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君,臨淮郡有訊息傳來,呂布兵敗被俘,蜀國已率先達成既定目標。”

武靖元年九月十六日,乾國御書房內,內閣大學士林燁向張碩呈報。

身為林氏集團董事長,他在《皇朝》中投入了大量資產與人力,投身乾國後,他僅在楊州保留了一小部分人馬,將重心放在了徐州九郡上面。

在各地設定秘密情報收集點,以隨時洞察徐州各地的重大事件與變故,成為張碩重要的資訊來源渠道。

只是出於一些顧忌,張碩仍維持著原有的情報收集渠道,並未將他們整合為一。

而林燁對此同樣未流露絲毫不滿,畢竟秦風的前車之鑑在前,作為現實中的知名人物,他必然能被官方輕易掌控,若將乾國的情報部門交予他,無異於自挖雙目。

正因如此,林燁才會被安置在地位崇高可參與國家決策之中,但個人卻沒有實際權利的內閣大學士之上。

“意料之中,時傅兩日前已經向蜀國投誠,呂布腹背受敵,敗局已定,就是不清楚,溫國有哪些大將被蜀國俘虜了。”

張碩攤了攤手,不以為意的應承道,昨天他已經收到陳家五兄妹送來的訊息,得知了時溥投降的事情,所以對於呂布的迅速落敗,並沒有感到意外。

“呂布這人魅力不行,除了初始的陳宮與張遼之外,麾下並沒有其他賢才。不過此戰倒是成就了關羽,其與呂布連番打了好幾場,於不久前突破,進入了武道神話的境界!”

“什麼!關羽突破了!以劉備的秉性,十之八九捨不得殺呂布,如此一來,蜀國可就有三個武道神話了!那張飛武力不弱關羽,距離突破也不過是差一個契機……”

從林燁處得知關羽突破自身極限的訊息後,張碩的面色終於浮現出一絲凝重。

如今一個遊戲年尚未過去,華夏區內多數小勢力已出局,乾國北部是姜齊,西面是田齊,南方是蜀漢。若不跨海遠征其他伺服器,後續的發展必將困難重重。

然而,乾國不僅缺乏航海經驗,也沒有可供航海的船隻,向東進軍亦非易事。且一旦遠離華夏區,以乾國目前有限的影響力和勢力,想要重返便難如登天。

國君您有啥好愁的,咱們乾國不是也有東方伯、王彥章、趙雲這三位武道神話嗎?不管是謀士還是大將的水平,都不比蜀國差。

田齊靠著兗州的曹操,還要防著姜齊這個老冤家;蜀國因為下邳陳氏,國土橫著拉長,跟揚州劉裕、豫州袁術都接壤。跟這兩國比起來,咱們乾國的形勢可好太多啦!

咱們就多攢點糧食,慢慢發展,等國君您帶領乾國強大起來,到時候肯定能橫掃天下,威震四方!”

林燁聽出張碩言語中有點沮喪,馬上就數了數田齊和蜀國的不利局面。

張碩聽著林燁的開導,心中也開始釋然起來。

對於乾國的情況,他自然要比林燁更瞭解,他怕蜀國,並不是害怕蜀國的人才與國力,而是怕自己能力不足,最終導致乾國輸給劉備這些個歷史明君。

只是張碩現在想通透了,乾國這大半年來的發展也不比其他國家差,沒有人天生就是明君聖主,他現在不是,不代表他就不能成為賢君。

借用著現實中的攝取的大量知識,他對乾國官制的一系列改革,可都大部分得到了謝安與王安石等歷史名臣的欽佩和支援。

雖然有些決策上有些差強人意,但乾國總體還是在飛速發展,也有不論出生,任用人才的賢名。

當然,這其中大肆任用降將的事情,還是被大部分人嘔病,不過這是因為原住民看不見忠誠度的原因所在,張碩任用降將,都是因為他們的忠誠度都不低於60,而且因為他不計前嫌的重用,而忠誠度直線飆升,少有二心。

要不然當初孟海公反叛之時,也就不會僅有本部人馬追隨,王韶依舊能保持與周仿軍作戰的能力了。

“先不說這些,林大學士的訊息可比孤要靈通不少,泗水郡那邊的戰事如何了?”

對於張碩的說辭,林燁不置可否,聳了聳肩道:

“孫臏的圍魏救趙之計,用的那可是爐火純青,劉永、諸葛爽與朱瑄三人的聯盟在他與田忌的攻勢下,很快就被瓦解。

自不久前劉永被殺,朱瑄投降之後,諸葛爽早已沒了反抗的實力,目前正領著兩萬餘殘軍,躲在國都苟延殘喘。想來田齊也與我國一樣的想法,不願強攻郡城,徒增傷亡。”

“眼下週邊都是虎視眈眈的豺狼虎豹,沒人願意在這個時候死磕。這麼說來,後續徐州應該要進入一段時間的和平期了。”

“那可說不準!”

林燁搖了搖頭,繼而道:“我得到訊息,海曲的孫恩最近與北部的姜齊時有來往,恐怕都沒憋啥好屁,國君還是得小心一下,多注意沿海佈防,別臨了給那傢伙給啄了。”

“好,多謝林大學士提醒,孤會小心的,要不是乾國水軍缺乏海船,孤豈會容孫恩這個小丑上串下跳!後續乾國軍事重心,孤準備放在海軍上面,可不能受人掣肘!”

“《皇朝》絕對有大問題,昨夜我一個官方朋友約見了我,旁敲徹擊我與國君您的關係,是否現實相識。

雖然沒有談及什麼關鍵的事情,但我看官方後續極有可能還會使些手段,限制乾國的發展。鄙人肯定是站在乾國這邊的,只是……”

林燁斟酌了一下後,略顯無奈的對張碩說道。

“林大學士的心意,孤明白,也理解。你縱橫商界數十載,什麼話可以說,什麼話不能說,肯定也不需要孤來提醒了,安安心心的做你的大學士吧。”

從林燁這裡得知官方還在調查自己的訊息,張碩的內心不禁沉重了不少,但明面上卻是一臉的輕快模樣。

“多謝國君信任,不過前有秦風、孟江雪的前車之鑑,國君還是牴觸微臣的一些好。如此我也好與官家虛以委蛇。”

林燁點頭說道,這既是給自己找理由搪塞官家,也是給張碩理由,正大光明的牴觸自己,以免最後因為這說不清道不明的東西,致使兩人背道而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