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己方兵馬馬上趕到,李鴻章冷笑一聲道:“孫輔,我再給你最後一個機會,讓你計程車兵投降,向我劉宋國效力,我保舉你封爵,給你富貴。否則明年的今天,就是你的忌日!”

孫輔聞言,臉色數變,想起那個撫養自己長大的兄長已經戰死,自己也沒有什麼牽掛了。當即長長嘆息一聲,“某願投降劉宋王,只求不要傷我妻兒。”

李鴻章聞言大喜,連忙說道:“好,你即刻下令!”

“傳某的命令,三軍放下武器,向劉宋軍投降。”

隨著孫輔投降李鴻章,九江郡的東南大門徹底開啟。劉宋王劉裕御駕親征,兩萬大軍於當日便佔領整個成德縣,並向北部的歷陽縣境內殺去。

而西南戰場這邊,在龍且與程普、韓當等人在義成縣交戰之際,楚王項羽卻領著麾下八千江東子弟兵繞後而上,打了東吳軍一個措手不及,主將程普被項羽領軍追上當場斬殺,韓當、黃蓋等人敗逃回了東吳國國都所在的陰陵縣。

項羽和劉裕兩人的結盟,打了東吳一個措手不及。九江郡大亂。各地世家大族紛紛組織武裝佔領城鎮,迎接兩國兵馬入城。

短短五天的時間,九江郡中的當徐、下蔡、平阿、義成、成德、合肥、歷陽七縣改換了門庭,東吳國只剩陰陵、鍾離兩縣之地苟延殘喘。

東吳王孫堅幾近絕望,他素來待孫輔不薄,對其委以重任。沒成想對方卻不聲不響的向劉宋國投降了,使得東吳國東南部諸縣空虛,給了劉宋國長驅直入的機會。

孫堅心中的憤怒在燃燒,當初東吳丞相黃庭堅就曾提醒過他,孫輔無才無德,不可擔任要職。可自己卻因為孫賁的戰功,以及孫輔是嫡親的原因,一直沒有在意。沒成想,就因為自己的心慈手軟和優柔寡斷,導致最終釀成了大禍,內心的悔恨使孫堅快要痙攣了。

“父親!”

這時門外出現了孫策和孫權的身影。孫堅嘆了口氣,這兩個兒子是他最放不下的人。

“進來吧!”

“喏!”

孫策推開了房門,與孫權一起走了進來,他們二人同樣也是憂心忡忡。

“父親,我們要給自己想一條後路了。”年僅九歲的孫權上前小聲道。

孫堅點點頭,“我知道,假如我兵敗,你們兄弟二人就北上吧!那乾王張碩和蜀王劉備都是一代梟雄,你們過去投奔,他們無論處於什麼考慮,都會收留你們。”

孫權聞言,囁嚅道:“父親我們何不直接向楚國投降,如此我們父子都能得以保全。”

“你說什麼!”

孫堅聞言頓時暴怒,他驀地站起身大罵,“你這個逆子,你竟然讓我向那項羽投降,這個暴君奪我基業,屠我百姓,血海深仇,不共戴天!你滾!某“江東猛虎”沒有你這樣怯弱的兒子。”

孫權也豁出去了,他大喊道:“識時務者為俊傑,東吳國大勢已去,父王為什麼偏要逆水行舟?”

孫堅簡直要氣瘋了,拔劍向孫權砍去,“汝敢亂吾軍心,孤今天就宰了你這個逆子!”

孫策見狀,嚇了一跳,一把抱住了孫孫堅的腰,大喊道:“二弟,快走!”

孫權見孫堅不像作假,也是嚇了一跳,當即不敢繼續多言,轉身向外跑去。

孫堅甩開孫策,看著遠去的孫權,重重的嘆了口氣,“策兒,你的性子隨我,難不成這次也要勸我投降嗎?”

孫策聞言,連連搖頭:“父王,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孩兒已經找黃丞相他們商議過了,暫時放棄九江郡,北上投奔乾國。

仲謀覺得北上投奔乾國,路上肯定有很多波折。項羽此人雖勇,但聽不進別人的勸告,剛愎自用。我們蟄伏在楚國,他日也有翻身之機,所以隨我一起過來了。”

“權兒九歲便能看出那項羽的剛愎自用,實屬不易。但他卻漏掉了項羽殘暴的性格。我們與楚國交戰,已經兩個月時間了,死在我們手中的楚軍也有兩萬多人,以那項羽的性格,就算我們投降,他也會屠了我們孫家全族。”

孫堅神色中有些欣慰,無奈的向孫策解釋道。顯然,他剛剛只是做做樣子,並不是真的想砍了孫權。

“林典客也是這個意思。北上投乾的計劃,就是他率先提出來的。”

孫策點頭說道。其口中的林典客全名叫林燁,乃是現實林氏集團的董事長。相比於恆海集團和孟氏集團,林氏集團要小了很多,只能算是華國500強企業,市值幾十億左右。

這林燁出身地就在九江,在東吳國統一九江郡的戰爭中出了不少力,深受孫堅的信任。

“為何要去投奔更遠的張碩,蜀國的劉備不就是一代明主麼?”

對於林燁提議投降乾國的事情,孫堅頗為疑惑,當即開口詢問道。

“林典客說那劉備乃是一代雄主,仁義之名響徹徐州,我們如果去依附蜀國,有劉備、諸葛亮兩人的鉗制,恐怕就只能屈居其下了。

而乾國不同,那乾王張碩能夠迅速起勢,完全是因為謝家的原因,依靠的是世家的力量。只要我們取得了世家的支援,完全有取而代之的可能!”

“即是投奔,豈能再有另立山頭的想法!”孫堅聽了孫策的介紹,眼中閃過了一道光芒,但表面上,卻是義正言辭的批評孫策。

“林典客還說了,劉宋已經被大明國和楚國封了東、西、南三個擴張方向,想要發展唯有北擴一途。如此劉裕接下來必然會與劉備發生戰鬥。我們北投乾國,屆時即可伺機而動,進可坐收漁翁之利,退可坐山觀虎鬥。”

“丞相的意思呢?”

孫堅沒有馬上給予回答,而是詢問起了黃庭堅的想法。由此可以看出,孫輔的背叛,對他的打擊真的不小。

“在投靠誰的上面,丞相沒有發表意見,只是說我們必須馬上撤退,否則讓楚軍和劉宋軍包圍上來,想走都走不掉了。”

孫策耐心的敘說著,他明白自己父親的性子,現在他怕就怕孫堅一意孤行,死戰不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