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凡是建都南京(建康)的都有一個共識,那就是守長江,必須守淮河,叫“守江必守淮”,這是基本常識。

按道理彭城作為劉裕北伐的基地,會有重兵把守,不會輕易被人攻佔。

古代攻城戰,特別是彭城這種戰略要地 ,都是城高池深,只要守城將士軍心不亂,據城固守,在糧草用盡之前,冷兵器時代基本上很難短期攻佔。

因此歷史上許多的大城和軍事要塞,都是久攻不下,進攻方強攻的結果往往都是損兵折將,得不償失,所以才有了後來曾國藩的著名的鐵桶戰法,就是在城外再給你修一圈,甚至幾圈城牆,給圍住,待城裡面糧草耗盡,自然不攻自破。

曾國荃打太平天國的首都南京用了三年,歷史上記載的劉裕大軍攻打慕容超固守的廣固城的內城長達十個月,還是悅壽主動開啟城門投降,才宣告戰爭結束。

可是高飛帶著系統穿越到慕容超身上之後,現在攻守易形了,燕國成了主動進攻方,而且很快輕易就拿下了並非庸才的振武將軍劉鍾。

彭城告急的劉鐘的求援信,劉裕還沒有來得及處理,很快彭城陷落的戰報又到了,已經率領大軍抵達洛陽附近的劉裕得知此訊息,心中大驚,連忙召集眾將商議對策。

這也不怪劉裕大意,由於燕國近年來採取與各國友好相處了外交政策,與東晉商貿外交使節往來與江淮之間,關係已經十分融洽,而且燕國許多時候願意吃點虧與東晉相處,燕國在秦,晉,魏,四國之中本身也國家最小綜合實力最弱的,存在感不強。

劉裕主要的關注點還在戰力卓著的北魏身上,北魏雖然興起的時間不長,拓跋珪也是經歷波折,可是面對強敵環伺,與強大的慕容垂建立的巔峰時期的後燕和巔峰時期的秦國交手,拓跋珪都是能取得大勝,並且不斷發展壯大。

在劉裕的心中,北魏才是他真正的對手。

面對目前三面受敵的複雜局面,一向都是沉著冷靜的劉裕,也露出了些許焦慮之色。

劉裕如何應對這種局面暫且不提,呼延青率領的燕神軍,在韓範和段暉兩路人馬的策應和配合之下,一路南下,連克淮北多處軍事要鎮,下邳(今江蘇省的邳州市),壽春(今安徽省淮南市),鍾離(今安徽省鳳陽縣),盱眙(今江蘇省盱眙縣),淮安(今江蘇省淮安市)等。

燕軍進展十分迅猛,到十月中下旬,呼延青率部已經抵越過淮河平原達長江北岸。對面就是健康的門戶,軍事重鎮歷陽,根據探馬來報,此處駐紮有晉軍近兩萬人,而且是依靠長江天險和山勢地形建立的軍事要塞,易守難攻。

這是一塊硬骨頭。

渡江和攻城,兩大難題擺在了年輕的鎮遠將軍面前。

透過連續作戰,呼延青對自已手下的這支部隊有了更深的認識,也有了更強的信心。

他覺得在燕神軍面前,無論對面是多麼強大的步兵或者是騎兵,他的戰士機槍一陣掃射,都會輕鬆放倒一片,在燕神軍的攻擊下,任何重灌盔甲,隨便你穿了幾層盔甲,都跟紙糊的一樣,不堪一擊。

他也終於明白了皇帝陛下要親自挑選燕神軍所有都尉以上的軍官,所有的軍官都要在軍校裡面經過嚴格的培訓和反覆的篩選。

燕神軍的每一個人,上至將軍,下到士兵,馬伕,除了保證要有遠遠超過普通軍隊的強悍的戰鬥力,還要保證對陛下和對燕國的絕對忠誠。

此時王鎮惡率燕軍主力已經到達彭城,他的主要目標是防備劉裕大軍回援。

釋出命令,讓慕容鎮帶領下,留前軍將軍段暉一部安撫人心,宣佈各種惠民政策,收買人心,鞏固剛剛打下來的江淮地區。

燕神軍和兵部尚書韓範所部,渡過長江直取建康,逼迫劉裕回援。

同時王鎮惡把重點放在對付劉裕回援部隊之上,他的目標是最好一鼓作氣消滅劉裕主力,然後再揮師過長江,席捲兵力空虛的整個江南地區,吞併東晉。

軍隊出發之前高飛給王鎮惡交代了兩個原則,一是不要亂殺人,要嚴肅軍紀,收買人心。二是要重點消滅劉裕的有生力量,特別是劉裕的主力最好是一網打盡,要儘量活捉劉裕以及其他下面的諸多戰將,為大燕將來所用。

每想到這裡,王鎮惡都不得不佩服皇帝陛下的高瞻遠矚,已經是在為未來一統寰宇佈局了。

每每想到皇帝陛下那年輕英俊的臉龐,那瀟灑從容的動作,那玉樹臨風的挺拔英姿,王鎮惡都覺得臉紅心跳,他對皇帝慕容超對他的恩寵,有一種懷春少女對自已的情郎的感覺。

也許所有忠臣對待皇帝陛下都是這種士為知已者死,這種愛到骨子裡,愛到忘我的感覺吧,對此,王鎮惡自已有了切身體會。

加上最近的燕神軍的戰報,讓王鎮惡對自已的部隊的戰力有了新的認識,如果是野戰爭雄,他憑藉自已的親率主力的核心燕豪軍,可以輕鬆打垮劉裕的北府兵。

因為呼延青率領的燕神軍一路攻城掠地,都幾乎是零傷亡,一直打到長江邊上,攻佔城鎮十一座,5000人的部隊僅僅死亡六人,受傷五十多人,這簡直就是不可想象的戰績和戰損。

此時王鎮惡已經得到情報,劉裕已經派遣手下愛將建武將軍沈林子率軍兩萬回守建康以及江淮。

想到檀道濟和沈林子都是皇帝慕容超在他大軍出發之前就點名想要活捉的名將,特別是當初在荊州的時候,皇帝微服私訪自已的時候,當時就有招攬檀道濟的檀家和沈林子所在的沈家之意,看來陛下真是胸懷天下的一代雄主啊。

我王鎮惡深得陛下信任和賞識,真正是出將入相,現在自已在燕國的地位和皇帝陛下的寵信,可以說不在當初自已的祖父王猛在前秦的地位之下。

祖父王猛當年沒有能完成一統天下的萬世基業,今天在我王鎮惡的手上很有可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