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員外聞聽此言,心中懸著的石頭終於落下來一些。

他快步向前,雙膝跪地,虔誠地跪在李墨面前,聲音顫抖地說道:“還請李道長髮發慈悲,救救我那可憐的犬子啊!”

李墨見狀,連忙上前攙扶起張員外,焦急地說:“員外快快請起,您如此大禮,真是折煞小人了!您放心,我必定傾盡所能,全力救治令郎!”

張員外感激涕零,緩緩站起身來,緊緊握著李墨的手,激動地說:“只要李道長能夠治好犬子,我必定備下豐厚的禮物,親自前往道觀拜謝三清神靈,以表謝意!”

“員外不必客氣,治病救人乃貧道分內之事。只是,不知員外夫人在懷孕期間是否有過不適之症呢?”李墨眉頭微皺,若有所思地問道。

張員外努力回憶了片刻,然後搖了搖頭說:“這些細節我也不甚清楚。不過,我可以把侍奉夫人的丫鬟叫來,或許她會比較瞭解情況。”

沒過多久,一個嬌小玲瓏的丫鬟被帶了過來。

張員外神情嚴肅地叮囑道:“待會兒李道長問你什麼,你都要如實、仔細地回答,不得有絲毫隱瞞!”

丫鬟戰戰兢兢地點了點頭,表示明白。

於是,李墨再次向丫鬟詢問了同樣的問題,希望能從她那裡得到更多有用的資訊。

丫鬟沉思良久,緩緩開口道:“夫人平素並無異樣,唯有常常感覺疲倦不堪,胃口不佳。然而,夫人始終認為這些皆乃妊娠之常情,故而未曾上心。”

至此,李墨心中已大致瞭然,這孩子所得之症應系黃疸無疑。

他轉頭向張員外言道:“依在下所見,令郎之恙已然明瞭。我這就開一處方,閣下只需遣人依方至藥鋪採藥即可。每日讓孩子浸浴於藥液之中,並悉心看護,不出月餘,孩童必能康復如初。”

聞得此言,張員外如釋重負,一顆懸著的心總算落了地。

他趕忙喚來家中僕從,命其速速前往藥房配藥。

“哦,對了,員外大人,每逢陽光和煦之時,亦可攜令郎外出曬曬日光,如此這般亦有助於孩子的復原。此外,在下亦會日日登門探看孩子病情進展。”李墨不忘補充道。

張員外聽聞此言,不禁喜極而泣,激動之情難以自抑,險些又要跪地拜謝。

幸得李墨眼疾手快,連忙伸手將其扶住。

“道長的大恩大德我們張府會永遠銘記於心!待犬子完全康復之後,我必定親自攜他前往道觀拜謝!”張員外淚流滿面地說道。

“員外言重了,小道不過是跟隨師父學了點皮毛醫術罷了,能夠對令郎有所助益已然是萬幸。既然公子已經安然無恙,那小道也該啟程返回道觀了。”李墨邊說邊開始整理自已的行裝。

張員外眼疾手快,立刻邁步向前攔住了正在收拾東西的李墨:“今日清晨匆忙將道長請來府上,想必您尚未用過早膳吧?待我吩咐下人去廚房備些飯菜,請道長在此稍留片刻,用個早餐再走不遲。”

李墨下意識地想要婉拒,但此時他那早已空空如也的肚子卻不合時宜地發出了一陣咕咕叫的聲音。

這尷尬的場面被張員外盡收眼底,他微微一笑,熱情地拉住李墨朝正堂主廳走去

“道長切莫推辭,您救下了我的兒子,這區區一頓飯又算得了什麼呢?”

面對美食的巨大誘惑,李墨最終還是選擇了順從內心的渴望:“既然如此,那小道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飯後,李墨悠然地收拾著物品,心中盤算著回道觀後的計劃。

然而,當他走到家門口時,卻突然被一名神色恭敬的管家攔住了去路。

\"李道長,請留步!\" 管家堆滿笑容地說道,並遞過來一個沉甸甸的錢袋和一些食物

\"這是一貫銅錢、十石粟米以及兩斤羊肉,都是老爺特意囑咐要送給您的,表示對您治癒我們家少爺的感激之情。稍後,我會安排人手將這些東西一併送到道觀去。\"

李墨頓時愣住了,他原本想要推辭這份厚禮,但話還沒出口,就被管家連忙止住。

\"老爺深知您定然不肯收受,但相較於少爺的性命安危,這些財物實在微不足道。我們作為下人,唯有盡力辦妥主家交代的事情,還望道長莫要為難小的。\" 管家言辭懇切,眼神中透露出真誠與堅定。

面對如此執著的管家,李墨一時也無可奈何,只得默默收下禮物。

隨後,他便與運送物品的家丁一同返回了道觀。

接下來的數日裡,李墨每日清晨起床後,都會先完成早課修煉,然後前往張府探望孩子的狀況。

經過長達半個月的悉心照料,那孩子的身體逐漸恢復健康,最終變得與普通孩童毫無二致。

李墨果然沒有辜負大家的期望和囑託,經過他精心治療之後,孩子終於又恢復了該有的活潑與健康。

看著床上安靜熟睡的孩子,李墨心中懸著的石頭總算是落了地。

他輕輕起身,向一直守在床邊的張員外說道:“幸不辱命,從明天起,我就不必再來府上了。”

張員外滿臉感激之情,緊緊握著李墨的手說:“多謝道長這半月來不辭辛勞、悉心照料!若不是您醫術高明,犬子恐怕難以康復。大恩大德,無以為報啊!”

次日清晨,天色剛剛破曉,晨曦微露之際,李墨剛剛完成洗漱,忽然聽見一陣喧鬧聲由遠及近傳來。

那聲音似乎是鑼鼓喧天,夾雜著陣陣歡呼和嘈雜的人聲。

他心生好奇,走到門口張望,只見一群人正朝道觀這邊走來,沿途還有許多看熱鬧的百姓。

人們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這是怎麼回事兒呢?”

“你還不知道哇?鎮上富戶張家生出個怪胎,多虧了李道長妙手回春,施展神通,這才能讓孩子恢復正常模樣。這不,張員外親自帶人前來道謝呢!”

“可不是嘛!李道長簡直就是活神仙下凡,咱們也快跟過去,到道觀裡燒幾炷香,祈求平安吧!”

於是乎,原本只是來看熱鬧的人群也紛紛跟隨著隊伍一同前往道觀。

一路上人頭攢動,好不熱鬧。

當李墨輕輕地推開那扇腐朽道觀大門時,他的目光瞬間被走在最前面的張員外所吸引。

與此同時,張員外似乎心有靈犀一般,也正巧看到了站在門內的李墨。

面對此情此景,李墨無法拒絕張員外的請求,於是他微笑著點了點頭,引領著張員外走進了道觀之中。

隨著他們的腳步漸行漸遠,道觀內瀰漫著一種寧靜祥和的氛圍。

自那日以後,神奇的事情發生了。

原本平靜如水的道觀突然間變得熱鬧非凡,前來上香祈福的人們絡繹不絕。

道觀的香火日益旺盛,甚至超越了李墨師父在世時的盛況。香客們口口相傳,講述著這裡的靈異和神秘,使得更多的人慕名而來。

每天清晨,太陽剛剛升起的時候,道觀門前便已經排起了長隊。

人們懷揣著各自的心願和期望,虔誠地踏入這片神聖之地。

有的人祈求平安健康,有的人希望事業順利,還有的人渴望愛情美滿。

而李墨則默默地守護著這座道觀,用自已的方式傳遞著道家的智慧和教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