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縣令妹妹尖聲說到:“你可別忘了,你是我娘養大的,你要是敢不孝,我就跟娘去告你,讓你當不了官。”

吳縣令已經被氣笑了,說到:“你娘養我,說得好聽,別以為我不知道,當初你們說是出去漿洗縫補賺銀子,其實根本就是出去偷吃,看看你娘那手,幹粗活有那樣的手嗎,父親好歹是個秀才,家裡也算略有薄產,家裡怎麼可能落到需要你娘出去漿洗縫補了,你們以為我不知道你們為什麼養著我嗎,那是因為如果沒有我老家的房產田地也都落不到你們手裡。我能讀書也是因為那是我自已堅持的,我的束脩都是我自已一本一本書抄出來的。別忘你們臉上貼金了,父親死後我從未花用過你們一個銅板,相反是我每個月都給家裡交銀錢。”

老太太這時候也不裝了,譏諷的說:“你知道了又能把我怎麼樣,我不是你的親孃,也是你的養母,你必須得給我養老,你敢不孝順我,那你這個官也別做了!”

吳縣令冷冷的說:“養母,你也配,你自已什麼身份你不知道嗎?”

老太太神色驚慌的說:“我是你爹的妻子,是你的長輩,你敢不孝。”

吳縣令說:“長輩,你算哪門子長輩,你跟我爹可有明媒正娶,可有婚書,你無媒無聘,一個區區外室還敢充本官長輩,好大的臉。我一直都當你是親孃,沒想到被你矇蔽了這麼多年,原還一直怕你臉面過不去給你掩蓋出身,看來不必給你留臉,還從主家贖身,你不過是的下賤的妓子,我吳家族譜,從未有你的名字。你還是不要做白日夢的好。”

老太太歇斯底里的喊到:“你個孽種,這不可能,你爹明明說族譜早就改成我的名字了,又騙我,又騙我,哈哈,哈哈哈哈…”

吳縣令說:“騙你,什麼叫騙你,我爺爺怎麼可能同意把一個妓子寫入族譜,族譜上寫的清楚,我父親的髮妻梁氏,你自已姓什麼你不會弄錯吧?”

老太太瘋狂的喊到:“都是騙我的,一輩子都在騙我,不枉我讓你死那麼早,哈哈,活該呀,該死的,哈哈哈。”

吳縣令聽到這話,雙眼猩紅的揪起老太太的衣領子問到:“你說我爹是怎麼死的?”

老太太臉憋的通紅,還不忘咬牙切齒的說:“那老東西活該,趁我有孕還出生拈花惹草,還想把賤人帶回家,我不同意竟然還想要休了我,當時要不是我肚子裡懷了孩子,那老東西真會把我趕出去的,後來更是見我生了個丫頭,就越來越不待見我了,還一心要把那寡婦帶進家門,我怎麼可能如他們的意呢,我找了個染上髒病的妓女接近你爹,你爹果然不讓人失望,沒多久就染病了,連那個寡婦也病了,哈哈,沒多久就都死了,哈哈哈哈,死的好啊,我終於出來一口惡氣,可是難題也來了,我帶著個還吃奶女娃娃,就算是有點家底也不易生存,沒辦法,我還得繼續養著你,你爹早就說過,你的學識比你爹強多了,比你爹有天賦,你從小都把我當親孃,拿捏你還是很容易的,你出息了我跟你妹妹自然就有好日子過了,就是沒想到,你能娶到個三品官員家的女兒,我根本就拿捏不了,也怪我把女兒養的沒心機,被你一試探她就說了實話。不然這府裡的一切早晚都是我們娘倆的,那餘嬤嬤和慶管家本就是兩口子,翠姨娘是他們親生女兒,他們還當我不知道,背地裡陽奉陰違,挑撥離間,可是那又有什麼關係,都不用我自已出手,他們倆就把你那夫人給趕出去了,他們還想等著翠姨娘被扶正,以後二公子繼承家產呢,做什麼美夢呢?一個逃奴,一個流放犯,一個教坊司出來的賤婢,哈哈,哈哈哈。”

此時餘嬤嬤一臉煞白,驚恐的說:“老夫人,你怎麼會?”

吳縣令也臉色煞白,癱坐在地。

老太太看著餘嬤嬤說:“你是在我跟前當差的,還真是拿我當傻子,看不出來你們平時那眉來眼去嗎?你們一家三口密謀的時候不知道隔牆有耳嗎?”

這時一箇中年男人走了進來,對著縣令拱手一禮說:“見過吳大人,給吳大人報喜,我家二姑娘今早辰時初,生下小公子,母子平安。”

吳縣令聽到這話才反應過來不對,抬頭一看驚到:“張伯,您老什麼時候來的?”

張管家淡淡應到:“不敢應大人的一聲張伯,我跟二公子昨天就到了,趕得巧,昨天夜裡二小姐就發動了,等今早小公子平安出生,二公子命我來給大人報個喜。”

吳縣令此時已經額頭冒汗,小心翼翼的說:“二哥和張伯遠道而來,友德都未能親自迎接,實在失禮。夫人生產我都沒能陪伴,友德有罪。”

張管家說:“吳大人,不必多禮,二公子讓我給大人帶句話,說大人忙完給我家二小姐出一張和離書,等二姑娘修養好身子,就帶著二小姐和幾個小主子回京了,也就不必吳大人費心了。我這就回去了,還得給姑娘準備點養身子的補品去,吳大人忙著吧。”

吳縣令焦急的躬身說:“張伯,這,勞煩張伯給二哥和夫人帶句話,友德不和離,友德處理完這個案子,馬上就去請罪。”

張管家也沒理他,頭也不回的走了。走到門口對著馬車躬身一揖,說:“二公子讓老奴帶話問秦公子,不知這大戲秦公子可還滿意。”

馬車裡,秦子衿和林舒揚正帶著沈靈安看著熱鬧,秦子衿看沈靈安看熱鬧看的津津有味的樣子,對張管家說:“這戲還真精彩,想不到一個小小的縣令家裡竟然如此複雜,讓二公子處理吧,我看完熱鬧就走了。”

張管家說:“二公子說:“不知秦公子在此地待多久,二公子想宴請秦公子和林公子,望二位公子賞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