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飛大喜過望,哈哈大笑道:

“諸位都是朕的良師益友,近日來與諸位朝夕相處,深感各位都是社稷之臣,是難得的將相良才,有各位相助,朕無憂矣!”

沈林子,朱齡石等人紛紛表態道:

“臣等不才,願意為天下蒼生而竭盡全力,陛下待臣等推心置腹,臣等感佩,陛下雄才大略,乃是天命所歸,臣等敢不順天應人,臣等願意誓死追隨陛下開創大燕萬世基業。”

這一幕,讓高飛思緒萬千,他想起了漢初楚漢相爭的關鍵時刻。

劉邦和項羽打得難解難分,此時韓信坐擁齊國之地和十餘萬精銳之師,乃是天下之權重,他幫劉邦則劉邦勝, 幫項羽則項羽勝,他自立則天下三分。

此時項羽派遣使者勸說韓信自立,韓信手下第一謀士蒯通也極力勸說韓信自立為王,不要再受劉邦節制,因為此時的韓信已經是連續滅掉幾國,自古滅國功高不賞,何況你還一口氣滅了幾個國家?

韓信不聽,對蒯通說道:

“我自幼孤苦,漢王解衣衣我,推食食我,我如何敢負漢王?”

蒯通見韓信不聽,知他必無好下場,於是不久之後就離韓信而去。

韓信後果然被呂后所殺,臨死前韓信說了兩句話:

“吾悔不聽蒯通之計也!”

“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今天下已定,我固當烹。”

可憐一代兵仙,千古無二,最後死於婦人之手。

若非劉邦收買人心有一套,韓信關鍵時刻沒有掉鏈子,楚漢爭霸的最後結局,還真難預料。

項羽和韓信都是帶兵打仗的奇才,從軍事的角度看,劉邦贏得十分僥倖。

高飛思緒電轉,很快收回思緒,上前一一扶起沈林子,朱齡石,沈雲子,等二十餘人,在他們每一個人的肩膀上都重重的拍了拍,讓他們感受到自已的重視和力度。

做皇帝,高飛有了幾年做總統的經驗,加上人情練達的系統加持,他只需要本色出演,就能把身邊的人感動得一塌糊塗,當初的王鎮惡如此,現在面對劉裕留下的這麼一大堆的能臣名將,依然如此。

天下歸心,首先就是人才歸心,世家大族歸心,這是當時的社會結構所決定的。得世家大族者得天下。

待眾人重新落座,高飛再次舉杯敬酒,高飛由於是草根出身,慕容超本人也是早年長期顛沛流離,因此吃飯很不注意形象,這與他的學富五車的見識,作為皇帝陛下的高貴身份不符。

恰恰如此,沈林子和朱齡石見高飛與他們一起吃飯的時候總是胡吃海喝,覺得這是燕國皇帝陛下沒有把他們當外人,更加覺得這個大燕皇帝可親可敬,彷彿是自已好朋友一般。

任何人向高飛敬酒,高飛都是一飲而盡,從來不會拿架子。

就是這些細枝末節的地方,最具有感染力,沈林子等人冰凍三尺的心也被一點點融化。

高飛今天興致很高,主動提議道:

“朕想早日實現四海一家,天下太平,與諸位永享太平之樂,不知各位可以什麼高見教朕?”

見皇帝突然提出一個宏大的問題,朱齡石和沈林子都放下了筷子,酒杯,陷入沉思,沒有人敢隨便答話。

其他人也都停下了喝酒吃肉,垂手靜坐,他們都看著沈林子和朱齡石二人,看他們兩人如何回答,到時候他們再相機發言。

沈林子見大家都沉默,他與朱齡石交流了一下眼神,見朱齡石也是沒有要馬上發言的意思,只好率先發言道:

“回稟陛下,臣以為今天下大勢,必歸大燕,不出三年陛下就可以掃滅群國,一統宇內。”

最近以來,沈林子其實一直都在思考這個問題,他最後得出結論,連一身從無敗績的戰神劉裕在燕軍面前都是不堪一擊,連幾萬驍勇善戰的北魏騎兵都無法奈何的卻月陣,在燕軍面前都毫無用處,那麼這樣的燕軍橫掃天下絕對是沒有問題。

他自已可是親自領教過燕國玄甲軍和燕豪軍的厲害,如果把這樣的部隊交給他沈林子指揮,沈林子覺得就憑藉玄甲軍和燕豪軍這一萬人,他都可以在三年之內滅掉北魏,秦,夏,諸涼以及北燕,高句麗等諸國。

朱齡石也附和道:

“微臣也以為,憑藉陛下的神威和燕軍的無敵,三年可致太平。”

高飛微笑頷首,道:

“願聞其詳,請為朕試言之。”

沈林子清了清嗓子,略一思考,朗聲道:

“今平天下之難,難在北魏,北魏滅,則天下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