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周訪這邊集結本部流民兵的時候,不遠處卻傳來了若有若無的嘈雜之聲,這讓他不由得皺起了眉頭。

“將軍,不好了,不好了,王舒將軍叛亂,郭默、蘇峻二位流民帥響應,他們集結了兩萬多人馬,正朝這邊殺來!”

還不等周訪詢問緣由,便有一名士兵慌亂的跑了過來,向其稟告道。

“什麼!國君對他王家如此厚待,他竟然領兵造反?!”

周訪難以置信,以他對王家作風的瞭解,應該是做不出這種叛逆之事的,不過前面出了個割據一地的王敦,現在出個倒戈的王舒,也不能說不可能。

“領軍之人可是王舒?”

一旁的郗鑑插嘴詢問。

“沒有看見王舒將軍,領軍的是郭默與蘇峻二人,但他們手上有王舒將軍的兵符和配劍。”

那士兵聽見郗鑑的詢問,不敢有絲毫的怠慢,當即解釋道。

“王處明若是要反,必然會親自領軍,恐是此二人挾持了王處明,假借王氏的名義,引發了叛亂,當務之急是先救出王處明,只要他出來制止,這次的叛亂即可平定!”

周訪聽著郗鑑的分析,內心中有了一些鄙夷,郭默是王導的門生,這不是什麼秘密,現在郭默、蘇峻打著王舒的旗號反叛,大機率是受了王舒的指示,王舒沒有親自出面,就是想著事後能將自己摘除出來,郗鑑是王羲之的岳父,與琳琅王氏有聯姻,自然幫王氏說話。

“道徽所言甚是,既然此二賊是假借王處明的名義,為避免被人發現,斷不敢將其轉移位置,現在王處明應該就被軟禁在自己的營帳之中。”

雖然周訪心中腹誹,但表面上還是肯定了郗鑑的想法,並準確的作出了判斷。

“吾與士達的想法不謀而合,你我不如分兵,由士達領軍在正面抵禦叛軍,吾領一支兵馬繞行,解救王處明!”

周訪搖頭否定了郗鑑得建議,直言不諱的說道:“

道徽,汝剛剛兵敗而歸,軍中諸將多有微詞,要是吾讓你領軍出戰,恐會引起軍中諸將的不滿和猜忌。

惟尚出身即墨黃氏,在當地享有盛譽,深得吾麾下兵卒之心,還是由他代吾領軍對抗郭默、蘇峻二人,吾親自去營救王處明吧。”

郗鑑自然聽出了周訪的言外之意,感受到對方的不信任,郗鑑沒有多做辯駁,而是直接點頭應承道:“黃惟尚確實是一個人才,既然士達已經決定,那吾便在此等士達凱旋。”

周訪當即與郗鑑告別,並安排數百親衛以保護郗鑑安全為由,將對方軟禁在帥帳之中,而後與黃嘉善分兵行動。

周訪軍的異動,第一時間就引起了上墨城中王韶等人的注意,他們原以為對方是要發動總攻,準備堅守城門,與東晉國做最後的決戰。

然而他們很快便發現事情並非如此,而是其內部因為一些問題,而發生了內亂。

王韶當即決定趁著這次機會,主動出城反攻周訪軍,他的這一提議,在第一時間就受到了以東方伯、花云為主軍中諸將的反對。

他們認為堅守城池,等待援軍才是最正確的選擇,周訪軍佔據絕對的優勢,除非發生了特殊情況,否則不可能出現內亂,這甚至可能是對方的誘敵之計,為的就是引誘他們出城,然後以最小的代價消滅他們。

對於諸將的猜測,王韶也有過同樣的想法,但他也知道自己現在的窘境,唯有放手一搏,才有一線可能,繼續坐以待斃,就唯有滅亡一圖了。

至於援軍當面,王韶並沒抱多大的幻想,在他看來,把自身的存亡,放在虛無縹緲的援軍身上,這是一件非常可笑的事情!

而這也是因為孟江雪下線後,其麾下玩家跟著陸續下線,導致王韶軍失去了與乾國聯絡的渠道,不知道張碩兩次派出了增援,致使戰局大變,東晉軍內部出現嚴重分歧。

王韶這次的決定,可謂是孤注一擲,但他自然不會明著跟麾下的將領們說,而是扯著張碩的虎皮,說是早前收到了異人傳來的訊息,國君已經調銀龍軍和半個龍驤軍兵卒北上增援。

如今周訪軍大亂,肯定是樂安君趙雲趁夜襲擊了東晉軍大營,現在他們出城,正好能與銀龍軍對周訪軍形成合圍,將敵軍一舉殲滅!

對於王韶的說詞,其麾下諸將都非常興奮,在知道自家國君派趙雲前來增援後,他們也相信了王韶的猜測。

而其中如秦瓊、劉曄這些有才華的人,自然發現了王韶話中的諸多漏洞,無法自圓其說,但他們同樣知道,這是鼓舞軍心,與周訪軍放手一搏的難得機會,因此他們非但沒有指出問題,還幫著王韶向一些有疑問的將領解釋,鼓舞士氣,集結兵馬。

而這個時候的周訪,乘著黃嘉善領軍抵抗郭默、蘇峻兩人衝擊之際,繞路殺到了兩人的後方,經過一番殊死搏鬥後,終於在郭默領軍前來增援之前,解救了被“軟禁”起來的王舒。

郭默與蘇峻兩人能迅速拉起兩萬人馬,攻打周訪大營,正是用了王舒的名義,如今王舒突然現身招降,致使兩人軍中出現了不小的混亂。

周訪趁著這個機會,直接扭轉了原本的頹勢,打的兩人節節敗退,然郭默、蘇峻兩人都不是易與之輩,尤其後者在軍事上面並不遜色於周訪,儘管內部出現了混亂,但還是頂住壓力,沒有使軍隊潰散。

正當兩人心中略有驚懼之時,上墨城方向卻殺出了數萬人馬,他們正是歷經多次戰役,困守上墨城的王韶軍士卒。

王韶軍的加入,極大的緩解了郭默與蘇峻兩人處境,後者趁著這個機會,讓麾下第一猛將韓晃領兵,協助郭默作戰,自己帶100親衛騎兵朝著蒙河趕去。

單以他們和王韶軍,絕對不是周訪的對手,最終只有敗退一途,他們準備乘著這個機會引銀龍軍北上馳援,徹底擊滅周訪軍,如此他與郭默兩人可就是立了大功,對後續在乾國當職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