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王安石,叩見國君!”

武靖元年二月十五日,早朝剛剛結束,張碩便得到周倉的彙報,吏治司司長王安石求見。雖然張碩有些疑惑,但還是在武英殿中接見了對方。

“介甫不必拘謹。你有什麼話是不能在朝廷之上說的?現在就你我二人了,便直接說吧。”

“啟稟國君,微臣是想推薦一人,為國君效力!”

“噢!是誰!”見王安石要給自己推薦人才,張碩不禁有些興奮,當即開口詢問道。

“東海名士——匡衡!”

“匡衡啊……”

得到答案的張碩,多多少少有些無奈了。匡衡“鑿壁偷光”的典故在十幾年前,就被印入了教科書,以此用於勸導、激勵萬千學子。

只是很少有人知道,這位勤奮好學的文士,最終卻成為了一個大貪官。其人不僅結連宦官石顯,更慫恿元帝加重賦役,剝削人民。漢元帝封其為樂安侯後,匡衡利用郡圖之誤,將原本三十一萬畝的食邑,又非法擴大了四萬多畝。最終這事在漢成帝時事發,司隸校尉駿、少府忠(漢書僅記載二人之名,沒有提及姓)等人告其“專地盜土”,最終被朝廷貶為庶人。

對於這種道德有問題的人,張碩還是非常排斥的。或許他教出的學生能力出眾,但也可能會受到匡衡價值觀的影響。

“國君有所不知,這匡衡……”

王安石見張碩一副無奈的模樣,以為張碩不明白匡衡的事蹟,當即便長篇大論的說起了匡衡的過往。

“罷了,便由匡衡暫任天亙縣學堂的監丞吧!”

張碩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後,給出了任命。讓匡衡在國都任教,不僅能表現出對匡衡的認可,也能起到監視的作用。

“國君,眼下您把異人都聚集到了朐山縣兩鎮,以異人平日任性妄為的作風看。他們恐怕不會安於現狀。臣以為,當遣一軍鎮守朐山,起到一定的威懾作用。以免異人多生事端。”

見張碩任用了匡衡,王安石不再繼續談論這個話題,而是將其引到了玩家的問題上面。

“這件事情,孤早有考慮。待那邊的異人都安定下來後,就地從異人之中,挑選出一支守軍,用於維護治安。”

“單用異人來管理,臣以為非是長遠之計,鎮長一職還是當由可信之人擔任。”

“王愛卿考慮的問題,孤也不是沒考慮過。可如今孤的身邊並沒有什麼可用的人才了。如果派個平庸之輩過去,恐怕還會適得其反。”

王安石見張碩無奈搖頭,當即開口說道:“臣倒是有一人可以推薦,雖其人年少,尚不可擔當大任,但管理一鎮異人,還不在話下!”

“噢?此人又是誰?”

“犬子王雱!”

“介甫欲讓元澤(王雱的字)出仕?”

聽了王安石的舉薦,張碩整個人也不由一愣。對於王雱,他並不陌生。歷史上北宋大臣、思想家,王安石長子,與王安禮、王安國並稱“臨川三王”。年少聰敏,擅長作書論事。曾出任太子中允、崇政殿說書,擢為天章閣待制兼侍講,累遷龍圖閣直學士。一生全力支援王安石變法,能力出眾。

然其人雖有才華但自幼體弱多病,三十三歲便英年早逝。使得早早失去得力助手,以及學術上、事業上繼承人的王安石,不得不重新指定了呂惠卿這個有才無德的小人,替代了王雱的地位。為將來熙寧變法的失敗,埋下了伏筆。

王安石作為目前張碩手中最重要的王牌之一,張碩對於其本人以及家庭的情況,都調查的清清楚楚。考慮到王雱年歲尚輕,其人又自幼體弱多病,所以張碩先前並沒有揠苗助長的打算。

甚至前天葛洪在醫治好董潤之後,張碩還特意向葛洪提及了王雱的情況,請求葛洪為對方進行調養身體。

為此,張碩不僅收購葛洪所需的低階藥材,還特意開啟國庫,將幾件剛剛繳獲的幾樣高階藥材,供葛洪遴選,而葛洪也是毫不客氣的拿走了千年人參和仙蓮子。眼下王安石主動提出讓王雱出仕。想必是葛洪的診治起了效果。

“國君,小子雖年不過舞勺,然自幼才思敏捷,忠君愛民。出鎮一方尚有餘力。微臣此番也有意讓他早些在地方上歷練一番,以後更好的為國君效命。”

“元澤的才華,孤早有耳聞,莫說是一鎮,就是打理一縣事務,孤也相信他能妥善處理。只是元澤的身體……”

“多謝國君掛懷。昨天一早,稚川先生在為小兒診治過後。已推斷出我兒是患有先天的心疾,經稚川先生調養,小兒之疾已大為好轉。

稚川先生說在國君這裡,已經拿到了所需的珍貴靈藥,回郯縣後便立即著手煉製煉製的靈丹。屆時小兒的頑疾即可根除痊癒。”

說到這,王安石也不由露出了感激之色。雖然他早就想請謝安為自己引薦,讓葛洪為王雱診治了。

可自己的想法是自己的想法,張碩能主動為他的兒子找大夫,更開放國庫,將手上所有的靈藥寶物任葛洪挑選,好讓對方為自己兒子的頑疾煉製靈丹,王安石自然是非常感動的。

在張碩透過以上種種不吝成本的付出下,使得王安石的忠誠度從原本的90,上升到了滿值100。雖然100忠誠度,不如“死忠”、“愚忠”,但不是在極其特殊的情況下,肯定是不會背叛張碩的。

要不然,他眼下也不會急匆匆的開始謀劃變法。並且在乾國缺乏官員的情況下,四處寫信,豁出臉面邀請了大批昔日的親朋故舊來乾國出仕。甚至連自己大病未愈的長子王雱都拉上了。可以說是為張碩付出了大半心血。

“元澤大病未愈,還是待他徹底痊癒後再說吧。巖城鎮鎮長一職暫由他人替代吧。不過鐵石鎮那邊,孤準備交給一位異人掌管,也算做個比較。介甫你看如何?”

“臣無異議。”

對於張碩的心意,王安石也明白,擔心兒子病情突然加重的他,也不在繼續多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