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田闢疆達成協議後,對方便識趣的退下了。而張碩則與乾國眾臣繼續朝議。這一次的朝議,主要就是王安石等一些留守的官員,向張碩彙報這一個月來的工作報告,以及國內發生的一些事情。

大問題都沒有,主要事情只有三個。因為徐州混戰的原因,跑過來投奔乾國的流民與日俱增,各地軍府的府兵,都迅速突破了十萬之巨。

受限於糧食的問題,王安石制定了專門的府兵招收標準,以接收青壯勞力和技術人才為主。根據條律,他們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攜帶指定數量的親屬一起加入軍府。乾國不在接收13歲以下,45歲以上的流民。

對於限制招收標準的事情上面,張碩給予了肯定,但在接收標準的衡量上面,作出了一些細微的修改,不接收8歲以下,50歲以上的流民。

第二個是建設方面,因為府兵數量劇增,以及國家精神的加持,乾國各地建設工程的進展都十分迅速,但也正是因為如此,乾國的石料、木料變得緊缺。王安石提議由農業司提前規劃開墾田地的區域,然後調遣府兵開荒,隨便收集木料、木料。

對於這一舉兩得的建議,張碩也給予了肯定,並鄭重的告誡營造司司長陳文,開採石料、砍伐樹木必須有節制,不能在一個地方採集,就給他全部開採完,以免造成土地鬆動,後續出現泥石流等自然災害。

第三個問題是乾國基層官員大量缺失,隨著乾國的勢力越來越大,朝中眾臣的工作也日益增加。工作多了不僅臣子們辛苦,也很難顧及到各個方面,以至於,各部門或多或少都出現了一些問題。

尤其是乾國初始的那些個老臣,雖然經過這幾個月的努力,他們的智力和政治屬性都先後提升到了20、30的地步,但還是出現了一大堆的問題,搞的王安石在身兼兩司司長的情況下,還得經常檢查他們的工作,及時作出修改和整頓。

如今,王安石建議張碩招募一批有上進心、有理想、有抱負的青年到各部門擔任小吏,或許他們連字都不認識,但肯定能或多或少的幫助各司官員,解決一些雜事。時間長了,做的久了,這些青年也能成為一名合格的官吏。

對於王安石的這個建議,張碩同樣給予了肯定,至於給各司分別招募多少小吏,這個問題,就需要後續慢慢探討了。

……

“各位愛卿,根據孤所知的訊息,前日雍州大隋王楊堅主持了秋試科舉,誠招天下之士,預讓天下英才為其大隋國所用,周邊諸子百家人才爭先匯聚。

剛剛吏治司司長王安石提議培養有志青年的時候,孤就一直在考慮,為什麼大隋國能舉行科舉攬士,而我們乾國就不能效仿呢!”

鑑於乾國人才緊缺,招賢館收穫甚微,張碩在經過慎重考慮後,決定在乾國也來一場科舉,這一次意不在能招收到幾個歷史名士,而是希望能多招募一些會識字的文人。

張碩話音剛落,教育司司長蕭琮出列啟奏道:“眼下徐州正值兵荒馬亂之際,此時舉行科舉恐怕很多士子都不會出行,臣建議待明年春天再舉行,既然大隋國叫秋試,那我們可以叫春試,臣以為,同樣可以吸引天下士子來天亙應舉。”

蕭琮話音剛落,王安石便又站了出來:“國君,臣也想說兩句。”

“王司長請說!”張碩微笑著作出了請的動作。

王安石見狀,當即上前一步,提高了聲音,同時也是對其他大臣道:“臣以為科舉並不是一件容易之事,因為他嚴重損壞了門閥世家的利益,被他們強烈牴觸,很難真正意義上的成功。

臣認為不能等到春天再考慮此事,國君如果有心舉行科舉,那現在就應該著手準備,只有準備充分,讓科舉深入人心,才會有千千萬萬計程車子響應,國君不可聽蕭司長的誤國之言。”

御史大夫蕭瑀聞言,不禁皺起了眉頭,他當即出列,對張碩說道:“國君,蕭司長只是說來年春天再舉行科舉,並沒有說現在不聞不問。王司長如此言語,詆譭世家,詆譭同殿大臣,恐怕是恃寵而驕,目中無人了。請國君明鑑!”

蕭瑀話音剛落,便有數名臣子出言響應,其中甚至包括了王安石的親兄弟。對於王安石剛剛偏激的話語,張碩也有些無奈,眼下乾國文官集團多是世家出身,王安石這一句話,不僅得罪了蕭琮,還隨便把群臣都罵了一遍,仇恨簡直是直接拉滿。

“王安石,你身為朝廷重臣,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詆譭同僚、詆譭世家,孤理應治你的罪。

但近日來,你為我乾國內政諸事費心費力,勞苦功高,應當有賞。如今便功過相抵,不賞不罰,你可有異議?”

在經過一番考慮後,張碩還是選擇不痛不癢的將這件事情帶過。畢竟張碩確實需要一個敢於給自己背黑鍋,跟世家叫囂的人才,王安石恰恰兩點都能做到。

“臣無異議,只請國君明白,這科舉之事事關重大,一個處理不好,輕則激起眾怒,重則亡國。不可輕待!”

憂國憂民的王安石並不在意張碩對他的處罰,只是希望張碩能夠明白事情的輕重,重視科舉。

對於王安石再三的告誡,張碩也是一臉鄭重的點頭,隨後對王安石道:“科舉事宜劃歸吏治司,由安石親自負責督辦!淳于髡先生暫任吏治司從事,協助王司長處理吏治司公務。”

“多謝國君信任,臣定不會讓您失望!”

見張碩將科舉之事,交給自己負責。王安石信心十足的保證道。

“國君,將科舉之事交給吏治司一個部門負責,恐怕欠妥。如果有人從中舞弊,恐怕會給我們乾國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

御史大夫蕭瑀再次開口了,同樣是針對王安石。但其所說之事,確實有理有據,張碩也無法辯駁,畢竟不是所有人都看得見王安石那100忠誠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