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哥說哪裡的話,都是一家人。當初可是爹孃和三個哥哥省吃儉用供我讀書的。”

“如今我好歹也是秀才了,有能力賺錢,又怎能繼續讓爹孃和哥哥挨餓受凍,那我這書豈不是白讀了。”

“三哥放心,我月俸就二兩多,還能抄點書,夠用的。”

“還抄書,你抄什麼書啊,你哪來的時間?你每天還都得授課。老四,你以後不許抄了,你還得苦讀備考呢。”

“你考上秀才後,咱家的田稅都省了,那可是好多糧呢。”

“三哥能打獵賺錢,你這辛苦抄書,爹孃知道豈不是心疼死了。走,帶哥去錢莊。”

大越朝的錢是,一兩金可以換十兩銀,一兩銀可以換一貫錢(也就是一千個銅錢)。

沈大山拿的金元寶是十兩,換了一百兩銀子。兩兄弟直奔糧鋪。

到糧鋪的時候,已經有人在排隊了。

“三哥,咱多買點糧食吧,糙米都漲價了,昨天還是五文,今天已經六文了。”沈老四說道。

“書院也快休沐了,我打算跟蔡氏帶孩子回去過冬,還能陪陪爹孃。糧食咱多備點,我帶了銀子。”

沈大山一聽又急了:“我說老四,你再提錢別怪我揍你。”

沈老四尷尬的摸了摸鼻子笑說道:“不提不提。三哥,你從小就揍我,我都這麼大了,你還想揍我啊,你也給弟弟留點面子唄?”

“給你留個屁,你不聽話八十歲我也照樣揍,哼!”沈大山傲嬌道。

“兩位客官,看看都需要點什麼?”糧鋪店小二迎過來問道。

“來三百斤糙米,一百斤粗麵。”沈大山道。

“好嘞客官,糙米今日六文,三百斤是一貫八百文。粗麵九文,一百斤是九百文,一共是兩貫七百文。”

“好的,小二哥,我還要去置辦些物件,順便找輛牛車,稍後過來取貨。”沈大山付完銀錢,說道。

小二說,“好的客官,這是您的憑證,請收好。”

“好,麻煩小二哥,我去去就回。”沈大山應道。

兄弟倆又來到布莊,買了棉布和棉花後,僱了一輛牛車,取好糧食就準備回村了。

沈大山回到沈家村的時候,還有很多人在外面忙活著活計。村口一棵大槐樹下邊還有好幾個老太太在閒聊。

“呦,大山啊,你家發財了,買這多東西回來。”嘴碎的李婆子喊道。

劉婆子也接著說到:“可不是呢,平時你家都捨不得吃,捨不得穿的,這回咋這麼大方啊?”

沈大山笑著答到:“嬸子大娘們在這嘮嗑呢?我這也沒買什麼,天冷了,給家裡孩子們添點棉衣。大娘們嘮著,我這先回家了。”

說完也不等婆子們的議論紛紛,領著牛車往家裡走去。

牛車停到老沈家門口,沈老頭就帶著兩個兒子迎了出來。

沈大山說到:“大哥,二哥,快卸車,把東西拿屋裡去。”

沈老頭也對趕牛車的大漢說到:“小哥進屋喝口水歇歇腳。”

趕車的大漢笑著撓了撓頭,說到:“哎,謝謝大叔了,還真有點渴了,就跟大叔討口水。”

沈老頭熱情的招呼著:“別客氣,快進屋。”

眾人拿著東西走進堂屋,沈老太剛出來,看見這一大堆東西,忙說到:“老三,你咋買這多東西?”

“娘,這是老四讓買的。老四說今年收成不太好,天還比往年都冷,讓我多買點,鎮上糧食和布匹棉花都漲價了。”

這時候趕車的大漢也附和到:“嬸子,糧食真漲價了,都在傳北戎那邊遭災了,今年邊境可能都不太平,現在都在屯糧食呢,說是明天還得漲價。”

隨後喝完手裡的水到:“謝謝叔和嬸子了,我就不多待了,這兩天買糧的多,我還能多跑幾趟,這糧食越來越貴,冬天不好過啊。”

沈大山給大漢結完賬把友人送出門。

回到屋裡沈老太著急的問到:“老三,糧食真漲價了?”

沈大山說到:“娘,真漲價了,糙米和粗麵都漲了一文錢,昨天還沒漲呢!”

“老四說了,今年天冷的早,咱們附近都影響收成了。北戎那邊更冷了,聽說他們牛馬羊都快沒草過冬了。”

“對了,老四還說,今年天冷的早,書院也快休沐了,到時候帶著孩子回來住一陣呢!”

沈老太聽到老兒子要回來,就開心到:“回來住啊,那可好,我得先把屋子給拾掇出來,別到時候抓瞎。”

“你著啥急,老四還有好多天才回來呢。咱先說這糧食漲價的事。今年村裡可都糧食不多,別人家還都交糧稅呢,估計沒幾家夠吃的。再加上今年天還特別冷,都不好過啊。”沈老頭說著。

沈老太一聽這話也反應過來了,沒糧食可是要命的大事,對沈大山說道:“老三,你趕緊去你族長大伯那,跟你大伯說一聲,不管咋說也得知會一下村裡人。”

沈大山聽到就說:“娘,我這就去。”就開門出去了。沈老大和沈老二也出去做活計去了。

屋裡的沈老太看著炕上成堆的布匹和棉花說到:“這老三個敗家子,買這麼多幹嘛?”說著就上手整理著布匹。

“你也別說老三了,買都買來了,你給幾房都分分。今年天冷,冬天不好過,棉衣棉被厚實點也少遭點罪。對了,老四家你也給備一份。”

“還有糧食,小十一拿出來那米和麵可不一般,鎮上賣的我看都沒有那麼好,吃的時候你可注意著點。”

沈老太白了老頭一眼說著:“你當我眼瞎啊,摻著粗麵吃我都不敢多放。還有那一大條豬肉呢,得有十多斤,還挺肥的,我一會就醃上,夠吃好大一陣子了。”

“你也別都醃上,晚上做點吧,剛秋收完,孩子們也都累夠嗆,補補吧。”

沈老太也點點頭說:“也行,那燉二斤補補。”說完就出去喊三個媳婦過來分佈匹。

天氣已經冷了,家裡人又多,棉衣棉被還是趁早做的好。

還有自已寶貝孫女穿的,還是小子們穿過的舊衣服。

沈老太想想都心疼,卻完全忘記了,家裡的小子們都是大的穿完小的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