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靖元年八月十六日,張碩在留下黃忠、趙雲駐守臨沂後,統領龍驤、雄武、北府三軍南下,從朗丘進入了孟國的沭陽縣地界。

孟江雪攜太宰劉曄(智97,政93)、驃騎大將軍東方伯(統68,武101)、科研部尚書沈括(智101,政85)、徵北將軍卞莊子(統54,武91)、吏部尚書杜輅(智73,政52)、蕩寇將軍李自良(統78,武83)、樓船將軍杜壆(統65,武92)、討賊將軍袁朗(統57,武83)等文武大臣出城相迎。

“我與孟小姐也算舊相識了,怎的還搞的如此隆重。”

在王彥龍、郭英的左右護持下,張碩來到了孟江雪的身邊。此時的孟江雪已經沒了初見時的活力,雖然對方極力掩飾,但還是難掩其眼神中的疲憊之意。

想起前日的秦風,與眼前的孟江雪,張碩也不禁有了一些感慨,雖然他們的出身是自己無法比擬的,但他們身上的壓力同樣不小。

“孟國將迎來新主,豈能不隆重呢。”

孟江雪露出一絲笑意,將其身後的幾十名孟國大臣,一一給張碩介紹了一遍,雖然其中名臣名將的數量極少,但質量屬實沒得說。

劉曄、東方伯不必再多說,這沈括在歷史上一生致力於科學研究,在眾多學科領域都有很深的造詣和卓越的成就,被譽為“華夏整部科學史中最卓越的人物”。其代表作《夢溪筆談》,內容豐富,集前代科學成就之大成,在世界文化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被稱為“華夏科學史上的里程碑”!

卞莊子,亦稱管莊子、卞嚴子、辨莊子,春秋時期魯國卞邑大夫。刺虎事蹟流傳千古,“二虎相鬥,必有一傷”的成語,便來自於《卞莊子刺虎》的故事之中。道教典籍《道法會元》尊其為北斗破軍星,三頭六手的天蓬元帥。

李自良是唐朝時期藩鎮將領。天寶年間安史之亂,投靠兗鄆節度使能元皓,授檢校太子右衛率。跟隨袁傪征討叛賊袁晁,屢立戰功,遷檢校殿中監,進入浙東節度使薛兼訓幕府,跟隨馬燧征討田悅和李懷光,功勳卓著。貞元三年,授右龍武衛將軍,出任檢校工部尚書、河東節度使。

杜壆、袁朗是《水滸傳》中淮西匪寇王慶麾下的兩員大將,前者與盧俊義大戰五十餘回合不分勝負,後者與秦明大戰一百五十餘回合不分勝負。

“孟小姐這是?”

對於孟江雪的舉動,張碩非常的不解。按原先的計劃,劉曄不願離開泗水,孟國其餘幾位名臣名將是追隨孟江雪離開的。這種情況下,孟江雪根本沒必要全部給張碩介紹一遍。

“我叔是去了青州,但本小姐可沒說要去。不知乾王可願收留我,自帶一群人才的哦。”

“孟小姐準備留下來幫我,那實在是太好了……只是我這廟小,恐怕支付不起孟小姐的工資啊!”

張碩看著強顏歡笑的孟江雪,心下一震,大喜過望道。他看中的不是孟江雪麾下的這些人才,更不是她自己的能力,而是她身後的孟氏集團。如果孟江雪能夠留下來輔佐他,那不就代表孟氏集團的高層看好他,有投資他的可能麼!

“謝太宰貴為陳郡謝氏的當代家主,難不成還靠乾國的這些俸祿養活麼?”

孟江雪白了張碩一眼,繼而又道:“乾王好好考慮考慮,是否用我吧。”

“無需考慮,自今日起,孟江雪為我乾國外交司從事,封十一等軍功爵右庶長,賞良田五十畝!”

張碩見孟江雪不似玩笑,當即也作出了表態。

“哇!又是封爵有人賜田的,國君真的是太豪氣了,以後小的,一定努力幹活,報效乾國和國君您。”孟江雪古靈精怪的說道。

而張碩卻看向了她身邊的沈亦欣,這位一直都充當著孟江雪的左膀右臂,其能力肯定是有的,如果能夠吸納進乾國,或許也是一大助力:“沈姑娘何不隨孟小姐,一起在乾國供職?”

“多謝乾王的賞識與抬舉,可惜我上面的老頭子,已經給我鋪好了路,我無法忤逆他的想法。”

沈亦欣聳了聳肩,一臉歉意的看著孟江雪。

“亦欣,你搞的這麼傷感幹嘛,你只是跟他們去青州,離乾國又不遠。況且我們現實也能天天見啊。”

孟江雪見狀,擺了擺手,故作無所謂的說道。

“老頭子很看重這款《皇朝》,已經限制我的下線時間了。以後我們在現實見面,比遊戲中見面的機率都要難得。”

沈亦欣一臉無奈,繼而有白了張碩一眼:“要不是我們的乾王,搞了了三分徐州,你我姐妹的日子何至於如此悽慘。”

“沒有乾國,就會有嶗國、溫國、河陽國。孟國的失敗只能怪我們自己無能,怪不得其他人。”

孟江雪與沈亦欣兩人,彷彿看清了俗世一般。在那裡大發感慨。而張碩的心思卻都放在了沈亦欣的那句“老頭子看中《皇朝》”的上面。

自《皇朝》開服,張碩發現官家竟然也在遊戲中,建立了獨立的勢力後,就隱隱覺得其中的非同尋常。如今再聽沈亦欣的話語,更加堅定了張碩的這一想法。讓他有了巨大的危急感,不敢有絲毫暴露自己現實身份的舉動。

有了孟江雪的投靠,乾國接手沭陽、下相兩縣的事情,變得更加的簡單,李自良和袁朗兩人成了兩縣的指揮使,而東方伯、卞莊子、杜壆則任師帥一職,分別頂替先前被張碩抽出的裴元紹、齊國遠、穆弘三人的位置。劉曄、沈括暫領百工司從事職務,協助崔弘丹研發、改進攻城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