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碩一聽劉備的話語,正要準備拒絕。然而原本一直沉默不語的諸葛亮,開口了:

“亮誠懇的希望乾王可以以大局為重。眼下徐州各方諸侯,當以齊國為首。其國力軍力之強,為我徐州霸主,可謂是當之無愧。

如若我們兩國繼續交戰下去,待齊國兼併了彭城、下邳等地,一路席捲南下。屆時,吾等恐怕皆要成為他人板上魚肉,任人宰割了。

故此,眼下乾、蜀兩國,當摒棄前嫌,結為攻守聯盟,互通有無,如此,可北拒齊國,南抗揚州明、楚諸國!

況且從此次齊國不顧乾國危急,轉攻彭城來看。齊王同閣下,似乎也不是同一條心。乾主難道就真的要與我國死耗,平白讓齊國得利麼?”

張碩一聽,覺得諸葛亮說的十分有理,自己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才會主動向劉備提及停戰。一念至此,張碩扭頭看向了身側的謝安。

謝安見張碩看向了自己,微笑著點了點頭了隨後對著劉備、諸葛亮道:“聽聞蜀王有兩個萬人敵的結義兄弟,一個叫張飛,張翼德。一個叫關羽、關雲長。翼德將軍的神勇,在下倒是有幸一睹了。只是這雲長將軍,怎麼這麼久了也沒見他出現過?”

張碩聞言,不禁眉毛一挑。聽謝安這麼說,他這才想起,這關羽好像自蜀國開始撤軍後,就一直沒有再出現過,關羽可是蜀國的核心人物,突然的消失,恐怕是有著什麼不軌的陰謀。

不過就肉眼所見,張碩並未在劉備和諸葛亮的臉上,發現有什麼不同的變化。

“眼下乾國走東海,準備入侵我國沿海地帶,在下豈能不防。雲長已經被我提前放回去了。”

“蜀王說的話不誠實啊。”謝安搖頭笑道。

“安石何出此言?”劉備故作不知的問道。

“可根據在下所知,雲長將軍眼下並不在廣陵,反而有人在臨淮的邗江鎮看到了他的身影……莫不是他看花了眼?”謝安略帶玩味的對劉備說道。

一旁的劉備聞言,當即借坡下驢,點頭附和著,隨後又不由感嘆道:“未曾想乾國的竟對我蜀國一舉一動,如此瞭如指掌。看來陳郡謝氏的人脈,著實非同一般啊。”

“蜀主過譽了。”

謝安點頭輕笑道:“不過,蜀主這麼一說,在下對於雲長將軍的動向反而更為好奇了。”

“安石,汝的意思是?”一旁的諸葛亮也不在沉默了,當即直接向謝安詢問道。

“依鄙人之見,蜀國眼下所圖的目標,乃是臨淮,而非我乾國吧?”

謝安說罷,話鋒一轉,繼續說道:“蜀主處處言及齊國之強,但以吾之見,汝蜀國的實力,並不遜色齊國幾分。共抗齊國……只怕最後齊國尚未南下,蜀國便已橫掃兩淮了……”

張碩聽著謝安的分析,心中不由得一驚。如果真如謝安所言一般,以蜀國之力,臨淮呂布絕非其對手!屆時蜀國東可奪泗水,北可取下邳,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

再想想乾國的情況,北邊的東晉國、南邊的蜀國、西北邊的嶗國,其軍力都不弱於乾國。乾國唯一有機會奪取的,恐怕也就只有西南部的泗水。

“乾王的意思是?”

單論謀略,謝安絕對不在諸葛亮之下。三言兩語間,懟的劉備、諸葛亮兩人啞口無言。敗下陣來的劉備,只能把目光,再次放在了張碩的身上。

而此時的張碩還沒搞清楚狀況。於是乎,面對劉備的詢問,他直接裝作沒有聽見,自顧自的低頭旋甘桔。

“吾主既然邀請蜀王過來洽談,那自然意在和解。只是,我們希望蜀國能夠開誠佈公,表露出更多的誠意。”

“六千石糧草,交還我方所有繳獲兵甲的基礎上,再加一千柄黑鐵級長槍。”劉備猶豫片刻後,加註道。

對此,張碩與謝安兩人依舊是默不作聲。

“八千石糧草!這是吾國能夠拿出的極限了,希望乾王能夠慎重考慮!”

然而劉備等來的,依舊是沉默。不過諸葛亮卻適時開口了:“一萬石糧草,並在交還我方所有繳獲兵甲的同時,送乾國一千五百把黑鐵級長槍、五百副黑鐵級皮甲。不過乾、蜀兩國必須簽訂條約,三年之內,雙方不得擅啟戰端。”

“這是蜀王的意思麼?”謝安看了一眼,一臉鄭重的諸葛亮,向劉備詢問道。

“孔明之意便是孤之意!”

謝安從劉備這裡得到了肯定得回答後,這才看向了一旁的張碩,“國君。您的意思是?”

“一萬五千石糧食以及我軍失落於貴方之手的兵甲物資。外加兩千把黑鐵級長槍、一千副黑鐵級皮甲。只要蜀王願意,我乾國立馬罷兵停戰,同時與蜀國簽訂互不侵犯的條約。”

見謝安詢問,張碩知道也到自己表態的時候了,當即在諸葛亮的報價上面,進行了最後一次加價。

“好,便依乾王的意思!”

劉備再經過一番思想鬥爭後,最後還是咬牙同意了張碩的意思。不是劉備的城府不夠深,而是劉備迫切的想要脫離東海郡,擺脫乾國的遏制。

武靖元年三月二十二日,在諸葛亮與謝安的矚目下,劉備與張碩在兩國軍陣之前,正式簽訂休戰條約,以及解讀其中的具體內容與限制。而這張條約,被兩國稱之為灌水條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