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定!”

經過一番考慮後,張碩還是做出了這個決定,而與此同時,連張碩的腦海中,也響死了系統提示音。

乾國國君詔曰:

雍痕鎮匪寇叢生,百姓民不民不聊生,孤欲四天後在天亙城廣場擺下擂臺賽,來場走馬奪將,選出雍痕鎮里正。若表現優越者也可酌情錄用,望我乾國有志之士能夠踴躍報名,欽此!

武靖元年一月一日。

張碩將日子定在四天後,是有原因的,因為他來天亙殿的路上,已經從高力士那裡瞭解到,乾國使用的是五日一朝的模式,第四天比武,第五天正好早朝宣佈任命。

“擂臺之事,便由陳太宰負責。可有異議?”

太宰陳儀與司空陳文對視一眼,只能出列道:“請國君放心,老臣一定完成任務。”

“很好……那麼陳太宰……”

“微臣在。”剛準備回去的陳儀,在被張碩叫住後,臉色不由一跨,眼前這個新國君剛剛折騰完一個大事,接下來突然叫住自己,又不知道要搞什麼么蛾子。

“太宰,我國以往都是如何選拔人才的?舉薦、察舉還是由孤親自徵辟?”

張碩向陳儀問道,既然《皇朝》號稱%的擬真度,那麼朝堂乾國為啥只剩六個老頭,應該也能有所解釋。而這極有可能與乾國的官吏選拔制度有關。如果真的是,那就必須馬上更改,越遲更換,就越導致國內人才的流失。

然而陳儀在聽到張碩的這個問題之後,卻露出了非常茫然的表情:“這個……舉薦人才……選拔官吏……那個……國君……我乾國何時有這種荒唐之舉?”

張碩聞言頓時大感不妙,如果乾國的官制是參考春秋,不會其他制度也是吧?難道這些初始國家一切重新開始,制度全部從零開始麼?如果是這樣的話,那他可就有的忙了。想到這張碩出言詢問道:“那太宰是如何就任太宰一職的?”

張碩試探性的再次問了一句,不過這一次,陳儀倒是給了張碩一個“滿意”的答覆。

“臣是怎麼樣當上太宰的?國君難道忘了?臣之祖上自開國以來就隨同先君南征北討,故臣一族,世代接掌太宰,臣自然是從父祖處接任的太宰之位……”

不是吧,居然是最原始的世卿世祿制,真的要從最初始玩起啊?聽著陳儀的解釋,張碩頓感一陣無助。

對於人才的選拔和使用,在歷朝歷代都是一件非常重要又讓人頭疼的事情,只是他沒想到乾國的官吏選拔制度居然還在使用最早的“世卿世祿”,就算是“門客制”也比這個不知道好多少。

不過有制度總比沒有的好,同時張碩也明白在選拔里正的時候,為啥大臣們推薦的都是官員子嗣,為啥反對自己選擇走馬奪將的想法了。因為舊制度已經禁錮了他們的思想!好在乾國當下,還沒有出現什麼權臣把持朝政的情況,否則就真的太狗血了……

微微沉吟片刻,張碩平靜的說道:“眾卿,如今我乾國正是百廢待興之時,孤欲下旨公開募求人才,不知眾卿對此事有何建議?”

“國君,此事萬萬不可啊。”

“此事體大,還望國君三思。”

“無需多言!”

張碩一甩長袖,看著眼前阻攔自己的眾臣,冷然道:“徵募人才之事,勢在必行,如有阻攔者,立斬不赦!”

一聽這話,在場眾大臣無不微微一震,幾名大臣剛要上前理論,但想到張碩那不由分說的命令語氣。也不由停下來腳步。於是大殿中頓時沉默下來,半晌沒有人說話。

“招募賢才非是一朝一夕之事,此事還要從長計議,倒是眾卿身邊若有可當大任之人,不妨向孤多多舉薦。”

國人自古就有“養客”的傳統,讓朝臣自行舉薦不失為一個比較簡單的辦法,至於說朝臣們會不會乘機安插親信,這就是國君自己的手段問題了,要是連這樣的事情都控制不好,那還不如趁早下臺。免得將來身死國滅,貽笑大方。

不管幾位老臣是否同意,但張碩還是當即擬定了聖旨。至於這些臣子不滿,引發叛亂什麼的,他也不怕。不是還有開局抽到的趙雲在嗎?憑著趙雲的武力,別說這幾個五維加起來都不過一百的廢物。哪怕是直接武力打下乾國這一縣之地,還不是手到擒來?只要大棒在手,不怕這些人不聽話。

乾國國君詔曰:

茲命從即日起各地張榜納賢,凡有一技之長者皆可由地方舉薦或自薦,以開天下賢路,欽此!

武靖元年一月一日。

只是這條訊息,已經不能直接傳遞給國中百姓了,只能透過小吏傳達下去。不過與此同時,張碩的耳中卻再次響起了系統提示音。

“系統提示:恭喜玩家,您是《皇朝》中,前十位頒佈招賢令的玩家,獎勵特殊建築招賢館一座。”

【名稱】:招賢館

【型別】:特殊

【功能】:國家對特殊人才的吸引力+20%,國家知名度+5%。每月隨機招募一名特殊人才,極小機率獲得歷史名士。首次招募必得歷史名士,召喚所得歷史名士,必為死忠。

看了眼招賢館的屬性,張碩原本煩悶的心情一掃而空,雖然看樣子是前十都有獎勵,但其功能屬性的強大,依舊不容置疑的。至少開局多一位名士輔助不是。

緊接著也就沒什麼可說的了,裝備老舊、士兵缺乏訓練的事情,張碩準備先見見自己的禁衛軍統領後,再做打算,以目前朝中這些臣子的表現,張碩對司馬李飛也毫無期待可言。

“國君,該用早飯了。”早朝剛剛結束,高力士便開口提醒道。

早朝的時間很早,據大明會典記載:早朝時,大臣必須午夜起床,穿越半個京城前往午門。凌晨三點,大臣到達午門外等候。

當午門城樓上的鼓敲響時,大臣就要排好隊伍;到凌晨五點左右鐘聲響起時,宮門開啟。百官依次進入,過金水橋在廣場整隊。

官員中若有咳嗽、吐痰或步履不穩重的都會被負責糾察的御史記錄下來,聽候處理。

通常,皇帝駕臨太和門或者太和殿,百官行一跪三叩頭禮。四品以上的官員才有機會與皇上對話,大臣向皇帝報告政務,皇帝則提出問題或者做出答覆。

當然,以上是大明會典中,對那個雄據整個中國的大一統王朝的禮儀記錄。和眼下一窮二白的乾國沒有太多關係,唯一碰的上邊的,也就是乾國早朝也起的很早。以至於張碩連早飯都來得及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