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與陳文完成溝通後,張碩又看向了一旁的風胡子:“風給事,武器作坊現在已有數百工匠,一直用於維護裝備,也不現實。還是得儘快擁有鍛造武器裝備的能力。風給事你身為大師級鑄劍師,不知對於其他武器可有心得?”

風胡子見張碩態度誠懇,當即點頭道:“自然!黑鐵、青銅級的普通兵刃,微臣都能打造。白銀級的環首刀,臣也有所心得!

不過打造白銀級別的上等環首刀,就需要用到鑌鐵,目前乾國的冶煉技術並不足以將鐵提煉成精鋼,除了工匠技術的問題,還有就是缺乏相應的鍛爐、鼓風爐、模具!”

“技術方面,還請風給事多多費心。此外這鍛爐及鼓風爐的話,風給事可認識什麼相關的人才?”

“裝置的話,不是問題,請國君撥給我一些人手,幫忙打造就是了。主要還是工匠技術的不足,想要淬鍊精鋼,需要高階冶煉能力,目前我們乾國有高階冶煉能力的鐵匠寥寥無幾,造鋼不難。但若想要量產,短時間內絕無可能。”

一聽風胡子的話語,張碩不但沒有失落,反而還非常的高興,當即對風胡子道:“好好好,風愛卿果然是上天賜予孤的大才啊……若愛卿能夠練出精鋼,孤就提你為承務郎!”

“只要錢糧和人手足夠,臣敢保證,只需一個月內便可讓我乾國冶練出鋼鐵!”風胡子一聽張碩的話語,當即信心十足的說道。

而張碩也是對著風胡子一陣吹捧,這才告別兩人,帶著朱富離開。看著遠處的風胡子和乾國驟然暴漲的科技指數,張碩不由暗暗嘆了口氣。

當前乾國的底子還是太差了。如果能再來幾十名大師級,宗師級鐵匠,自己哪還用得著怕孫儒這個丘八。

……

“朱給事不是本地人吧?”

回去的路上,張碩微笑著對朱富說道,因為根據張碩的瞭解,朱富是山東沂水縣人,地理位置上,也就是在東海郡西北方向的LY郡內。

“國君所料不差。”

見到張碩看出他並非本地人,朱富略微有些驚訝:“微臣出身於東海以西的LY郡。只因當今戰火四起。不得不四處逃荒,本想在東海郡躲避戰火,未曾想這東海郡也是一般……”

“朱給事有些失望?”

“沒有,沒有……”

朱富一聽張碩的話語,當即腦袋直搖,深怕張碩誤會。“現下哪處不是在打戰,而國君禮賢下士,凡有一技之長,皆能在乾國大展宏圖,出人頭地。不正是臣等心儀之處,哪還敢有他求?”

張碩微微一笑,並沒有過多追究這個話題,畢竟就朱富那64點的忠誠度,他又能有什麼可期待的呢。

“朱給事就一人來的乾國麼?可有什麼妻兒老小,一併過來。”

朱富聞言,重重嘆了口氣:“少時父母走的早,與吾大哥兩人相依為命。兩年前大哥朱貴出去闖蕩,在兗州東平郡境內的梁山上落草逍遙去了。只留臣一人在家鄉做點小本生意。

前日LY郡爆發大戰,鄰縣的嶗國國君秦風舉兵討伐五威齊國國君張步(歷史上西漢末年軍閥,割據齊地十二郡稱齊王,後為耿弇所敗。投降光武帝劉秀,在劉秀徵隗囂之際潛逃回徐州,召集舊部企圖再次舉兵反叛,後為琅琊太守陳俊所殺)。以至於臣的家鄉也淪於一片戰火之中。臣便與師父李雲逃難,一路兜兜轉轉來到了乾國。”

“師父?你的釀酒師父現在在乾國?”

張碩聞言表面不做聲張,內心不由一陣暗喜,他自然知道朱富說的李雲,是教他槍棒的青眼虎李雲,只是他不想讓朱富知道他認識李雲,更不想讓朱富和李雲覺得,是他迫切希望李雲在乾國出任。

“國君誤會了,這李雲本是臣那鎮子上的捕頭,據說其人曾得墨者傳授,擅使槍棒同時,對於機巧器械也略有研究。而微臣平地裡喜好槍棒,所以拜在了他的門下,得其教使了些器械功夫。後與他結伴而來。”

朱富見張碩“誤會”了,當即開口解釋道。

“李雲懂得機關術?這是什麼鬼?”

張碩聞言先是一驚,後來轉念一想,看來是這遊戲,引入了《蕩寇志》設定。在《蕩寇志》中,梁山軍攻新柳城時,李雲曾設計出了一種攻城器械——鐵穹廬。其效果勝於攻城木驢不懼箭矢槍炮。能強行跨越丈餘寬闊的壕溝。屬實是難得的攻城利器。

雖然這玩意後來還是被作為主角的雷將一行開掛輕易破解。但按照書中對鐵穹廬的描述,也可以看出,李雲在機巧設計方面,還是有幾把刷子的。

心下思慮間,張碩臉上也故意露出了一副恍然大悟的樣子:“原來如此,那他現在身在何處?”

“他現在暫宿城內客棧之中,準備等國君下次徵兵時,應召入伍。”

“哦?未想他還有從軍的想法。孤最近確實準備徵兵,既然他是朱給事的師父,那便不用等候了,一會你直接帶他去北衙報道便可,司馬那邊,孤會知會一聲,先給他一個卒長職位,以後就看他自己的能力了。”

張碩擺了擺手,一副不以為意,純粹是給朱富面子的模樣。

“多謝國君倚重,臣稍後便帶李雲去北衙報道。”朱富躬身說道。

“系統提示:恭喜玩家,你的臣子朱富感激你的賞識與器重,忠誠度+10。”

聽著耳邊的系統提示音,張碩露出了一抹笑意,轉而繼續說道:“LY是一個人傑地靈的地方,現今我乾國正值百廢待興之際,朱給事可有什麼人才引薦給孤?”

“臣倒是認識四位沂水縣的人才,只是並不熟絡,沒有能力為國君召來。”

“不知是哪四人能得到朱給事的認可。還請朱給事不吝賜教。”

張碩一聽朱富說有四人,不禁來了興趣,當即開口詢問道。

“伏湛,沂水伏氏子弟,生性孝順友愛,年僅不過三十,門下已有上百弟子。其父伏理更是當世名儒。

徐奕,沂水寒門子弟,忠直、清賢之名廣為流傳。

徐廣,沂水徐家子弟。徐家是一個文學世家,世世代代都非常愛好讀書。而徐廣尤其研究精深。諸子百家、陰陽術數,其無不精通,乃是有名的學者。

徐之才,出身世醫家庭,家中長輩都是醫術精湛的大夫。其人五歲誦孝經,八歲略通義旨,十三歲了便被當地朝廷召為太學生。醫術高明,在附近都有很大的名聲。

其不僅撰有《藥對》、《徐王方》、《徐王八世家傳效驗方》、《徐氏家秘方》、《雷公藥對》及《小兒方》。還對婦科有一定見解,其《逐月養胎法》對於孕婦的衛生及優生均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