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飛回到燕國境內,也未亮明身份,三人一路考民情,一路北上回都城廣固城。

此次南行,是高飛穿越過來第一次深入到平常百姓生活,所見所聞,感觸頗深。

相比之下後世的F州,千多年前的華夏人,也是差不多的貧困和愚昧,除了個別有傳承的大家族子弟,普通民眾基本上都是文盲,讀書是一個奢侈的事情。

更加嚴重的是,無論國家上層還是社會底層,高門大族都是中堅力量。

由於戰亂頻發,燕國也好,東晉也罷都是苛捐雜稅和勞役層出不窮,普通農民家庭生活艱難,為了減輕徭役和賦稅的負擔,他們不得不拖兒帶女,甚至是帶著自已的田產託身與當地豪門的庇護。

因為名門望族這些貴族有減免稅賦和徭役的政治特權。

可以說門閥政治,正是此時的國家政權的根基,戰亂正是因為不同的利益集團的爭取奪利,最典型就是開啟五胡十六國亂世的八王之亂,就是司馬家宗室之間的互相攻殺,導致了國家奔潰,天下從此陷入長達幾百年的亂世。

有些歷史輪廓高飛穿越前讀史,知道一些,具體情況,哪有自已親自走這一趟鮮活?

三人風塵僕僕回到京城廣固,高飛也顧不得旅途勞頓,立刻傳令召見工部尚書張綱,從皇宮內庫裡拿出黃金萬兩,即刻在城內離皇宮不遠的黃金地段開始打造十座豪華府邸。

高飛特別強調,其中最好的一座要耗費兩三千兩黃金認真打磨,用的材料,參與的工匠都要求最好的。

這張綱也是燕國一代奇才,乃是天才的木匠,他的木工手藝,創造力青史留名,水平出神入化直追古代的魯班。

高飛穿越過來之後,第一時間就提拔重用了張綱,因此張綱也有得遇明主,深感皇帝陛下的知遇之恩。

他上任以來,在燕國境內忙得腳後跟不沾地,新修水利,加強全國主要城市的防禦,特別是重點打造大峴山一帶的防禦工程,還有都城廣固,在加強外城防禦的同時,也加強京城周邊的衛星城的打造。

整個燕國,按照高飛的要求,要不惜錢財,打造得固若金湯,無論是東晉的北府兵,還是北魏的起兵,面對燕國的絕對防禦,都只能望城興嘆。

最讓張綱覺得爽的事情是這些錢都是直接從皇宮內庫裡面撥付,而且每次都是雙倍撥付,按照陛下的原話就是,要把事情做到極致,不要怕花錢。

有系統加持的高飛,大炮一響黃金萬兩,最不差的就是黃金。

就是這樣豪橫,有神豪系統的高飛,必須任性,才能體現出他的氣質。

廣固城南,烏衣巷,這個名字是皇帝慕容超親自取的,就是要讓從南方來的高門大族,在北方的廣固城裡面也有家的感覺。

並排十座豪宅一字排開,其中九座都按照五進院落修建,為首一座更是七進院落,各種名貴花木,桂花,銀杏樹,等移植其中,亭臺樓榭,假山,池塘,各種花木也是一應俱全。

房屋用的木料都是上好的柏木松木,傢俱更是紅木,海南黃花梨木精雕細琢而成。

硃紅油漆了八遍的大門耀眼奪目,門上兩個海碗大的銅環,以及兩排拳頭大的黃銅鉚釘,門高丈二,門前是一對威武雄壯的大石獅子,每一尊獅子都重達萬斤,更是彰顯出主人的不凡身份。

門楣上方一個牌匾,上書由皇帝陛下慕容超御筆親書的三個鎏金大字:“丞相府”,字寫得龍飛鳳舞,飄逸霸氣,在陽光下熠熠生輝,許多人過路都會在此座新建的大宅子門前逗留片刻,讚歎不已 ,幾個人碰頭小聲嘀咕。

一個書生模樣的中年人說道:

“老李,我們大燕國沒有聽說有丞相啊?這丞相府又是為誰修建的?奇怪也哉!”

旁邊一個身著華服體態很富態的商人模樣的中年人接話道:

“是啊,王學士,難道說,這是為我大燕國新的丞相準備的住宅?”

看見正忙於施工的這些新建的豪宅,書生若有所思的衝富商微笑點頭後走開了,在古代社會,因言獲罪,禍從口出是屢見不鮮的事情,大家涉及到國家大事,在公眾場合基本上都是三緘其口,不敢隨便發表意見。他不敢再深入談論此事。

高飛自太上四年(慕容超登基後的年號)春節後,每個月都會親自到烏衣巷來看看工部的施工進度,皇帝陛下的聖駕親臨,讓這些社會地位比較低下的能工巧匠倍感榮幸,一個個笑臉如花,幹勁十足,加上工部發的薪水也比以往高了不少,大家都覺得累並快樂著。

在高飛和工部尚書張綱的親自督導下,和足夠的銀子的驅使下,雙重作用,原本需要大半年才能竣工的十座豪宅,只用了不到半年就全部竣工。

高飛盼星星盼月亮,一直期盼著王鎮惡早日到來,先後又三次派出李旭家的老僕人譚叔,他以前侍奉過年少時的王鎮惡,前去荊州打探王鎮惡的訊息。

王鎮惡和王家主要核心成員終於在太上四年的端午節那天進入到燕國境內,幷州郡守封彪熱情接待了王鎮惡一家十餘人,同時派快馬飛奔廣固報告這一訊息。

十天之後,燕都廣固南郊,驛道第一座十里長亭,高飛親率王公大臣和訓練有素的5000燕神軍在此列陣歡迎王鎮惡一家。

端午節之後的日頭已經十分毒辣,5000燕神軍,全身溼透,依舊一個個如同標槍站得筆直,陣型似乎不亂,上至校尉,都在烈日下挨曬,苦不堪言,可是卻無一人有半句怨言,因為這些人都是百裡挑一選出來的精兵。

他們的餉銀也是普通士兵的十幾二十倍,普通士兵每月餉銀不過一兩二分銀子,而燕神軍的普通士兵至少是12兩白銀起步。

燕神軍的都統是皇后呼延藍的兄弟呼延青,他剛滿二十歲,有一身好武藝,憑藉外戚的身份,加上高飛穿越過來後對他的刻意培養,他得以獲得掌握大燕國第一強的一支軍隊。

此時他盔甲錚亮,全副武裝站在高飛身後,其他的大臣,在高飛的反覆要求下,才敢把自已的半邊屁股放在長條木凳上,小心翼翼的陪著皇上喝茶,陪著說話。

其中慕容鎮和公孫五樓與高飛捱得最近,高飛用一個舒服的姿勢坐在太師椅上,他意態閒適,心情大好。

看著皇上心情好,大臣們也紛紛露出輕鬆愉快的表情,陪著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