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姑娘,看來最近孟國挺閒的啊。這才多久,又跑到我乾國來了。”

武靖元年六月十五日,乾國武英殿中,張碩再次見到了不請自來的沈亦欣。

“我也不想大老遠的跑過來啊,可眼下我卻不得不來。”沈亦欣白了張碩一眼,有些無奈的說道。

“哦?沈小姐何出此言?”

雖然張碩在詢問,但張碩已經猜到了對方,或許已經透過什麼渠道得知了齊、蜀、乾三國結盟的訊息。畢竟齊、蜀兩國的朝廷之上,都有那麼一、兩個玩家重臣。從他們口中傳出訊息,也不是什麼不可思議的事情。

“三國聯盟,分劃徐州。我們乾王真是好大的王霸之氣,也不怕後續被齊、蜀兩國淘汰麼?”沈亦欣沒有拐彎抹角,言語中略帶一絲怒意。

“三足鼎力,鹿死誰手猶未可知。”

張碩微微一笑,並沒有把沈亦欣的情緒放在心上。雖然說這世界只是個遊戲,但是張碩可不是那種喜歡帶妹紙打遊戲的帶妹黨,他可不會因為哪個女人而絲毫手軟之意。

見到張碩軟硬不吃,頭上不由冒出一陣青筋的沈亦欣不由怒道“那麼,聽說我們孟國下轄的下相、沭陽兩縣已經劃歸了乾國是怎麼回事?怎麼,我們的大乾帝君要對我們兩個弱女子動手了麼?兩國之間的盟約就被乾國這麼輕易的撕毀了麼?”

聽著沈亦欣滿含怒意,近乎咆哮的質問。張碩沒有生氣,也沒有迴避的想法,而是保持著一副寵辱不驚的模樣,耐心的解釋道:“沈小姐,動這麼大的氣幹嘛。鄙人這都是為了孟國好啊。”

“為了孟國好?怎麼個為孟國好法,你倒是說道說道!”

“齊、蜀、乾三國聯盟已成定局。如果我乾國不說要孟國兩縣之地,那麼這兩縣之地就會遭到齊國的入侵。試問你們孟國,能夠抵擋的住如今巔峰的齊國麼?”

見沈亦欣刨根究底,張碩耐心的做出瞭解釋。

“那你的意思是,我們孟國和秦風他們聯盟,還有和你們一戰的實力?”

沈亦欣有些不明所以,照張碩的意思,他這不是貓舔狗??,?討沒趣麼!

“孟、嶗兩國就算和乾國有一戰之力,那又能如何呢?屆時損失慘重的你們,終將還是得被齊、蜀兩國消滅。”

張碩說罷,呡了一口茶水,這才繼續說道:“鄙人將孟國歸納在乾國的攻略區域,完全是為了庇護你們孟國。只要貴國安安穩穩的待著,一年之內,齊、蜀兩國也沒理由動你。”

“那一年之後呢?”

沈亦欣聽著張碩的解釋,不禁皺起了眉頭,不過語氣卻緩和了很多。照張碩這麼說,孟國在一年之內,確實是絕對安全的。只是一年後,只有兩縣之地的孟國,拿什麼在徐州立足呢?

“這有何難!屆時你們只需要名義上歸降乾國即可,以你我兩國的交情,我絕不會取你們一分一毫。孟小姐依舊掌握兩地的軍政大權,完全獨立!”

“那就多謝乾王的好意了。此事我可做不了主,這便回去把你的意思,轉達給我們那位孟大小姐。”

沈亦欣漠然,冷靜的思慮片刻後,覺得已經摸清了張碩的意思,便決定告退回國,把訊息轉達給孟江雪,由對方自己定奪。

“也好。怎麼選擇,就看孟大小姐了。乾國近日公務繁忙,我就不送你了,祝沈小姐一路順風。”

張碩見沈亦欣要走,也沒有絲毫的挽留,當即讓侍衛在自己身邊的王彥龍送她出宮。

……

“國君,琅琊諸葛氏諸葛瑾求見。”

張碩前腳剛送走沈亦欣,謝安便適時跑了過來,向張碩彙報道。

“琅琊諸葛氏……”張碩聞言,略略沉吟了一句。

“不錯!這諸葛氏乃是琅琊郡一個新興的中型世家,當代有三位名士,時人稱之為“龍、虎、狗”三君。這一龍便是蜀國丞相諸葛亮,一狗則是齊國卿大夫諸葛誕,而如今來的便是三君之虎諸葛瑾,此人乃蜀相諸葛亮之兄,其人才學過人,氣度弘雅。素以德度規檢見器當世。國君如欲成大業,必不可錯過此等賢才!”

近日來,乾國平民出生的大將和匠官階級越發膨脹,乾國內部的世家團體也開始產生了一定的忌憚心理。而作為乾國世家領袖的謝安也不得不啟用人脈,開始從那些威脅不到陳郡謝氏的中、小型世家中四處物色名士,好邀請他們來乾國出仕,以維護世家豪族佔據乾國主導派系的位置。而諸葛之虎這種諸葛家數一數二的名士,自然在謝安的拉攏名單之內。

只要是知道乾蜀齊三國結盟之事的人都不難看出,聯軍席捲之勢將成,徐州已隱隱有三分之勢,所以原本對徐州局勢處於觀望狀態的那些世家,都開始放出了原本被暗中雪藏的子弟。讓他們走上前臺,免得錯過了徐州這最後一輪權力的洗牌。

在諸葛家的家老們看來,眼下徐州的各方力量中,朱瑄、呂布之流的武夫,敗亡不過是遲早之事。至於蜀、齊兩國那裡,出仕兩國的諸葛亮和諸葛誕都佔據了舉足輕重位置。剩下的也就一個乾國有那麼一絲問鼎的可能,畢竟乾國有陳郡謝氏這種天下數一數二的豪門支援。將來的實力完全不可限量。

正當諸葛家考慮,是否將最後一個籌碼放在乾國身上的時候,謝安的一封書信,擺在了諸葛家現任家主諸葛玄的案頭上。也堅定了諸葛家投資張碩的決心

“如此,謝愛卿便帶他過來吧。”

張碩微微笑道。對於諸葛瑾的到來,張碩頗為高興。先不論諸葛瑾的能力,單他願意來乾國出仕,便足以證明乾國在徐州地界的地位了。

……

“山野之人諸葛瑾,參見乾王。”

在謝安的帶領下,諸葛瑾沒一會便來到了武英殿中。恭恭敬敬的向張碩行禮道。

“子瑜遠道而來,就不要多禮了,速速入座吧。”

看著禮數週全的諸葛瑾,張碩相當的滿意,一邊讓對方坐下的同時,也讓謝安坐下。

“孤聞太宰之言,子瑜想在我們乾國出仕?”待兩人坐下,張碩笑著直言道。

“亂世已起,徐州百姓民不聊生。吾飽讀聖賢之書,又豈能獨善其身,自當尋一明主,以盡綿薄之力。”

諸葛瑾見張碩詢問,當即朝著對方,拱手說道,將自己描繪成慷慨之士的同時,也暗誇張碩是他的明主。

而張碩顯然對諸葛瑾的回答,非常滿意,當即說道:“眼下我乾國人才緊缺,各司都缺乏像先生您這樣的大才。不知子瑜是想從文,還是從武?”

“爵位天授,此非吾所及也。能為國君盡些綿薄之力,微臣便已經心滿意足了,怎敢奢談其他?無論國君對臣有何任用,微臣定當肝腦塗地,以報國君的知遇之恩。”

諸葛瑾再次躬身謙讓道,並未真的聽從張碩那讓自己選擇從文從武的意見。

“國君,目前東陵與蘭陵兩縣的軍府指揮使還是由雄武軍太史慈和北府軍何謙,這兩位師帥兼任。眼下大戰在即,他們身為野戰軍師帥,恐怕就無暇兼顧軍府之責了,您看……”

謝安見兩人推搡,當即發表了自己的想法。眼下無論是朝中還是地方上,世家佔據的文官都不在少數,就是軍隊方面非常的短板,他想借著這個機會,推諸葛瑾一把,讓他擁有統兵之權。

張碩看了謝安一眼,便明白了對方的想法。考慮到自己準備收琅琊王氏,這已經破壞了謝家的利益,在這種情況下,也應該適當的做出一些讓步。

在經過一番盤算後,張碩這才對諸葛瑾道:“謝太宰所言不差,兩縣確實需要有專門的指揮使坐鎮。子瑜想去哪裡為官?”

“承蒙國君賞識,那臣便去東陵縣做指揮使吧。”諸葛瑾聞言,當即拱手說道。

“這是為何?”

“乾、蜀兩國眼下雖說已經結盟,但兩國之間,因之前的戰事傷亡還是存在一些間隙的。臣與那蜀相孔明乃是同胞兄弟,蘭陵縣又同蜀國相緊鄰。如讓臣去蘭陵縣做指揮使,恐會惹人非議。出於避嫌微臣還是往東陵縣為好。”

張碩聞言,搖了搖頭道:“正因為先生與蜀國丞相諸葛亮是同胞兄弟,孤更覺得你應該在蘭陵做指揮使。有你們兩兄弟在中間維護兩國的關係,這不是更能促進兩國的友誼麼?我對先生是絕對的信任,請先生不要有任何的疑慮!”

“國君之意,臣明白。只是臣久居琅琊,如果由臣在東陵縣做指揮使。待國君攻取琅琊時,吾定能助國君一臂之力!”

“哎,既然先生心意已決,那麼東陵縣的安危,便仰仗先生了!”

見諸葛瑾心意已決,張碩只能故作無奈的說道。其實讓諸葛瑾呆在蘭陵,也只是張碩在試探諸葛瑾的態度罷了,雖然歷史上諸葛家的三兄弟在不同陣營期間,都是公私分明,並沒有暗中放水。但在如今這個天下局勢與歷史完全不同的情況下,誰能保證不會發生什麼變故呢?

【姓名】:諸葛瑾,字子瑜

【稱號】:諸葛三君——當於諸葛亮、諸葛誕處於同一陣營時,自身謀劃能力30。

【身份】:乾國東陵縣指揮使

【職業】:文臣

【統帥】:72

【武力】:34

【智力】:81

【政治】:89

【魅力】:90

【忠誠度】:73

【能力】:舌辯(大師)、戰略(專家)、謀略(專家)、輔佐(專家)、書法(專家)……

【兵種相性】:騎兵(F)、步兵(C)、弓兵(B)、器械(C)、水軍(B)

【功法】:《太乙流光法》

【特技】弘雅(110)透過自身的風度言語,博得對方的好感。

【裝備】:文士佩劍(白銀)、布衣

【坐騎】:無

【陣法】:鶴翼陣、魚鱗陣、雁行陣、方圓陣

【特殊兵種】:無

【歷史簡介】:琅琊陽都人。三國時期孫吳重臣,蜀漢丞相諸葛亮之兄,太傅諸葛恪之父。建安五年,躲避中原戰亂,進入江東。經弘諮推薦,效力於孫吳。胸懷寬廣,溫厚誠信,深受孫權信賴,稱為“神交”,努力緩和蜀吳兩國關係。建安二十五年,呂蒙病逝後,出任南郡太守,駐守公安。孫權稱帝后,出任大將軍、左都護,領豫州牧,冊封宛陵侯。

送別謝安與諸葛瑾之際,張碩順便看了一眼諸葛瑾的屬性面板,統帥、智力、政治都很不錯,妥妥一流名將中的佼佼者。對此,張碩頗為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