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靖元年八月二十二日,張碩眼見沭陽、下相兩地已經逐步走上正軌,終於踏上了返回東海郡的道路。

原本他是準備在兩縣再留一段時間的,但王安石那邊傳來了訊息,“太極左仙公”葛玄已經帶著親傳弟子“火龍真人”鄭隱,以及田虛真、王古等三百五十二名靈寶派弟子來到了東海郡。並在他的協助下,在東海郡朐山之上,立下了道場。

葛玄和鄭隱,那可都是道門的大人物,張碩自然是要積極一些,表明自己的態度,比例後續百穀丹的煉製,少不得他們出手。

凌進、孟海濤兩人也帶著一眾人馬跟隨張碩一起離開了,接下來張碩需要履行承諾,送他們過海。只是回去的路上,這兩個老傢伙得知了靈寶派在朐山佈道,準備開門招收一批弟子的訊息。希望張碩能帶他們一起去看看,也想看看自己的人,能不能被靈寶派看上,成為一名道門正宗的道士。

是的,修道之士也是有一些區分的。像戴宗以及林辰曦麾下的馬靈這種,都是機緣巧合一下,獲得了一些沒有正統傳承的修行之法,只能算是一名術士。而經過道門授籙的,才是真正的道士,可獲得對應的稱號。比如鮑靚的五雷籙稱號,道法威力加成30,葛洪的上清籙稱號,道法威力加成50。

《皇朝》中授籙有5個等級,初次授籙是《太上三五都功經籙》,獲得授籙後,可獲得稱號“都功籙”,自身道法威力10。

第二次加籙,升授《太上正一盟威經籙》,獲得授籙後,可獲得稱號“盟威籙”,自身道法威力20。

第三次加籙,加授《上清三洞五雷經籙》,獲得授籙後,可獲得稱號“五雷籙”,自身道法威力30。

第四次加籙,加升《上清三洞經籙》,獲得授籙後,可獲得稱號“三洞五雷籙”,道法威力40。

第五次加籙,晉升《上清大洞經籙》,獲得授籙後,可獲得稱號“上清籙”,道法威力50。

授籙不是隨便一個小道觀都能夠舉行的,必須是歷史上那些有名有姓的正統道教,因道教影響力的原因,各個道教能給弟子授籙的等級也不同。

而唯有靈寶派、五斗米教、茅山派、淨明道四家,才有授予弟子最高五級籙的能力。因為這四家分別擁有靈寶法壇、正一法壇、上清法壇以及淨明法壇,法壇在《皇朝》之中屬於特殊性建築,是授五級籙的先覺條件。

且授籙過程中,至少得有三位道門大師出席,即籙壇監度師、傳度師、保舉師,傳度師負責舉行授籙科儀,監度師由道派掌門擔任,負責監督整個授籙活動按道教儀軌進行。保舉師是道門中的大人物,推薦弟子授籙。

而葛洪當時說為張碩授籙,充當的就是保舉師身份,後續需要在掌教葛玄的觀摩下,由靈寶派的鄭隱或田虛真、王古等靈寶派長老,為張碩舉行授籙儀式。

對於兩個老傢伙的心思,張碩自然明白,但他還是毫不猶豫的同意了下來,在不影響切身利益的情況下,張碩一直都保持著以和為貴的態度。既然兩人有意,讓他們去試試就是了。

而就在乾國這邊歸於平靜,各地走向穩定的時候,齊、蜀兩國的戰事卻一直不曾停止。

不同於齊國的兩面受敵,蜀國在覆滅周國之後,便與呂布、陶謙、時溥三人在臨淮郡內展開了對決。

因麾下玩家暗中策反了呂布麾下大將郝萌,以致前營防線很快便被蜀軍打得土崩瓦解,三國聯軍傷亡近十萬,好在其中80都是他們強徵的淮夷戰士,否則還真得被蜀軍給長驅直入,一路橫推了。

不過這也讓三國蒙受了不小的損失,在接下來的戰事中,一直處於被動局面。當然,三國內部也不全是碌碌無為之輩。陶謙帳下司徒王朗,便根據玩家提供的訊息,得知了下邳陳氏的小動作。

王朗在歷史上是一位經學大家,不僅文采出眾,還很有謀略。雖然在《三國演義》中,他的文學、謀略都並沒有怎麼提現出來,但在鬥將上面,也和太史慈打了數十個回合,不分勝負。綜合歷史和演義,王朗妥妥的文武全才!

為了杜絕三國之中,再出現一位猶如郝萌這樣的叛徒。他向陶謙提出了軟禁陳珪的建議,並讓陳珪寫信給陳登,將對方也拉了回來。

雖然明面上不能給蜀國帶去多大的困擾,但至少可以有效的導致自己的後院起火。

乾、蜀兩國一路高歌猛進,這無疑給了不是盟主卻相當於盟主的田因齊,很大的壓力。迫於形式,齊國也提拔了軍中如何真、羅亨信、張家玉、陳策、鄧安邦等一批境內的非貴族名將。

這些將領追隨著田單與田忌兩位齊國主帥。在對抗聯軍的戰場上無畏生死,英勇奮戰。終是重新扭轉了佔據,讓齊國重新獲得了主導地位,不過也就僅僅如此而已,並不能迅速消滅這幾個勢力。

……

“國君,齊國儲君田闢彊求見。”

武靖元年八月二十八日,張碩前腳剛從泗水郡下相縣回到東海郡天亙國都,剛將眾臣召集起來,還沒來得及議事,便有龍驤軍士卒跑過來彙報。

這麼及時的到訪,讓張碩一度認為對方其實早就暗中跑到乾國來了,就蹲著點等他回來呢。

而田闢彊的突然造訪,也讓乾國眾臣都竊竊私語起來。對方在這個時候登門拜訪,顯然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否則何不待一兩天之後在過來呢。如此還能曉得自己的從容,不被對方坐地起價。

“宣!”

田闢彊此次過來的原因,張碩在腦子裡過了一遍,雖然不是很清楚,但他還是選擇第一時間接見對方,當著群臣的面。

畢竟也不能事事都關著門和國內少數的幾個親信談,不然不是明擺著告訴別人,這幾個才是心腹,其他的都是打工的麼。

如果是秦朝之後的大一統國家,那就算這種情況,臣子們也絕大多數會盡忠職守。但現在就類似於春秋戰國,可以說都是正統,也可以說都不是正統,人家感覺在你這裡懷才不遇,大可罷官下野,等候自己的明主。要是如同郝萌、董平之流,恐怕走前還得踩你一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