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步出房間,意外發現莫詠欣等人已先行離去。此時,劉安山正巧驅車而至,準備就緒。王林等四人如同早晨那樣,依次登上越野車;而劉安山則獨自駕駛另一輛車,緊隨其後,兩車同行,朝既定的目的地進發。

兩車沿蜿蜒山路並行,不久,道路漸寬,眼前豁然開朗。王林透過車窗遠眺,只見一片浩渺的湖泊映入眼簾,碧水藍天,波光粼粼,周圍群山環抱,景色蔚為壯觀,令人心胸豁達,精神為之一振——這便是聽聞中的九仙湖。

車輛緩緩停在了一個岔路口旁,此處正是何建囯先前提及的石巖峰。據何建國所述,他的爺爺長眠之地便在這座緊鄰九仙湖的山巒之上,背倚青山,面朝碧水,幽靜肅穆。

“綠波環繞,青巒綿延,確為風水絕佳之地。”王林下車後,環視四周的地勢,不禁發出由衷的讚歎。

通往山上的路徑頗為崎嶇,正值草木蔥鬱的季節,荊棘遍佈,野草叢生。劉安山自車內取出一把山民常用的砍刀,毅然走在隊伍前端,揮刀斬棘,為大家闢出一條可行之路。

顯然,劉主任許久未做此類體力勞動,沒多久便有些力不從心,氣喘吁吁。見此情景,王秘書主動接過砍刀,接替劉主任開路的任務。

眾人輪流上陣,而王林因年輕力壯,承擔了更多開路的工作,持續時間也最長。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不知不覺中,一行人已攀至半山腰的位置。

正當王林專心與眼前的灌木叢奮力“搏鬥”時,何建囯伸手指向左側不遠處,說道:“王大師,我祖父的墳冢就在那邊,我們不必再往前走了。”

王林依何建囯所指的方向望去,果然發現一座墓碑隱於樹叢間,旁邊是一個隆起的土丘,顯然是長期無人打理的模樣。眾人見狀精神一振,加快步伐,向墓地所在位置靠近。

抵達墓地,王林輕輕擱下砍刀,開始細緻地審視這座墳塋。墳墓規模不大,從封土頂部到底部大約一丈高度,墓碑選用的是常見的花崗岩,歲月的痕跡清晰可見,石面上覆蓋著一層厚厚的青苔,以至於原本刻在碑上的文字幾乎難以辨認。

王林繞墳墓緩緩走了一圈,除注意到墳塋周圍的雜草長得格外茂盛外,並未察覺到任何不尋常之處。

“按理說,根據砂斑佈局與祖氣分析,此祖墳應存在問題,怎會毫無異樣?”王林心中暗自思量,搖了搖頭,隨即再次集中注意力,對墳墓及其周邊每一處細節進行更加仔細的勘查。

“王大師,有沒有發現什麼不對勁的地方?”何建囯見王林搖頭,心頭也不禁緊張起來。自從女兒身上出現砂斑現象,且經過王林準確判斷之後,他對王林的能力已是深信不疑。

“目前還沒有。”王林細緻地檢查一圈後,仍未有所獲,於是從隨身攜帶的麻布袋中取出羅盤,依據羅盤上的八卦方位,開始了更為精確的探測。

在場眾人中,除了何建囯,王秘書和王林的大舅都全神貫注地盯著王林的一舉一動,生怕錯過任何細節。相比之下,劉安山顯得有些不耐煩,觀察片刻後,便轉而望向山的另一邊,似乎在尋找其他的景緻以解乏悶。

“右邊那座山峰的旅遊開發進度還真不慢,山頂上新雕琢的巨石,還真有幾分恢弘氣勢。”劉安山邊觀察邊嘖嘖讚歎道。

“這可不就是劉主任您的豐功偉績嘛!”

王林的大舅在一旁打趣道,隨後又認真地說:“不過說真的,那巨石矗立在那兒,正面朝著我們這方向,還真給人一種超凡脫俗、仙氣繚繞的感覺。”

王林被兩人的對話所吸引,不由側頭向右側山峰望去。這一望,他臉上的表情瞬間凝重,繼而若有所悟地點點頭,低聲自語道:“難怪此地無明顯異常,原來癥結在於右側那座山峰。”

“縣長,我已經找到了問題的關鍵所在。”王林收起羅盤,走到眾人中間,手指向對面山峰,發問道:“你們注意觀察過對面那座山有什麼特別之處嗎?”

“右邊的山峰?感覺沒什麼不一樣,就是添了塊人工雕刻的大石頭而已。”

王林的大舅審視良久,未見有何異常,便直接向王林詢問:“小林,你是不是看出什麼門道來了,直說無妨。”

“風水學中講求‘左青龍,右白虎’的原則,左邊象徵尊貴如君,右邊則如臣子般恭順,通常墓穴選址會確保左邊山峰高於右邊,寓意君在上,臣在下。但觀這兩側山峰,左邊的山峰竟比右邊低了一截,而這缺失的高度,正好與對面新增的巨石高度相吻合。”

王林指著那塊巨石,進一步解釋道:“這塊巨石突兀而立,正對著我們的方向,恰好構成了‘白虎回首’的風水格局。在風水學中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寧願青龍高千尺,不讓白虎回頭望’。這意味著,位於白虎回首之下的墓地,不僅會使墓地本身多災多難,難以安寧,甚至可能引發屍變,同時,墓主的後代也將遭受不幸,家庭紛擾不斷。”

“這……確實形似白虎回首。”

王林的話讓在場眾人不寒而慄,劉安山更是暗自心驚,偷偷瞄了何建國一眼。要知道,對面山峰上放置巨石的主意,很大程度上是他極力推動促成的,因為那開發商是他的一位遠房親戚,而他也從中獲得了不少利益分成。

“劉主任,那座巨石是何時放置上去的?”王林詢問道。

“大約三個多月前。”劉安山回答。

“那就對了,這‘白虎回首’的格局在近三個月內形成了強烈的煞氣,直接衝擊到了縣長爺爺的墳墓,從而導致了一系列問題的發生。若是再過一兩年,等‘白虎’的煞氣徹底成型,恐怕後果將不堪設想……”王林沉吟著說出了自已的判斷。

王林搖了搖頭,沒有繼續深入這個話題。在陰宅風水中,“白虎回首”被視為十大禁忌之一,屬於極為兇險的風水格局,輕則導致家族成員疾病纏身,重則有喪命之虞。何建囯爺爺的墳墓正對著這樣的凶煞,不出問題才是怪事。

何建囯的面色漸漸沉重,他嗓音低沉地確認道:“王大師所言非虛,我祖父安葬在此時,以往來祭掃,左邊山峰確實比右邊的要稍高一些。”

“王大師,是否可以考慮讓右側山峰的工程暫停,同時移除那塊巨石?”劉安山此刻顧不得其他,心中暗自盤算,若此事讓縣長得知巨石專案與他有關,進而影響到自已在縣長心目中的印象,那麻煩可就大了。

“那樣做並不妥當,‘白虎回首’的格局一旦形成,即便現在移除那象徵虎頭的巨石,原有的風水格局也已被破壞,此地最多隻能作為一般的安葬之地,失去蔭庇子孫的功效了。”

“王大師,懇請務必出手相助,何某將感激涕零。”此刻的何建國完全拋開了身為縣長的矜持,向著王林拱手施禮,言語間滿是真摯懇求之意。

“縣長請安心,我既然來到了這裡,自當全力解決問題。針對這‘白虎煞’,現有兩種應對之策。其一為‘鎮壓法’,鑑於白虎煞氣洶洶,我們可以考慮用代表祥瑞的麒麟作為鎮物,鑄造兩尊麒麟雕像,分置墓地兩側,以此壓制白虎煞氣。但這種方法的缺點是,隨著時間推移,白虎煞氣可能日益增強,麒麟雕像也需要相應增大,維護起來較為繁瑣。

另一種方法則是更為徹底的解決方案——遷墳。透過改變墓地位置,從根本上避開白虎煞的不利影響,可謂一勞永逸。”

\"遷墳?\"

\"正是如此,這是最根本的解決之道。為令祖父新選擇一塊風水寶地安葬,臥牛山不僅景色秀麗,風水亦是絕佳,相信尋覓一處好的風水福地並非難事。\"

何建囯面露難色,說道:“我祖父安息於此已有二十多個春秋,當年因家境貧寒,所用棺木也只是尋常山木,時至今日,恐早已腐朽不堪。況且,入土為安,再次掘墳動骨,似乎有違孝道,總覺得不妥。”

“這一點無需掛慮,我們遷的是先人遺骸,棺木自然可以重新定製上好的。至於動土一事,歷史上諸多開國皇帝在登基後,常聘請風水大師選址重建皇陵,將祖先遺骨遷葬其中,只要遵循正確的儀式與流程,不僅不會對逝者不敬,反而是對其尊榮的一種體現。”

王林耐心地解釋了一番,但他也清楚,如果何建國內心有所顧慮或不同意,他並不會強迫對方進行遷墳。畢竟,遷墳之後還需重新尋覓風水寶地,這同樣是一項耗時費力的工作,需要尊重家屬的意見。

“既然如此,一切就仰仗王大師了。”何建囯迅速做出了決定。他深知,如果不遷墳,就得持續承受白虎煞氣的衝擊,即便短期內可用麒麟雕像鎮壓,終究非長久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