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復說的相對隱晦,並沒有挑明瞭說。

也是不想在謝家,尤其是當著謝顯這個小輩面前顯得太過卑微。

低頭娶妻,頭低下也就儘夠了,不需要跪到地上。

袁夫人瞠目結舌。

還有這麼操作的?

為了兒子,諸葛復也算是機關算盡了。

只要她在朝中一日,只怕諸葛術出頭都難。

可他致仕,走了,那就是閒賦人士,別說娶個外邦公主,娶頭驢跟別人都沒任何關係啊。

“那你怎麼不早說?”

諸葛家有這烈士斷腕的心意,她也就不怕閨女嫁過去擔心受欺負,又怕柔然九公主賊心不死了。

啥都沒有距離來的實在,隔著十萬八千里,你再反悔又能怎樣?

跟個老頭子過去吧。

跟她閨女就沒關係了,除了在建康城淪為一陣的笑料,沒啥實質的傷害。

謝顯看了眼謝婉:“這要看七娘的意思。

如果七娘不願嫁,哪怕諸葛家亮出再多底牌,咱們都不嫁.”

先別說別人,反正蕭寶信感動了。

她也想有這樣的兄長。

只是鑑於她已經有了這樣的夫君,再有什麼奢想那都是太慾壑難填了。

不過反過來也可以說,是看她有個太令人糟心的弟弟,老天爺才給她配了這麼個高顏值、高能力、萬事不操心,什麼都為她扛的,是吧?

“對對對,還是要看七娘的意思.”

蕭寶信也給小姑撐腰。

“反正九公主是要和諸葛尚書走的……哪怕真住到一起,難道還能讓九公主給欺負了?動腦子的事兒有你阿兄,動手的事兒有我啊!”

袁夫人除了翻白眼……就是感動了。

起碼兄嫂還都挺給力。

一文一武,搭配起來也還挺燦爛……

“既然你們兄妹,包括寶信都這麼認為,那就隨你們吧。

反正,”袁夫人有話硬生生憋回肚子裡了,“隨你。

你是個有主意的,想的也都在理.”

只能說並不是一時被美色衝昏頭腦。

原因肯定是有的,但至少找出來的理由給她說服了。

十六七的大娘子,真想再找個合心可意的,說真的還真難找。

至於蕭寶信和謝顯,除了天意,也就只能說瞎貓碰上死耗子了。

除此,無解。

既然這麼拍板定了,袁夫人也就不再多留他們,只和謝婉說:“雖然你的心意已定,但也不急在一時,趁這幾天再仔細想想,萬一反悔了,早給人家信兒,都別拖著。

如果真的不再更改,那就勢必要請諸葛尚書來謝府一趟,至少當著太夫人的面兒,把該交待的都交待一下.”

“出了這麼大的事兒,建康城所有人都看著咱們兩家,諸葛家不能裝不知道就這麼糊弄過去,總要有個態度.”

“也不是讓他們家伏低做小,但也不能這麼悄無聲息的過去,免得等你嫁過去,再被人低看了.”

謝婉看向謝顯,這得兄長髮話。

謝顯點頭:“諸葛家也正有此意.”

那還有什麼可說的?

“兒女都是債啊.”

袁夫人搖搖頭,回屋歇著了。

這事兒算是這麼定了。

說是讓謝婉再想想,可袁夫人瞭解閨女,脾氣又硬又倔,性子又剛又擰巴,真下定主意,當著這麼多人的面認定的事兒基本上是改不了了,也就這麼回事。

回頭就和謝琰抱怨開了:

“脾氣也太倔了,隨誰呢?”

謝琰:‘你啊。

“也不知道都聽她的是不是對的,萬一……唉,希望沒萬一吧.”

‘這誰也說不信的事兒。

’謝琰這個摻和不進去。

因為蕭二孃的重生改變了太多,親爹都變了,親姑母的婚事也不再是前世那位了。

幸福不幸福的誰也拿不準。

但他看姑母這脾氣性格,還有親爹親孃這麼護短的在,想挨欺負都不容易。

幸福不幸福的,都是自己走出來的,怪不得別人。

就是親姑父攤上親姑,幸還是不幸就不好說了。

“阿琰,你長大以後可不能像你阿爹和姑母這麼任性,可得聽勸啊.”

袁夫人摸摸謝琰的頭嘟噥:“有主意是件好事,要是耳根子軟也未見得就是好的……我和你在說什麼呢.”

“我都聽祖母的.”

謝琰乖巧地抱袁夫人大腿。

袁夫人一聽都樂傻了,一把抱住謝琰:“唉喲,我家阿琰這是在說什麼呢,太貼心了!祖母為了你喲,真是豁出命都捨得.”

琢磨著是不是給謝婉添箱底的嫁妝稍微少些,給阿琰攢著些。

未來的事兒誰知道呢,以備不時之需嘛。

謝琰表示他是真沒想惦記袁夫人那些箱底,純粹就是巴結袁夫人,抱緊家裡頂樑柱的大腿好過日子。

就沒想那麼多。

他心裡是富有山河的人,在乎那些芝麻穀子的嗎?

###

外人自然不知謝府的謀算,只不過看著沒甚動靜,都張望著等看大戲,聽大瓜。

直到諸葛尚書帶著諸葛術親自跑了趟謝府,謝顯親自將人給送出府來,一副相談甚歡的模樣。

在這之後也並無毀婚的訊息傳出,這算是確定了謝家和諸葛家的婚事算是定下來,再無變動了。

不得不說,很多人還是挺遺憾的。

沒看上好戲。

近兩年來,可以說建康城的熱鬧大部分出自蕭謝兩家。

蕭寶樹離開建康,整個建康都清靜了大半,眾人飢渴難耐啊,都有點兒難以置信諸葛府出了這麼大的事,居然就被謝家輕輕給放下了。

心大啊。

謝顯肯定另有安排,這是小部分這樣認為。

畢竟是妹婿家,肯定是要扶持的,甚至連永平帝都是這樣想的。

皇帝矛盾啊,想用諸葛復,有能力有實力,但他是柔然的老女婿,又是謝家的姻親,謝顯親妹婿的爹。

結果都沒等永平帝這邊有什麼反應,以淮陽王為首,包括御史中丞等朝中重臣紛紛上摺子彈劾諸葛復。

可不是那麼簡單,只說他不該娶柔然公主了,直接指責了他當年出使柔然,是否已經與柔然相勾結,在許給柔然的諸多好處時,是否做到了公平公正公開。

永平帝都快掀了龍書案了。

許給柔然的諸多好處是他想的!是他許的,他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