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靖元年八月四日,臨沂郡襄賁縣,原宋義國王宮之內,張碩高坐龍椅,殿下坐滿了文武大臣,除了跟隨張碩征戰臨沂的諸將以外,還有嶗國和宋義國兩朝舊臣。

經過一個星期的運轉,眼下乾國已經初步佔據了臨沂九縣的所有城池,掌握了主導的地位。現在,張碩宴請眾人,一來事表明自己的態度,穩定人心。二來給兩朝文武,一個公開站隊的機會。

“乾國能夠如此迅速的取得臨沂郡的統治,離不開諸位的頂力支援。眼下臨沂以定,孤今日便論功行賞!”

眼看著宴席已經進入了尾聲,張碩右手下壓,止住了喧鬧的眾人,鄭重的開口說道。

此言一出,張碩要論功行賞,他們的位置非常尷尬。

張碩掃了一眼殿下眾人,見無人喧譁後,滿意的點了點頭,繼而說道:“雖然在座諸位,多是原嶗國和宋義國的舊臣,然人才不問出處,願意留下為乾國效力的,孤定當委以重任!如果有人想要離開,孤不會強留,且贈予十兩白銀以作盤纏。”

張碩這次說完,殿下終於開始交頭接耳了起來,但卻無人敢站出來說走,畢竟誰也不知道張碩說的是真是假,要是一個不好,恐怕腦袋就要搬家了。而張碩同樣不急,畢竟凌進他們是肯定要走的,不怕沒有人開頭。

“臣請求歸隱山林,望國君准許!”

果然,凌進見眾人一陣交頭接耳,卻無人請辭後,終於按耐不住了。至於秦風,由於他在嶗國群臣中的特殊地位,張碩在暗地裡是明言不許他請辭的。

“凌閣老要棄孤而去了麼。”

凌進走已成定局,張碩也沒想著挽留。但面子工作還是要做做的。

“天下無不散的宴席。臣年事已高,恐難擔大任,還請國君應允。”

凌進躬身說道,言語頗為誠懇。見對方去意已決,張碩唯有一聲長嘆。

“罷了,罷了,既然凌閣老去意已決,那孤便隨你去了。”

“國君,末將請辭!”

……

“國君,末將也請辭!”

隨著凌進的辭別,一下子起了連鎖反應,先是梁師泰、陶震霆、辛從忠、鄧宗弼、張應雷五員嶗國上將,其後是凌進親信劉澤清、禮部尚書孫乾、諫議大夫徐奕、文學部尚書謝榛、吏部尚書馮琦、司空劉洪等人。

張碩遵守自己的約定,並未為難他們,而是讓昨天才趕過來的謝尚,帶他們去取盤纏。

大殿之中,一下子少了十幾人,變得空曠了許多。張碩掃視了一圈,發現留下的兩國舊臣,已經所剩無幾。分別是徐邈(智91、謀75)、徐廣(智82、謀53)兩兄弟,當地大儒伏堪(智87、謀63),醫學世家子弟徐之才(宗師級醫師),宋義王孟海公(統63,武58)與其王后馬賽飛(統56,武91),淮西二十四將之一的‘黑將軍’花雲(統68,武96)。

這花雲乃是元末明初時,朱元璋麾下的一員猛將,極受朱元璋的器重與信任,號稱勇猛不下於常遇春,後被陳友諒俘虜,寧死不降。

而在《皇朝》中,他是唯一一個投奔孟海公的名將,在抵抗嶗國侵略戰爭的時候履立戰功,孟海公與秦風會師時,他被安排駐紮朗丘。後面就跟著孟海公,不明不白的降了乾國。

“幾位願意留在我乾國,繼續供職。孤甚感欣慰,亦不會負了爾等。”

張碩點了點頭,開口說道。隨後便對這些人進行了封賞:

“嶗國舊主秦風不僅自動投降,還為乾國招降了宋義國。在乾國接管臨沂郡期間,勞心勞力,頂力支援。今封秦風為臨沂郡郡守,掌一郡之政令,總領臨沂九縣,凡宣佈國家政令、治理百姓,審決訟案,稽察奸宄,考核屬吏,徵收賦稅等一切政務皆為其職責。同時,賜秦風十五等軍功爵少上造,良田百畝,黃金千兩!

宋義國舊主孟海公審時度勢,順應天命,為我乾國接管襄賁、朗丘兩縣,出力甚多。今封孟海公為雄武軍五師師帥。賜十等軍功爵左庶長,良田三十畝,黃金二百兩。加封孟海公之妻馬賽飛為誥命夫人,領師帥級俸祿!

花雲忠勇果敢,封龍驤軍五師師帥。賜五等軍功爵大夫,良田十畝,黃金二十兩。

徐邈、徐廣、伏堪三人,乾國穩定地方上出力甚多,分別封為開陽、蒼山、朗丘三縣縣令。賜五等軍功爵大夫,良田十畝,黃金二十兩。

徐之才醫術精湛,救死扶傷,任醫療司司長,醫療司專職負責乾國皇室及大臣疾病預防和診治。同時需擬定預防疾病、保護衛生的相關文書,由朝廷下發各地進行宣傳。亦賜五等軍功爵大夫,良田十畝,黃金二十兩。”

“臣謝主隆恩!”

“末將謝主隆恩!”

隨著張碩說完,殿中諸人連連謝恩。對此,張碩滿意的點了點頭,繼而說道:“時候不早了,汝等都早些下去休息吧,一會孤會為你們擬好聖旨,備上信件,明日領了即刻前去赴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