸葛亮想要的,他更希望後主劉禪能夠自立。

可惜劉禪寵信宦官,親小人而遠賢臣,極少參與政務。

每一次插手,不能說畫龍點睛,只能說恰到壞處。

大量的軍機政務很快將諸葛亮的身體拖垮,直至五十四歲那年,六出祁山之時,魂歸五丈原。】

“混賬,這蜀漢跟寡人的大漢該是有點關係吧?”

劉邦氣的一腳將身前的桌案踢翻。

“將大權都下放給臣子,這是寡人子孫能幹出來的事?”

“陛下息怒,這諸葛亮看上去應該也是個忠臣賢相,權力下放當不是大問題。”

蕭何連忙勸道。

若是在和平的年代,遇上個賢相,這般做反而是好事。

不過在天幕文字中的三國爭霸時期,當是天下分裂的時候。

這種情況下,平庸等於昏庸!

【諸葛亮死後,蜀漢的軍權便落到了姜維手中。

姜維的軍事才能也同樣不差,只可惜劉禪寵幸宦官黃皓,而黃皓與姜維不合,乃至最後逼的姜維不敢回朝,只能在外屯田。

後續四任丞相接連故去,黃皓拉攏朝中重臣,乃至於無人能夠遏制。

蜀漢滅亡前夕,姜維曾上書劉禪,請派兵駐守陽安關口,以防魏軍,卻被黃皓憑藉鬼巫之說預言魏軍不會來攻而作罷。

之後魏軍果然循此道入蜀,魏將鄧艾直搗黃龍入成都,臣子尚在死戰,皇帝卻已先降!】

“廢物!實在是廢物!”

“這蜀漢後主劉禪的事蹟,朕真是聽一次,怒一次!”

“只是可惜了那諸葛孔明,一生心血,都毀在了這廢物身上!”

李世民聽的拳頭死死捏緊。

古往今來,他佩服的人不多,但諸葛孔明絕對位列其中之一!

這樣的人若是能在他的麾下,大唐盛世定然能更上層樓!

可惜,明珠暗投!

【絕大部分王朝當以國君身死,亦或者國君投降之後便算亡國,唯獨蜀漢不同。

劉禪投降後,姜維心生最後一計,他假意投降鍾會,打算利用鍾會反抗司馬昭的機會以光復漢室!】

與此同時,天幕之上顯現出一幅畫面。

“諸位別急,後主雖降,但我有一計,可使漢室幽而復明!”

年邁的姜維,目光仍舊堅定如鐵。

【一計害三賢,姜維這一計,害死了鄧艾,害死了鍾會,也同樣害死了他自已。

他沒能成功掀起動亂,沒有能夠讓漢室復明,但他的忠心日月可鑑!

他自始至終都未見過昭烈帝一面,卻為了昭烈帝的理想而付出了一生。

姜維亡,而蜀漢亡。】

“我計不成,乃天命也。”

天幕的畫面中,姜維自裁而死。

與此同時,天空中驟然下起暴雨。

李世民、朱元璋、嬴政等人皆看的滿臉動容。

有此忠臣良將,蜀漢為何不興!

難不成,真是天命?

“真是天要亡我漢室江山嗎?”

白帝城中,劉備老淚縱橫。

諸葛亮之後,蔣琬、費禕、董允皆算是賢相,外有姜維這般勇猛的將領。

最後竟落得這樣的結局。

“陛下,臣定會盡力挽回,不會讓這樣的結局重現!”

諸葛亮連忙安慰。

劉備現在的身體,屬實經不起折騰了。

“孔明,我只能相信你了。”

【劉禪,雖不算太昏庸,卻過於平庸,且貪圖享樂。

罰:此生往後,玩樂之時,將有鑽心之痛!】

劉禪:“啊?不要吧!”

大漢王朝。

看著對於劉禪的懲罰,劉邦沒有絲毫異議。

只是他在想另一件事。

“你們說,有沒有可能,是這諸葛亮刻意架空劉禪,讓他手中沒有絲毫權力,這才只能吃喝玩樂?”

作為皇帝,哪個會願意有個臣子壓在自已頭上的呢?

令人沒想到的是,劉邦這句話,竟然成了彈幕,同時出現在了天幕之上。

“嗯?”

“這是哪個混賬東西說的話?怎敢汙衊諸葛孔明!”

李世民看見頓時大怒。

這可是每個皇帝都眼饞的,堪稱完美的臣子!

他的話也同樣在天幕閃過。

“就是,諸葛孔明生錯了時代,他若生在我大明,定然是千古名相!”

朱元璋表示贊同。

緊接著,天幕上的畫面再度變換。

劉禪憨厚的模樣出現在其中。

【鑑於諸位懷疑評判,現開啟採訪模式,讓劉禪自已解答你們的疑惑。】

劉禪憨憨的臉上湧現出一絲恐懼。

“仙人問什麼,我就答什麼,保證不會有所隱瞞!”

“可是這懲罰,可否換一換……”

【不可。】

天幕上閃過的字跡讓劉禪絕望了。

從此不能玩樂,那活著還有什麼意思?

“我問你,是不是因為諸葛亮大權獨攬,導致你無法掌權,這才一心玩樂的!”

劉邦可不管其他人怎麼評價。

他只相信自已的判斷!

“沒,沒有啊,相父一直讓我學著處理政務來著。”

“不過政務有相父處理,我很放心,他很厲害的。”

劉禪還不知道問這話的是他老祖宗。

當然就算知道了,答案也不會有出入。

畢竟他劉禪主打的就是一個坦誠。

殊不知對面的劉邦差點被這一句話噎的背過氣去。

“你這般放縱臣子,就不怕他奪權篡位?!”

“篡位?”

劉禪想了想。

“他是我相父,他篡位之後,我也還是太子,我不怕。”

聽了這話,劉邦緩緩打出一個問號。

連帶著歷朝歷代的皇帝,包括諸葛亮本人同時附和一個問號。

這是什麼腦回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