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是因為王薄兵敗,五蓮丟失的原因,田齊國大將田單藉機又奪取了前不久被戚繼光收復,東晉國還沒來得及安置兵馬的膠南縣,並領軍入侵了東武。

而且乾王也派出了北府軍,謝玄領軍從東陵開拔,不日便將走水路進入東晉區域,東晉國大勢已去,上頭的意思是讓少尉領軍北投姜齊,後續再伺機南下。”

傳令兵明白蕭暮雨的不甘,當即把自己收到的情報,全部一五一十的說了出來。

“北府軍?北府軍不是在乾嶗之戰中,近乎被張處讓領軍全殲了麼?”

蕭暮雨在吼了一下後,內心平復了不少,聽著傳令兵的解釋,有些疑惑的詢問道。

“乾王張碩從東海郡境內的各地府兵中抽調青壯,對其進行了重組,孫策帶來的東吳諸將,則全部都被暫時放進了北府軍,擔任各師之中的高階軍官,在大量名將的加入下,這支重新組建的北府軍,在戰力方面甚至超越了以往!”

蕭暮雨暗歎一聲,暗道自己還是把趙雲和王韶軍逼得太緊,讓張碩感到了劇烈的危機感,這才傾巢而出前來救場。

不過一想到己方對銀龍軍和王韶造成猛烈打擊的同時,促使孟海公等人反戈,已經對乾國造成了不可忽視的傷害,短時間內,乾國再無力擴張,他的內心又平復了不少。

在自我安慰一番後,蕭暮雨揮退傳令兵,對大軍下達了撤退的命令,畢竟無論他是否願意,他都無法改變上面的決定。

而另一邊的姜齊國,也在第一時間派出了部隊,等待他們過去,然後進行檢驗、登記。

作為官方勢力,他們幾乎滲透了華夏區所有勢力,甚至包括了乾國,只是在各國中的地位和影響力不同罷了。

而面對玩家軍團的撤退,趙雲等人全當對方傷亡慘重後的正常行為,指揮著銀龍軍對其展開追擊,以致於蕭暮雨只能選擇斷尾求生,留下兩萬人馬斷後,率領四萬餘人馬敗走東晉。

因為擔心傅友德那邊有失,在剿滅這兩萬玩家之後,趙雲顧不得打掃戰場,直接領軍返回馳援。

而因為官方不想讓東晉投降的最後再消耗乾國軍隊一波,因此蕭暮雨的撤離,周訪與郗鑑兩人都沒有得到絲毫的訊息。

當趙雲趕回蒙河附近的時候,傅友德與郗鑑軍還在焦灼之中,在戚繼光的建議下,趙雲與戚繼光兩人分兵繞後,直接從郗鑑軍後方的兩翼穿插。

面對突然出現的銀龍軍,縱是郗鑑統帥才能出眾,一時間也有些慌了手腳。

郗鑑在於禁的協助下,拼命的收攏士兵,企圖組織有效的防守,然而不僅趙雲與戚繼光兩人的攻勢兇猛,連原本疲於招架的傅友德,在見到己方援軍趕到後,也開始爆發。

在銀龍軍三面夾擊之下,郗鑑、于禁一路敗退,要不是兩人死命支撐,恐怕東晉軍計程車氣早已崩潰。

“將軍乃是豪傑之士,然久事司馬睿闇弱無能之主,大才難展,大志難酬,明珠暗投,實在可惜!東晉國大勢已去,汝又何必讓將士們白白犧牲?

吾主善待俘虜,體恤百姓,唯才是舉,賢名在外,只要汝願意投降,不失師帥之位,就是軍將,封號將軍,也不無可能!”

因為後路被趙雲與戚繼光斷掉,被包圍的郗鑑軍已然無法撤離,在經過將近兩個多時辰的突圍後,原其麾下的數萬人馬,近乎戰死一半,剩下的投的投,逃的逃。

因為郗鑑與于禁兩人遭到了趙雲一行的重點關注,所以一直沒有突圍出去,統領著僅剩的千餘人馬,被數萬銀龍軍團團包圍。

略顯疲憊的趙雲,縱馬來到東晉殘軍陣前,直視著一副要繼續奮戰的郗鑑,沉聲說道。

郗鑑聽見趙雲的勸降,看了眼周圍,發現自己真的沒有絲毫突圍的可能後,不禁露出了一絲苦澀的笑容。

他拍了拍護持在自己身前的于禁,慘笑道:“文則,汝這兩天的表現,真是大大出乎了吾的預料,東晉大勢已去,你帶將士們投了乾王,相信將來必有出人頭地的一天。”

于禁聽了郗鑑這語重心長的叮囑後,心中猛的一緊,接著緊握住肩膀上的手掌,激動道:“郗將軍,您這是何意!將軍對禁有再造之恩,禁自當誓死追隨!”

郗鑑抬手製止了在表忠心的于禁,昂著頭,一臉孤傲的說道:“吾生為東晉臣,死為東晉鬼,絕不可能歸附乾國,還請趙將軍速斬吾!”

“郗將軍忠君愛民,至自身生死而不顧,實屬吾輩楷模。既然將軍無意歸附乾國,雲也不便強求。”

趙雲見郗鑑一副坦然赴死的模樣,心中大為觸動,說著朝對面的傅友德,擺了擺手道:“傅軍將,把道讓來,讓郗將軍走。”

“什麼?”

“什麼?”

趙雲突如其來的話語,讓兩邊的將領們都什麼驚訝,然而趙雲卻沒有多做解釋,而是再次擺手,讓傅友德把道讓出來。

“趙將軍要放吾走?難道就不怕吾捲土重來,與將軍再戰一場麼?這次吾著了那群異人的道,才遭蒙今日大敗,下一次鹿死誰手,猶未可知!”

郗鑑見趙雲不似有假,不由得有些遲疑起來。

“雲只同意郗將軍一個人離開,其他人可不行,至於再戰一場……那就看汝主之意了。”

趙雲微微一笑,坦然說道。

而郗鑑在聽見趙雲這句話後,也馬上明白了趙雲話中的意思,意味深長的看了趙雲一眼後,與于禁等人告別,在銀龍軍的矚目下,策馬朝東北方向,渡河離開。

“趙將軍,這郗鑑乃是東晉國重臣,這兩天又領軍斬殺了我軍近萬兵馬,就這麼放他離開,恐國君會怪罪下來啊……”

董潤看著飛速逃離的郗鑑,幾番欲言又止後,還是忍不住抱怨了一句。

“很多士族子弟對自己的名聲都很看重,郗鑑同樣如此。

東晉主已有歸降之意,只要司馬睿投降,郗鑑即可名正言順的為吾所用。

此人不僅在琳琅郡有名,甚至是在青州境內都頗具名望。在後續安撫民心,吸納人才的事情上,皆能起到關鍵的作用。”

不待趙雲解釋,一旁的戚繼光已經率先作出瞭解釋,顯然他已經看出了趙雲的戰略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