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將軍,沭河岸邊的乾軍有所異動。”

一名嶗國斥候隊長,火急火燎的跑進了鄭遇春的帥賬之中,慌忙稟告道。

“慌慌張張,成何體統!乾軍不就是在運兵麼?讓他們運就是了!”

鄭遇春抬頭看了那斥候隊長一眼,不耐的表情中有著一絲疑慮。

“將軍,這一次他們不是朝臨沭放心運兵,反而是準備將士兵朝東海郡方向運走!”

“什麼!運走?”鄭遇春聞言蹭的一下站了起來,盯著對方,詢問道“你確定他們是準備往東海郡撤了嗎?”

“是……是的,卑職親眼看見他們在登船。並且開始朝東海郡方向去了。”

那斥候隊長見鄭遇春如此模樣,也有些緊張了起來。乾軍撤退,這明明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情,為何自家將軍還一副不悅的樣子呢。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他的鄭將軍在昨夜就已經接到了自家國君的密信,要他拖住臨沭的乾軍,待援軍趕到,一舉殲滅對方。在這個節骨眼上,鄭遇春如何能夠讓謝玄等人安然退去呢。

“馬上聯絡各部兵馬,緊急集結!”

鄭遇春扭頭對身邊的傳令兵說道,見對方領命而去後,這才對斥候隊長道:“你速速返回,繼續監視乾軍的一舉一動,不可有絲毫懈怠,必要時,你們斥候軍也得上去騷擾對方。倘若讓他們走了,汝等難逃其責!”

“卑職遵旨!”

這斥候隊長聽鄭遇春說要他阻擊乾軍,頓時嚇了一跳。要知道他麾下只有二十名四階實力的斥候,而不是二十個項羽那般的武道神話級高手。他拿什麼攔截上萬的乾軍兵馬?但軍令如山,他是不敢拒絕的,至於到底會不會執行,那就是兩說了。

……

“謝軍將,嶗軍大營有異動,他們好像正在快速集結!”

鄭遇春這邊剛剛有所動靜,北府軍斥候便將訊息傳到了謝玄的耳中。

“看來謝軍將的擔憂並不是沒有道理的。那鄭遇春是想將我們擋下,禁止我們渡河啊。”

一旁的太史慈聞言,當即有些感慨道。

“不是我的擔憂,而是我相信國君和太宰的擔心,絕不會是空穴來風。”

謝玄神色凝重,接著說道:“看那鄭遇春的動靜,嶗國的援軍必然是衝著我們這邊來了。眼下如何抵禦鄭遇春麾下的五萬大軍,並度過沭河,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謝軍將可有什麼妙計?”

太史慈深以為然的點了點頭,轉而看向謝玄問道。

謝玄沒有馬上回答,而是扭頭看向了身後的唐諮:“唐師帥現今有多少人登船了?還有多少人沒有登陸?”

“啟稟將軍,按照您的吩咐,並未讓騎兵與戰馬登陸,目前除了雄武軍的四師和五師完全登陸以外,我們北府軍也登陸了近六千人,目前高師帥正在調節各部運轉,準備啟航回國了。”

唐諮見謝玄詢問,一臉憂慮的說道。早知道這一去一回就得七、八個時辰,這麼長的時間內,僅靠他們這些人如何能夠擋的住鄭遇春的五萬大軍呢。況且對方的後面,還不知道有多少援軍。

“將軍,要不還是讓他們回來,一起禦敵吧?”

聽著唐諮的建議,謝玄搖了搖頭,“就算他們留下又能如何?單以我們不足兩萬的兵馬,也無法在短時間內消滅嶗國的五萬守軍。你馬上下去,讓高衡馬上統領水軍啟航,返回陰平。也不用回來了。”

“卑職領命!”唐諮當即抱拳說道,隨後快速離開。

“走吧,太史師帥,眼下我們也只能北上祝其了。”

謝玄無奈的說道。此去祝其約有近千公里,一路上不僅道路崎嶇,還遍佈荊棘,軍隊很難從中安然透過。如果不是迫不得已,謝玄是絕對不會選擇北上的。

不過如今就不同了,有了這些阻礙,雖然乾軍的前進速度會大大減緩,但嶗國追兵同樣如此。因為地形的原因,大軍還無法有序銜接,這就給了謝玄反擊嶗軍的機會。

在謝玄的緊急調動下,高衡統領船隊,帶著大部人馬走水路撤離。而謝玄則在唐諮、何謙、太史慈三人的幫助下,統領剩下的六千餘北府軍士卒,朝北部趕去。

因為謝玄的果斷,使得這個時候的鄭遇春,還沒有將軍隊集結完畢。迫於形勢,鄭遇春果斷統領集結完畢的三萬兵馬,朝謝玄撤退的方向追去,至於剩下的兩萬兵馬,則留下來等待援軍的匯合。

……

“乾軍還真是雷厲風行啊……”

周國國都高郵縣中的秦郵鎮中,劉備聽著凌風彙報的乾國境況,不由得有些感慨道。

“論國力,嶗國自然是遠不及乾國。但嶗主的秦風乃是異人大世家出身,底蘊遠非乾國可比。乾國想要攻下嶗國,唯有一戰而下。否則就將深陷其中,勝負難知。”

一旁的凌風,聽見了劉備的感慨,當即說出了自己的看法。而劉備也是贊同的點了點頭:“接下來就看嶗國主力部隊的戰鬥力了。如果不能開啟局面,那嶗國必敗無疑。”

“管他乾國作甚。來來來,吃蟹吃蟹。”張飛擺了擺手,抓起案几上的大閘蟹便啃了起來。

“這高郵湖大閘蟹有五大特徵:背青,肚亮,爪金,膏紅,腥氣大。可是咱徐州的特產。後蟹足、蟹腿的肌肉彈性好,吃起來口感緊實,蟹膏肥、脂腴、馥郁、肉嫩、香甜可口。”

說話的乃是蜀國新晉大將張赫,他是明初淮西二十四將之一。明太祖起兵時,率兵前往歸附。而後屢立戰功,晉升為福州衛都指揮副使。期間致力於剿殺倭寇,皇帝嘉獎張赫的戰功,命他掌管都指揮印。又開闢海運航道,督促海上運輸事務。病逝後,追封為恩國公,諡號莊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