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敦與劉牢之的撤離,直接徹底斷絕了東晉國最後的希望,田單不費吹灰之力,跟在王敦後面入駐莒縣,並在當地設兵駐防。

東晉僅剩的莒南、海曲、琅琊三縣,早前已經被分給了乾國,雖然現在是田單繼續東進,擴大戰果的良機,但他並不會因為眼下的蠅頭小利,而使田齊背上背信棄義的罵名,至少這區區三縣之地,打動不了他。

王敦一路東進,很快進入莒南縣,這裡的守將是王稜,他是王導與王敦兩人的堂弟,做官清正廉明,早前就曾多次勸誡王敦謙遜謹慎、忠心輔政,只是因為其言辭犀利,而使王敦懷恨在心,數月來沒有任何聯絡。

而這一次王敦違背軍令,直逼琅琊王城,讓東晉朝廷上下都非常憤怒,同時也感到驚懼。

王導代表著整個琅琊王氏,雖有心歸附乾國,明面上自然還是站在東晉這邊,他直接以東晉丞相以及王氏家主的身份,命令王稜規勸王敦,無論如何,絕不能讓王敦南下琅琊。

王稜本就對王敦有所微詞,如今得了王導的命令,直接跑到了王敦的軍營之中,王敦雖然對王稜不滿,但畢竟是自己的堂弟,眼看著對方帶著幾個親衛過來,他還是選擇了親自迎接。

然而結果卻是不盡人意的,在被王稜當著眾將的面,抨擊了半個多時辰後,忍無可忍的王敦推翻了酒宴,讓王稜滾回莒南城。

原本這事到這裡就暫時打住了,結果王稜不依不饒還嚴明莒南雖僅有兩千餘人馬,但他一定要與王敦死戰到底,精忠報國、光耀門楣!

王敦被王稜指著鼻子罵了半天,心中早已怒火中燒,一聽對方還要領軍和自己死戰,氣的當眾就將對方與其親衛全部斬殺當場,然後遣心腹愛將鄧嶽前去收攏莒南的兩千兵馬。

就這樣,王敦一路勢如破竹的殺入了琅琊縣境內,得知訊息的司馬睿再也坐不住了,屈尊跑到丞相府求見王導,懇請王導集結世族力量抗拒王敦。

面對司馬睿的請求,王導直接攤手,表示自己已經盡力,讓司馬睿去請刁協和劉隗兩人,重病在身的司馬睿直接被氣的當場吐血,被周撫等人慌亂的送回王宮。

也就是在這一天,謝玄攜北府軍走水路進入即墨縣與休整了一天有餘的趙雲等人匯合,一路北進,勢如破竹,直接殺到了琅琊王城之下。

……

“國君,根據前線傳回的訊息,趙雲與謝玄等人昨日已經領軍包圍琅琊王城,東晉主司馬睿身負重疾,急火攻心下於昨夜病逝王宮,其長子司馬紹在東晉大臣溫嶠、郗鑑、周訪、王導等人的支援下,繼任君主之位。”

“原東晉大將軍王敦攜八萬餘兵馬駐紮於琅琊縣境內的東膠鎮外,向吾國遞交了降表,請國君過目。”武靖元年九月二十八日早朝上,外交司司長劉惔向張碩彙報道。

隨著乾國疆域的擴大,其中存在的問題越來越多,導致張碩無法和以前那樣事必親恭,只能逐步向

比如情報方面的事情,張碩就暫時交給了比較清閒的外交司暫時負責,後續等穩定下來,再進行新的安排。

從高力士手中接過王敦遞交的降表,張碩只是粗略的掃了幾眼後,便將其又遞給了高力士,然後對著下首的群臣道:“除此之外,姜齊對我徐州虎視眈眈,聽說已經打增援東晉的旗號,命王子成父領兵十萬南下,諸位愛卿對於這些問題,可有什麼好的建議,大家都各抒己見,莫要藏著掖著!”王安石作為死忠黨,在這個時候第一個站了起來,在得到張碩的首肯後,侃侃而談道:“微臣曾聞這司馬紹文才武略,敬賢愛客,深得東晉群臣之心;而且琅琊王城又高大雄偉,我軍想要拿下這座王城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昔日蜀國伐周,在絕對的實力碾壓下,也被高郵王城攔了數月,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微臣愚見,我軍應該採取圍而不攻的策略,曲線消磨敵軍意志,待時機成熟,其必將不攻自破!”張碩聽聞王安石的建議,感同身受的點了點頭:“王司長所言甚是,孤也是這的意思,只是如此一來,就必須在城下駐紮一支重兵,以防對方反補。只是我國的正規軍本來就少,姜齊那邊的部隊,也需要有人盯著。”

“國君,此事簡單。”張碩話音剛落,謝安就說話了,原本這傢伙自持甚高,一般都是等張碩詢問,才回開口,如今顯然是受到琅琊王氏將要入乾的壓力,想多發揮發揮自己的作用,給自己和謝家增加資歷。

“謝丞相有何高見遠識,但說無妨。”

“只是一些拙見罷了。”謝安謙虛了一句,而後道:“青州並非姜齊一家獨大,金齊與魯國都在一旁虎視眈眈,姜齊王要是真有意染指徐州,就不會僅僅只派十萬兵馬南下了,其真實用意無非是想看看現在是否有利可圖,同時為將來可能入侵徐州,找一個冠冕堂皇的藉口。國君可直接向王敦下令,命他領軍返回莒南鎮守,謹防姜齊兵馬,王子成父見我軍已經佈防,只會象徵性的試探幾次,絕不會真的強攻。至於海曲縣那邊,如今已經被孫恩乘機拿下,成了五斗米教的地盤,我國現在問題還有很多,且與對方又有緊密合作,暫時不宜撕破臉皮,倒不妨先由他去,待以後局勢穩定,再徐徐圖之。”張碩聽著謝安的侃侃而談,陷入了沉思,王敦這個傢伙有野心,他能背叛東晉,也能反乾國。

而且誰也說不準王敦是不是假意歸附的乾國,又會不會突然歸附姜齊,把他就在趙雲身邊,就是一個定時炸彈,還得分心留意他會不會從後面捅隊友一刀。

不能讓王敦呆在琅琊,也不能貿然奪他的兵權,按謝安說的把他暫時安排在莒南,倒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也得給予一些限制,否則就真相當於把對方推給姜齊了。

要知道王敦麾下可是有八萬久戰之士,而且軍中還有不少的名臣大將,乃是一股不容忽視的力量。

“哈哈,讓王敦去莒南前線抵抗姜齊軍,倒是不錯的選擇,不過對方既然出兵十萬,那我們也組建兩支大軍北上好了。”張碩在經過一番斟酌後,心中有了一些計較,當即笑呵呵的點頭應道。

“組建兩支大軍?國君準備以誰做封號將軍?”謝安聽了張碩的話後,頓時來了精神,當即詢問道,而其餘大臣也擺出了一副洗耳恭聽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