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君,讓稚川先生給董師帥治病吧,吾等且在門外等候。”

一旁的謝安見兩人聊的差不多了,當即出言打斷道。

“哈哈,外面等,外面等。”

張碩哈哈大笑,親自拉著謝安的衣袖,便走出了房間。見高力士出來後就關上了房門,張碩一改臉色,鄭重的對謝安說的:

“謝太宰,孤只見這葛洪一眼,便篤定其必有經天緯地之才。如能為我乾國所用,定能使吾乾國再強上一分。你可要給孤想個好辦法,將他留在孤的身邊!”

謝安聞言,微笑搖頭道:“國君,稚川先生閒雲野鶴,平日不慕榮華富貴。故微臣實在沒有把握勸說他留下。”

“那誰有這個能耐?”張碩對謝安也報之一笑,明白了對方的言外之意。

“東海名士鮑太玄!”

謝安沒有繼續賣關子,直言說道:“這鮑太玄,名靚字太玄,乃東海郯縣人,據當地人傳,其人乃是神人轉世。自幼聰明好學,博覽群書,道法精深。青年時在龍山中遇見仙人陰長生,遂拜為師,習得煉丹、尸解等道法。能入海遇風,煮白石充飢。

傳聞或許過於誇大,但其人能力還是尤為出眾的。他不僅是稚川先生之師,其女鮑潛光,更是稚川先生之妻。如果國君能夠將他請來作陪。想必收服葛洪不難。”

張碩點頭:“既然是盛名之士,那自然不可怠慢,只是孤現在也走不開……不如便由高愛卿走一遭吧。”

“不妥。如若國君有意,臣願走這郯縣一趟,替國君請鮑太玄出山。”謝安主動請纓道。

張碩點了點頭,略微遲疑片刻後,對謝安說道:“如此,便辛苦謝愛卿走一趟了。只要他願意在我乾國供職,孤許他一司之長的高官厚祿。”

在張碩的許諾之下,謝安告辭離去。如今乾國朝堂中人才緊缺,各派系人員,紛紛拉攏親近之人入朝,謝安自然也是不甘落後。鮑靚、葛洪之流的修道之士,與謝家的淵源很大,正是謝安著手的目標。

如果謝安願意屈尊邀請,葛洪無論是看在陳郡謝氏還是葛玄的面子上,都會答應下來。他提議請鮑靚搭線,完全是想著借這次機會,把鮑靚一併拉入乾國朝堂之中罷了。由此可見,乾國朝堂之中的派系之爭,雖然才剛剛開始浮出水面,但激烈程度,已經超出張碩的想象了。

送別謝安,張碩與高力士兩人,在庭院中,靜靜等候起了葛洪。

“高卿,近日來,地方上怎麼彈劾士族為非作歹的奏摺越來越多了?你可知道緣由?”

高力士偷偷看了眼身邊,正漫不經心的把玩著手中茶壺的張碩,在斟酌了一番後,這才小心翼翼地開口道:“國君不是改變了刑法麼,眼下犯罪判決基本都成了勞役……”

“不是死刑,就讓他們敢為非作歹了麼?到底是什麼導致他們如此目無王法!”

張碩說著,不禁有些生氣,旋即說出了自己的答案:“農場方面的監工都是地方鄉紳,是他們在暗中包庇麼。”

“人之常情。”高力士嘆了口氣。

“那把士族罪犯編入軍戶這邊服役如何?”

“自是會有所改善,但恐怕會治標不治本。”

“高卿可是有什麼好的建議?”聽見高力士的話語,張碩明白對方是有一些想法的,當即詢問道。

“造成如此情況的,無疑是因為士族犯罪後,在服役的期間出現了特權,以致於無法對他們形成威懾力。臣以為,當修正法律上的漏洞,使吾乾國沒有漏網之魚。”

高力士侃侃而談:“首先要明確這些士族擁有哪些特權,然後逐一進行針對性的改革……比如國君所言,現今士族犯罪,在士族管轄下,服役的問題。”

“單獨設立一支部門,將士族罪犯獨立出來管理!”

“這個部門的官員,從哪些群體中挑選呢?”

“人員必然不能再從豪門之家挑選了!以孤之見,最穩妥的,還是從軍中抽調為先。”

“國君三思,臣以為,可從軍可以抽調部分人手,但不能再以軍卒為主。”

高力士輕輕搖頭,否定了張碩的想法:“自國君掃平東海以來,眼下吾乾國各地官員,多源於軍中,自軍中轉任各地官吏者已近六成。臣擔心長此以往,這些地方軍吏恐會抱團形成一個更加龐大的團體,屆時,朝廷便再難以約束他們。”

“高愛卿的想法呢?”張碩沒有直接回答高力士的問題,而是接著詢問道。

“謝太宰長子謝瑤,成熟穩重,或許是個不錯的人選。”

“如此,孤稍後便讓吏治司司長王安石再推薦一人做副手。由他們相互監督好了。”

說到這,張碩又看了高力士一眼,繼續道:“選秀之事,已經過去一段時間了。都有哪些士族之女應徵?”

“目前只有商業司司長麋竺之妹麋貞、教育司司長蕭琮之妹蕭美娘、軍將謝奕之女謝道韞三人。據微臣所知,眼下吾乾國,也就這幾位出身世家了。”

張碩聞言點了點頭,隨後兩人在庭院之中攀談了一會。葛洪便從董潤的臥房之中退了出來,被張碩邀請一併交流。只是從原本的國事,變成了眼下的風花雪月。

高力士與葛洪兩人更是即興發揮,各自創了一首詩詞。而張碩只能在一旁附庸風雅。

不過,對於這些事情,張碩並不放在眼中。比文采,或許十個張碩都比不上高力士與葛洪兩人。但那又如何呢?畢竟他是君,詩詞歌賦對於他這種人來說,僅僅只是點綴。有時間鑽研這個,他還不如下線再去翻閱諸多古代的技術發展資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