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的話語落入莫詠欣耳中,使她本就冷漠的面容更添了幾分寒意。然而,一旁的中年男子聞此言後,神色驟變,忽而嘆道:“原來小哥也識得這是法器,是我孟某人冒昧了。這樣,我邀小哥去喝茶,權作對先前打擾的賠禮如何?”

“不必了,我還上班,再說,您二位也並非有意打擾。”王林心中謹記“防人之心不可無”,儘管這二人外表並無狡詐之相,但他仍決定避免進一步的交往。畢竟,當前最重要的任務是深入瞭解手中羅盤的背景與用途。

莫詠欣望著王林遠去的背影,滿心疑惑地轉向旁邊的中年男子:“賀先生,何謂法器?”從王林的言辭和賀先生的反應中,她隱約感到這羅盤絕非尋常之物。

“莫小姐,所謂法器,在我們風水界是個專有名詞,就如同佛教中被高僧開光加持過的聖物稱為佛器,它們都具有抵禦邪惡、阻擋煞氣的功效。”

賀平細緻解說,心中還藏著未言明的一層含義:對風水師而言,擁有法器不僅是地位的象徵,更是提升自身技藝的捷徑。法器內蘊的高深念力,能讓風水師在研習風水之道時,得到潛移默化的啟迪,從而在這一領域實現更深的造詣。

“確實讓人費解,這年輕人竟能一眼識破羅盤的非凡之處,實在不簡單!”賀平的言辭中夾雜著好奇與不解。識別法器絕非易事,他自已也是在師傅的指點下,有幸見識過一次真正的法器,並透過反覆觀察與觸控,才勉強掌握了辨別法器的一些微妙跡象。

\"賀師傅,如果能得到這法器助力,我們這次的任務成功率是否會大大提升呢?\"

\"確實,擁有這羅盤法器,無疑會為我們的行動增添關鍵的一份保障!\"

聞言,莫詠欣眼中閃過一抹光亮,左手輕輕一揮,隱匿於街道暗角的兩名黑衣隨從立即心領神會,敏捷地朝王林離去的方向追去。

王林回到家中,關緊房門,小心翼翼地將那塊缺角的羅盤置於地面中央。

隨後,他盤膝坐於羅盤之前,雙手交織成複雜的印訣,低吟著古老的咒語:“抱元守一,洞悉虛妄,迴歸本真!”

王林正在施展的是李婉兒告訴她的辨器秘法,旨在透視表象,揭示器物的本質。隨著他手印的微妙轉換,地面上的羅盤開始發出細微的嗡嗡聲,隨之震動不已。緊接著,一條形似龍狀的虛幻光影在羅盤上方盤旋騰躍,伴隨著一陣威嚴的龍吟,這條虛龍彷彿感應到了什麼,從羅盤破損的一角穿出,沿著特定的方位疾馳而去,但僅飛出不遠便漸漸消逝於無形之中。

李婉兒在王林心中驚呼:“這竟然是傳說中的尋龍盤!”

王林面色一時變得蒼白,但眼中卻閃爍著難以掩飾的激動之色。李婉兒告訴他,這羅盤竟是極為稀有的“尋龍盤”,對風水師而言,這簡直是夢寐以求的至寶,有了它,探尋龍脈將變得前所未有的簡便。

那由靈光凝聚而成的虛龍在離開羅盤短短數米後便消散,原因在於王林當前的法力不足以支撐其持續顯現。簡而言之,法器宛如一種能量工具,欲驅動它就必須供給相應強度的能量。這種能量,類比於佛教中的佛力或是道教中的法力,都需要透過特殊的修行方式長時間積累才能獲得。王林當前的修為尚不足以完全啟用尋龍盤的潛力,還需不斷提升自身的修為。

法器的世界裡不僅有如尋龍盤這類需要持續供能的法器,還存在著另一種型別——消耗性法器。這類法器在製作時已被預先灌注了強大的念力、法力或其他形式的能量,因此在使用時無需使用者再額外提供能量。比如王林繪製的鎮宅符咒,或是佛教中經過開光儀式的聖物,它們在被創造或啟用的瞬間,已經蘊含了足以發揮其特定功效的能量。

鎮宅符一旦貼出,即可自主發揮作用,保護住宅免受邪靈侵擾;而開光物件則可能常駐家中,散發祥和之氣,庇佑家人平安。這些法器的效力會隨著時間逐漸減弱直至消失,之後可能需要重新加持或更換新的法器來維持其效果。這樣的設計使得即使是對法力掌握不深的普通人,也能借助這些法器得到保護或實現某些目的,體現了法術文化中對實用性和普及性的考量。

下午王林繼續在單位摸魚。在縣城一隅,一所環境清幽、綠樹環繞的別墅內,一名女子靜靜地坐在書房的橡木桌旁,手指輕輕摩挲著一張剛剛送達的資料。這份資料詳盡記錄了王林的背景、近期活動乃至他的生活軌跡,每一頁都透露出一種不同尋常的關注。

女子低聲細讀,眼中閃過一絲興趣:“王林,30歲,就讀於HH大學考古專業,家世平凡,母親已故,父親失蹤。此人雖學業出眾,看似與常人無異,卻在一月餘前因其巧施妙手,破解了三舅新宅所遇的喪風煞局,名聲一時在鎮上傳揚開來。尤為值得一提的是,他爺爺是位民間陰陽師,他還曾在山上得道家高人指點,深諳風水之術。”

這名女子面容清秀,眼中閃爍著智慧之光,顯然對王林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此刻,兩人的命運似乎被無形的線牽引著,即將在未知的領域中交織出新的故事篇章。

莫詠欣細細審閱著手中的資料,眉頭輕輕蹙起,心中暗自思量:如此年輕的王林,竟是位頗具才華的風水師,難怪能識別出法器的不凡。想要從一位深諳風水之道且對法器有所瞭解的人那裡取回寶物,無疑是一項充滿挑戰的任務。她意識到,此事恐怕不會如最初設想的那般簡單,或許需要更加周密的計劃與恰到好處的交涉技巧。

實際上,依託家族的力量,莫詠欣完全有能力迫使王林交出法器,但她性格雖冷,卻不屑於濫用權勢欺壓他人。然而,這件法器對於家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關乎他母親的安危,莫詠欣絕不容許有任何閃失。況且,從小到大,她在人前尤其是男性面前從未有過挫敗感,這次的“小插曲”讓她耿耿於懷,這口氣,她是無論如何也咽不下去的。於是,如何既不失風度又能順利取回法器,成了她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王林趴在桌子上昏昏欲睡。這時,電話鈴聲響起,手機上顯示的是一個陌生號碼。

王林拿起手機問道:“哪位?”

“喂,王林,我是阿龍啊!”

“臥槽,你這傢伙又換電話號碼了。”

“哎,我這行的換號碼頻繁得很,你又不是不知道。咱們好久沒喝了,今晚來我這喝點?”

“好!”王林爽快答應。

阿龍名叫張龍。他們是高中同學,高中時,王林是班裡的第一名,而張龍則是班裡的倒數第一名。

王林也沒有想到多年後他們會成為好友,這要從王林回到縣城工作後說起。大學畢業回到縣城後,留在縣城裡的同學很少,張龍則是其中之一,兩人有著同學的關係,兩人一來二往就成了交心的好友,無話不談。

王林性情偏向寧靜與收斂,用張龍的話來形容就是“悶騷”。而張龍則是那種開朗不羈的個性,兩個人性格迥異,卻成了交心的朋友。

王林時常感慨,上學時他是班裡的第一,而如今他與班中的其他同學相比,他混得倒有點像倒數第一了。

高中學業後,王林踏上了前往大學,而阿龍則在高三未完之時選擇退學,然後在縣城一家歌舞廳做看場子的工作。他天生好鬥,同時又極重義氣,身邊漸漸聚集起一群跟隨的小弟,不久便在縣城裡打出了自已的名號。去年,阿龍更是直接收購了那家歌舞廳,搖身一變成為老闆,親自操持起了生意。開業慶典那天,王林也去捧場了,見證了好友的重要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