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參謀,慌慌張張的,出什麼事情了麼?”

張處讓尋聲看去,發現來人正是嶗國內閣首輔凌進之子凌民雄,當即耐心的詢問道。

“根據國都傳來的訊息,昨日夜間,我們北部的五萬援軍已經被乾軍擊潰,鎮東將軍文欽、徵東將軍文鴦以及伏波將軍文虎全部殉國。”

凌民雄一臉凝重的說道,雖然他的父親已經想好了退路,但那也是在迫不得已時,才會啟用的。就這麼離開,秦家的損失最大,但他們凌家的損失同樣不小!

“什麼!眼下國都僅剩不足一萬的兵馬,如果乾軍長驅直入,國君恐怕會有性命之憂啊!”張處讓心中大急道。

“乾國上將軍趙雲早在昨夜便已率六萬大軍直逼開陽縣了。好在鎮南將軍穆建明已經統領3萬兵馬,先一步進駐了國都。

目前乾軍缺乏攻城器械,沒有幾個月的時間,休想攻下開陽郡城。國君的意思是讓將軍不必焦躁,立即回援即可。”

“文鴦蠢才,誤某大事啊!”

張處讓長嘆一聲,想到自家國君都被乾軍給圍了,也只能無奈的放棄圍堵謝玄、太史慈等人的想法,立即撤兵回援。

而趙雲的這一次長驅直入,正是王韶的計劃。為的就是迫使嶗軍主力回援,給北府軍爭取逃脫的機會。雖然王韶眼下還只是一個小小的旅帥而已,但因為近日來的出色表現,已經被趙雲奉為坐上賓,擔起了銀龍軍軍師的角色。

趙雲作為漢末有名的猛將,卻被後世之人稱之為儒將,正是因為他具備儒家的氣質,兼備兵家的智慧。不會因為自己高大的身份地位,而聽不進下屬的意見。也正是因為如此,張碩才會這麼信任和重用趙雲。

武靖元年七月八日,得知趙雲長驅直入,直擊嶗國國都之後,張碩真的被嚇了一跳。好在傳信兵說出了趙雲這一次只是佯攻,迫使援軍主力回援後,張碩這才放下心來。

不過也因為趙雲的這個舉動,讓張碩放棄了南下尋找謝玄的計劃,而是領軍北上繒國縣,準備先協助黃忠將其縣城攻下,保證有一個安全的大後方。

武靖元年七月十二日,張碩親領瓏驤軍進入了繒國縣區域。淮蠻軍軍將黃忠與朐山指揮使柴克宏早已在營外恭候多時。

“末將黃忠(柴克宏)叩見國君。”

“漢升、克宏無需多禮,都起來吧。”

張碩親自扶起單膝跪地的兩人,而後看向了柴克宏道:“克宏,最近這段時間,你一直跟在黃軍將的身邊,可曾學到了什麼東西?”

“啟稟國君,近日來小將經常向黃將軍請教問題,將軍每每都會不厭其煩的為末將解惑。讓小將學到了不少關於紮營技巧和駐地選址方面的知識。”

見張碩詢問自己的情況,柴克宏激動的說道。眼下他的能力雖然已經不俗,但依舊還是不夠沉穩,見自家國君竟然關心他的狀況,不禁十分的感動與開心。

“年輕人一定不能害怕吃苦。漢升乃是沙場宿將,你跟在他的後面,定能學到很多東西,這對你以後會有大幫助!”

張碩欣慰的拍了拍柴克宏的肩膀,隨後又打趣黃忠道:“漢升你也多費點心,可比藏著掖著。”

“黃軍將對小子一直都照顧有佳,絕對沒有藏著掖著!”柴克宏聞言,連忙替黃忠解釋道。

而黃忠卻是毫不在意的笑了笑:“克宏能有學習的想法,末將又豈會不教呢。只可惜敘兒只喜歡專研刀法,不然末將就更加開心了。”

“黃敘專一,從始而終。他日定能成為我乾國的一大悍將,這又有什麼好遺憾的呢?”

張碩安慰了黃忠一句,並沒有在這個問題上深究的想法,所以當即又詢問道:“眼下子龍已經擊敗嶗國援軍,奪取了沂南縣城。漢升的壓力不小吧?”

“壓力太大了!”

黃忠有些無奈,繼續說道:“最近幾天,淮蠻軍都在商議攻城之計,想著在國君到達之前,想好方案。”

“那想好了麼?”張碩來了興趣,順勢問道。

“目前有三個想法,第一個是堆土法!

黃忠指了指旁邊的一座土山道:“這座土山距離城牆只有五丈,我們可以在山頭不斷向下傾倒泥土,那麼泥土很快就會堆積上城頭,屆時我們可以從土山上直接殺進繒城之內。”

張碩點點頭,這方法倒是不錯,就是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人力,於是他接著問道:“那第二個和第三個呢?”

“第二個火燒,繒城牆磚都是用石塊砌成,用烈火將城牆燒紅,再用冷水澆,城磚就會立刻開裂崩塌,末將做過試驗,效果確實不錯。”

“第三個是水攻,利用沂水來淹沒繒城!不知國君您發現沒有,這繒城位於低窪處。聽郭興說,從前的老繒城就因為連續幾天下大雨而被淹沒,如果我們掘開沂水河堤,繒城即使沒有被全部淹沒,城其內糧食也定會遭到慘重的損毀。”

“好一條妙計!”

張碩旁邊的謝安聞言,忍不住讚道:“這個辦法完全可行,從地勢上講,繒城處於窪地,確實容易被水淹。眼下正值夏季,多雨水的季節。我軍可以略做休整,待下雨的時候,再掘開沂水河堤,繒城必然不攻自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