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萬不得已,人還是不要食用這草丹的好。”

在進過王安石的以身示範後,張碩還是拒絕了王安石的提議,繼而又對葛洪說道:“葛仙師,能不能在草料中新增鹽,以及豆料、或者是高粱、蕎麥、燕麥等“帶種籽”的精飼料。煉製出專門供戰馬使用的丹藥?”

數千年來,生活在草原上的遊牧民族,始終是中原王朝的心腹大患。這些遊牧民族,時常越過長城,給中原政權造成了嚴重的威脅,甚至一度打到了中原王朝的京城。五胡亂華時期,遊牧民族更是入主中原,替代中原王朝建立政權。

他們的戰鬥力之所以如此之強,一半的功勞來自於他們胯下的戰馬。戰馬為遊牧民族提供了強悍的機動、衝鋒、長途奔襲、戰場變陣、戰場突擊能力。

能有這麼大作用的戰馬,自然不會僅僅吃草料。草原的優質牧場上,草的品種與中原地帶不同。優質的牧草含有豐富的粗纖維、糖分,蛋白質。這些優良的牧草平時倒是可以作為戰馬的口糧!但是,純粹吃草的戰馬,體力和狀態很難適應劇烈的戰場消耗。

為了保持戰馬的狀態,牧民們會在草料中新增鹽巴,隔一段時間喂一些青稞、豆料、或者是高粱、蕎麥、燕麥等“帶種籽”的精飼料。這樣做的目的是確保戰馬不掉膘,能夠隨時參與戰鬥。

一些極端的作法,甚至會在戰馬的飼料中新增適量的生肉,力求在最短時間內提升戰馬的狀態,但馬的消化系統,並不能長時間食用肉類。

一個成熟的騎兵,會把馬看成最好的夥伴,把馬照顧得無微不至。只有馬匹狀態好了,騎兵的生存機率才會更大。

遊牧民族之所以大部分都是在秋天發動戰爭,因為這是遊牧民族戰鬥力最強的季節,這個時候,草都結籽了,這些植物的果實富含糖類、澱粉,馬吃了之後,會變得膘肥體壯、油光水滑。

相比之下,中原主流的黑鐵級牧草比之草原的黃金級牧草,質量上就要差上不少。更別說和西域的牧草之王紫花苜蓿相提並論。

所以就是在平時,乾軍騎兵都會給戰馬投餵少量的鹽和高粱、蕎麥。而戰時,更是允以四分之一的精飼料。也就是說,一匹戰馬每天消耗20斤食物,其中15斤草料,剩下的5斤則是高粱類的食物。在糧食消耗的上面,戰馬等同於一名戰兵。

而張碩向葛洪提議的,便是讓葛洪以15斤草料與五斤高粱混合煉製,先搞出戰馬服用的藥丸再說。

葛洪沉浸修道、煉丹術多年,現今皆是宗師級別的能力。略微改良一下藥丸的成分,對於他而言,便是信手拈來。

馬食丸(黑鐵):由草料與高粱等物融煉而成,馬匹食用可充飢,相當於食用了十斤的食物。

在葛洪的宗師級煉丹術下,專門給戰馬食用的馬食丸很快便問世了。且還被葛洪進行了多次壓縮,以達到一粒藥丸就能保戰馬半天不餓。

從葛洪手中拿到草丹和馬食丸的煉製手冊後,張碩與鮑靚、葛洪等人,又詳細商量了立道教為乾國的具體事宜。

經過一番討論後,雙方都做出了很大的決定首先是靈寶派這邊,在葛洪與葛玄兩人的千里傳音後,決定將靈寶派主址從閣皂山搬到東海郡朐山縣內的朐山之中。

而張碩這邊則立葛玄為國師,奉道教靈寶派為乾國國教,允許靈寶派在乾國大範圍傳道。。

……

“系統提示:鑑於玩家在國內推崇道教靈寶派,成功啟用國家宗教信仰頁面。由於您是第十五位啟用宗教信仰的國君,獎勵:魅力2。”

武靖元年五月十六日,張碩於郯縣直接使用乾國玉璽自帶的“詔告天下”技能,將道教靈寶派奉為乾國國教的事情,通報了整個東海郡。而當張碩剛剛釋出聖喻的同時,系統提示音在他的腦海中也響了起來。

【國號】:乾

【年號】:武靖

【國家等級】:子國

【國庫資金】:14635兩黃金、7838兩白銀、17336餘貫銅錢

【知名度】:921

【當前人口】:1235964

【當前稅率】:30

【穩定度】:50

【宜居度】401

【腐敗度】35

【國家介紹】:乾國是神州大地上的一個子國,經過現代國君的東征西討,雖因戰火使國家變得滿目瘡痍,但也初步有了幾分強國氣象。

【疆域】:東海郡(99)——位於神州大地東部的徐州,總人口約二十餘萬戶,資源豐富,民風淳樸,乃魚米之鄉,很適合漁業和農業發展,能夠馴養戰馬。

【軍隊】:

銀龍軍(12500)——由初始乾國禁衛軍主力為基礎,改編的精銳部隊,經歷了東海統之戰、乾蜀之戰後,已初步成為一支勁旅,軍中士卒普遍五階。

龍驤軍(12500)——乾國在征戰各方過程中,在原部分禁軍基礎上組建出的中堅力量。雖於乾蜀之戰中遭遇重創,但在全國龐大的府兵體系支援補充下,元氣已恢復大半,軍中士卒普遍二階。

雄武軍(12500)——乾國在平定淮夷之亂後,以表現出色的原乾國第三野戰軍為基礎,遴選青壯,擴充而成的新軍。軍中士卒普遍三階。

淮蠻軍(12500)——乾國在平定淮夷之亂後,自淮夷青壯中遴選,組成的新軍。因剛剛成軍,軍紀較為散漫,但士兵個人戰力值頗高,後續成長潛力大。軍中士卒普遍五階。

北府軍(12500)——以謝家精銳私兵和乾國水軍為基礎,擴編組成的水路兩棲軍團,乾蜀之戰中,主帥謝玄以誘敵深入,大破徽王汪直。充分證明了這支軍隊在陸戰上的驚人實力,但水戰方面的戰鬥力猶未可知。軍中士卒普遍二階。

九縣府兵(349592)——乾國統一東海後,透過收攏大批因戰亂流離失所的地方難民、流民所組成的兵農一體,規模龐大的地方軍團。因在平定淮蠻一役後,驟然擴充編入了大量淮夷俘虜。從而大大降低了各地府兵的將官素質,稍有不慎,甚至有動亂的風險。

【中央官員】:

文臣太宰謝安、吏治司長王安石、戶籍司長司馬臺、刑律司司長趙磊、提刑司長王安禮、農業司長王安國、度支司長謝尚、商業司司長糜竺、營造司長陳文、兵部司長李飛、宗正司長吳麟、外交司長劉惔、教育司長蕭琮、百工司長崔宏丹、御史大夫蕭瑀、司禮監秉筆太監高力士。

武將:銀龍軍軍將趙雲、龍驤軍軍將王彥章、雄武軍軍將傅友德、北府軍軍將謝玄、淮蠻軍軍將黃忠。

【地方官員】:

天亙縣:天亙令謝奕、監丞匡衡

樂安縣:縣令麋信(麋竺族弟)、監丞後蒼、指揮使郭平

朐山縣:縣令謝靖(謝玄五哥)

東陵縣:縣令王安仁

蘭陵縣:縣令蕭望之

郯縣:縣令兼監丞鮑靚、指揮使郭德成

陰平縣:縣令王安世、指揮使謝豁

利城縣:縣令王安道、指揮使謝泉

合鄉縣:縣令謝攸(謝玄四哥)、監丞王安上

【宗教信仰】

主流宗教

靈寶派道教(神州本土宗教道教分支。亦稱閣皂宗、葛家道,為東晉末年葛玄創立的一個道派思想理論上都以“道”為最高範疇,主張尊道貴德,效法自然,靈寶派尊崇元始天尊為最高主神。提倡修道者應該不僅僅只求個人成仙,還要藉此幫助別人行善得道,普度眾生。靈寶派重視勸善度人,比之側重個人修煉的上清派擁有更多的信徒,也是區別於其他道派的重要特點。)

宗教效果

婚姻制度可採取一夫多妻制、同其他教派通婚無懲罰、異教容忍程度50(降低因不同宗教教徒間可能引發的叛亂)、異端容忍程度50(降低相同宗教因不同派系可能引發的叛亂)、國內百姓身體素質大幅度提升,生病機率大幅度降低。

宗教特性

萬法自然——與所在國家境內的其他宗教進行思想交流後。可獲得相應宗教的部分特性加成。

【國家精神】

浪蕩乾坤——腐敗度每月降低2點,士族,貴族忠誠度降低10,除士族、貴族外的所有階級,忠誠度提高10,好感度提高10,宜居度加一。

汗牛充棟——國民學習能力5,科研速度25,行政改革效率25。

大興土木——國內所有工程建造效率30。剩餘時效四十五天。

府兵亢餘——國家軍隊的組織力4。剩餘時效不定,視國家境況而論。

【綜合國力指數】:1679

政治指數——389

經濟指數——287

軍事指數——353

文化指數——463

科技指數——187

看了眼當下的國家屬性面板,張碩心中滿是欣慰。無論如何,乾國一直都在發展不是。

“國君,靈寶派那邊已經著手遷徙了。眼下朐山內部還有匪寇流竄。我等是不是要馬上出兵剿匪,免得到時候被靈寶派的道長們輕視了。”

見張碩回過神來,批閱奏摺。一旁的高力士試探性的詢問道。

“恩,高卿家說的在理。要是等國師他們來了,朐山還在那些宵小的手中,怕不是讓他們以為我乾國無人了!”

張碩點了點頭,略微斟酌了一下後,繼續開口說道:“與蜀國之戰中,柴存家的小子,倒是頗為驍勇果敢。這一次便由他暫領朐山指揮使一職,準他帶5千眾青壯府兵進山平亂吧。”

“國君,柴師帥的兒子,微臣並不認識。但如今柴師帥也才三十左右,其子恐怕也就十幾歲吧。讓此等乳臭未乾的小兒統軍。會不會讓人以為我乾國無人?”

高力士聽張碩的意思,是讓一個十幾歲的孩子領軍,不由得開口勸說了起來。

“這又何妨?北府軍軍將謝玄,不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麼?不要因為他們的年紀縣,而輕視了他們,否則終有一天,會讓你吃一次大虧的!”

張碩否定了高力士的勸說,隨後又道:“讓他過去,也只是想著藉此機會,磨礪磨礪他罷了。主要是讓他先去打探一下情報,能直接滅了最好,如果不能,稍後孤再派正軍去幫忙。”

高力士見張碩心意已決,也便不再繼續反駁。兩人只繼續談論其他的政務。

在神行法的加持下,戴宗在當日,便將張碩的聖旨送到了駐紮於蘭陵縣境內的雄武軍第一師師帥柴存處。

當柴存與柴克宏兩人得知張碩準備啟用柴克宏,統領府兵討伐朐山匪寇後。皆是喜憂參半。柴存一而再再而三的叮囑柴克宏,一切一定要以安穩為主,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在柴存的安排下,次日一早,柴克宏便在柴存與傅友德的送別下,帶著下兩名柴存的親兵,朝朐山縣覆命而去。

相比於治安良好的蘭陵縣,朐山縣的治安就混亂很多了。儘管柴克宏與兩位親兵裝備齊全,沿途依舊有幾波宵小妄想虎口拔牙。不過最終都被柴克宏給輕鬆料理了。

根據柴存幫他調查到的訊息,朐山縣是整個東海有數的丘陵地帶之一,之前東海統一戰中,就有不少的樂安國殘軍敗將,逃亡流落此處落草。

乾蜀之戰中,這些人夥同朐山和周邊幾個縣的豪族叛軍攻城略地,與當地各鎮府兵打的好不熱鬧。直到趙雲帶領第一軍主力南下路過,順便狠狠收拾了他們一頓。這群被殺的丟盔卸甲的烏合之眾,才帶著不到三萬的殘部逃回朐山中,老實蟄伏下來。

不久前,東海郡各縣爆發了淮夷之亂,有不下三萬的夷人殘軍被乾軍擊敗後,逃入了朐山之中,使得這些盜匪竟又有了死灰復燃的跡象,給當地的治安造成了不小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