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當李方國提到“坤位本就是陰位,陰氣重了一些也很正常”時,他實際上是在強調坤位所代表的陰屬性和其自然傾向。他的這番話,雖然可能遭到一些人的質疑,但從陰陽八卦和風水學的角度來看,他的觀點並非沒有根據。

“只是陰氣重了一點?呵呵”

王林的嘴角勾起一抹諷刺的弧度,他輕蔑地哼了一聲,然後緩緩開口:“通常而言,一幢住宅的乾位,被視為陽氣的領域,是陽氣能量最為充沛的地帶。在這個位置,你理應能感覺到一股微妙的溫暖。但此刻,我站在這個所謂的乾位,卻感受不到絲毫的溫暖氣息。天地之間,陰陽相生相剋,如果坤位瀰漫著陰冷之氣,那麼乾位理應洋溢著溫暖的氣息。然而,我們所面臨的這種陰陽失衡的局面,顯然是由於陰風的匯聚,陽氣之力無法滲透所致。”

“在風水學的世界裡,\"風\"這一元素並非一概而論的吉兆。風,這位自然界的行者,其實帶著雙重的身份,既有陽光燦爛的一面,也有陰暗冷酷的一面。 讓我們來深入探討一下風的這兩種截然不同的形態。

首先,我們要認識到的是,風的陰陽之分,並非空穴來風。根據《地學指正》一書的記載,風的方向決定了它是溫暖的陽風還是寒冷的陰風。 向東向南吹拂的風,被歸類為陽風,它們帶來的是溫暖和舒適,對於居住環境來說,是一股吉祥的力量。 然而,向西向北的風,則被視為陰風,它們帶來的是寒冷和不適,對於居住環境來說,可能會帶來不利的影響。 ”

“接下來,我們再來談談這種被稱為“無情之風”的陰風。這種風,如同一位無情的浪子,它的到來,可能會給房屋的主人帶來不幸的命運。 如果長時間受到這種風的影響,可能會導致家庭的財富流失,甚至可能會有更嚴重的災難發生。 ”

“總的來說,風水學中的風,既有陽風的吉祥,也有陰風的兇險。我們在選擇居住環境時,應該儘量避免長時間受到陰風的侵襲,以保護我們的家庭和財富。”

三舅的面容逐漸陰沉,他親自踏足了坤位,親身體驗了一番。心底裡,他開始接受外甥的警告,思緒飛轉,若是他們一家遷入新居,恐怕會遭遇財富流失和家庭不幸的厄運。在這一刻,他投向李方國的目光中,充滿了不悅與怨氣。

“真是一派胡言亂語,哪裡的風會如此講究?”李方國的臉色因憤怒而漲得通紅,他依然堅持已見,因為這是關乎到他的名聲問題,他自然不會輕易地承認自已的失誤。

“你這種不撞南牆不回頭的人。好吧,我就讓你看個明白!”

王林緩緩地從他的衣襟深處抽出那張鎮宅符符,說:“這喪風煞本就是破財喪家的凶煞,有它在,這平安符掛不上去是理所當然的事情,我這裡有一張符,名為:鎮宅符,可以用來鎮壓房屋內的煞氣的。”

王林巧妙地用雙手,一手拿鎮宅符,一手從桌邊端起那碗用於粉飾牆壁的米漿。他小心翼翼地將米漿塗抹在平安符上,然後,他將那道鎮宅符,小心的貼在平安符的背面。

王林完成了這一串動作後,將平安符遞向了木匠師傅。“師傅,麻煩您再次將這平安符到房頂。”儘管木匠師傅心中充滿了疑惑,但他還是按照王林的要求,踏上了那座通往高處的紅色梯子。

不是王林不親自去掛,上樑的儀式一直都是木匠師傅來做的,這也是有寓意的,寓意著:魯班樑上做,房屋萬年不破!

在這一刻,空氣彷彿凝固,所有的目光都匯聚在那位木匠身上。李方國也不例外,他的眼睛緊緊地盯著木匠師傅,但他的心中卻掀起了波瀾。他的憂慮與眾不同,心底湧動的是對未來的不確定。如果那枚平安符真的被掛起,再結合王林剛才的話語,他擔憂自已多年經營的風水名聲可能會因此受損,甚至在這小鎮上名譽掃地。

“成了,這回平安符沒有再晃動了!”

“真的沒有再掉下來了,這鎮宅符真的有效!”

懸掛於鐵鉤之上的平安符,靜若止水,未露絲毫搖曳之態。圍觀之人面面相覷,驚異之情溢於言表。然而,他們的目光很快便轉向了李方國,因為王林已經透過實際行動驗證了他的言辭。此刻,李方國陷入了無言以對的境地。

李方國面帶蒼白,臉上掠過一抹青影,目光在圍觀的眾人間遊移。他察覺到了眾人眼中的疑慮、輕蔑的笑意、以及張家人員眼中的怒火。他心中湧起一股衝動,想要解釋,想要辯解,但話語卻如鯁在喉,無法吐露。經過漫長的沉默,他終於揮動衣袖,決絕地邁出了門檻,消失在門外。

“表弟,讓他走吧!”

王林攔住憤怒的張華。他的聲音沉穩而有力,平息了張華心中的波瀾。李方國的身影這才能,從緊繃的局面中抽身,緩緩消失在夜色之中。

圍觀的人群,他們的眼中閃爍著好奇和議論的光芒,他們將成為這晚事件的傳播者。不出幾日,這樁發生在鎮上的小插曲將如同風中的種子,迅速在每個角落紮根發芽。

風水,這門古老而神秘的藝術,對於它的從業者來說,聲譽比金還要珍貴。一次失誤,就彷彿是一滴墨汁滴入清水中,瞬間破壞了水的純淨。王林深知,一旦名譽受損,那些曾經信任李方國的鎮上居民,將不再登門。他的招牌,就像是被風吹落的葉,再難掛回原位。

王林的目光穿過門框,投向遠方,心中暗自思量,這次的風波,或許是一個轉折點,一個讓他重新審視職業和名聲的契機。他需要的不是金錢,而是實力,一種讓自已走向巔峰的方法。

“小林,你這次的幫忙真是雪中送炭,我怎麼謝你呢?若非有你,後果不堪設想啊。\" 王林的三舅,帶著一絲慶幸的神色,與身旁的親戚並肩而來。他輕輕地拍了拍王林的肩膀,語氣中透露出對剛才所發生事情的後怕。

“三舅,我們都是一家人,何必言謝呢?不如讓三舅媽為我做個燜豬肘吧,我已經好一陣子沒有品嚐到三舅媽的手藝了。”王林邊說邊頑皮地伸出舌頭,做出一副垂涎欲滴的樣子,這副模樣逗得三舅開懷大笑,他豪爽地回應道:“哈哈,小林,燜豬肘是吧,你說個數,你想吃幾個,我就讓你三舅媽給你做幾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