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宣跟我說,姜子牙名號許多,成為姜尚,又因為其父呂公成為呂尚,這在當初是無人知曉的。

歷史說姜太公出郭之時是八十多歲,實際上也是誤傳。在闡教收十二金仙之時,姜子牙已經二百歲有餘。有餘呂公之死使得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呂國出現,所以姜子牙一直遊蕩於天下,然後在東海定居。

東海是一處散修聚集之地,姜子牙來到此地定居,有一方面原因,就是網羅一批道行高深之輩,為自己父親呂公報仇。

當時東海散修之中道行最拔尖之人,自號太乙道祖。為了與其交好,姜子牙冒險透露了自己的身份,並且將呂公千年來蒐集來的古怪術法一點點獻出,就為籠絡太乙道祖。

後來闡教收十二仙的時候,太乙道祖自然也參加了。他當時突破大羅金仙百年有餘,在凡人裡絕對算是頂尖存在。不出意外,一番比鬥過後,太乙道祖位列十二金仙之一,排名第五,被元始大天尊賜法號為太乙真人。

在這個過程中,姜子牙再次偷偷找到太乙真人,說自己父親呂公當初之所以暗害潘蟬,實際上是真的找到成為真聖的法門。如果他能幫助自己拜入元始門下,就將這法門一併獻出來。

看過封神的都知道,十二金仙中未達目的最不擇手段的,就是這太乙真人。他在幕後哪吒在臺前,哪吒闖多大的禍太乙都會出來包庇。直到哪吒混蛋到削骨還父,削肉還母的地步,太乙又以蓮藕為他重塑金身,然後投入西周叛軍之中。

那個時候凡是修士都明白,單靠自己修煉,到達大羅金仙基本就到頭了。所有凡人中道行最高的也就是如此,只是進入的時間有早晚而已。準聖都是先天大神們分出精氣所化,而真聖全都是先天而生的。

太乙真人從百年前踏入大羅金仙以後,道行基本再無寸進,對於姜子牙的引誘他怎麼可能不動心?

思量再三後,太乙真人不僅幫助姜子牙隱瞞身份,還叮囑他自己莫要說漏了嘴。然後以某些天材地寶作為好處,找到同樣位列十二金仙,原本與他關係就很好的廣成子與赤精子二人商量。

得了莫大好處的二人自然同意,於是在十二金仙名分已定,元始大天尊下界講法於崑崙山之後。其餘金仙都已退去參悟,唯有這三人留了下來。

廣成子位列十二金仙之首,他搶先雙膝跪地,說將來十二金仙要負責振興闡教,但他們道行雖然高深,可古往今來一直隱世修行很少踏入紅塵。自己認識一人,在凡人之中名望頗高,喚作姜子牙。問元始大天尊可不可以破例將其收做記名弟子,也好輔助他們師兄弟二人傳播教義。

廣成子一說出姜子牙的名字,赤精子與太乙真人連連點頭,表示對此人如雷貫耳。雖然道行談不到如何高深,但德行深厚。經常於天下各處教導普通凡人,如今夏朝的各部落都很尊敬他。

元始大天尊也沒多說,當下點了點頭,然後囑咐了一聲:“我所傳下教法爾等應細細感悟,不得懈怠。闡教之闡,其意為‘明’,根性最重。夫天地者,當以‘立’為根本。”

此話說完後,元始大天尊讓他們三個轉告其餘十二金仙,從即日起依闡教教義傳播天下。我於沒兩百年下凡為爾等講法,需在崑崙山巔建立一宮,名為玉虛宮。作為下一紀元氣運更迭之時,穩定陽間界氣運所用。

元始大天尊頒佈下法旨之後,徑自回到無極大羅天玉京山閉關去了。留下廣成子、赤精子和太乙真人呆在原地,開始細細琢磨起大天尊話中的含義。

正在三人討論之際,姜子牙推門而入,臉帶狂喜的一躬到底,口稱:“子牙謝過三位師兄引薦之恩,若有機會必當報答。”

在他心裡自己雖然只是個記名弟子,但這就夠了。十二金仙都以踏入準聖,甚至真聖為目標。以後擴充闡教的任務,肯定是要落在自己頭上的。

倒是他以闡教元始大天尊,和十二金仙代表的名義,建立人間闡教。可不正是自己扯大旗謀虎皮的機會?到時莫說替自己父親報仇,就算是光復呂國封地也是手到擒來。

三人見姜子牙進來也很高興,尤其是太乙真人。當初呂公策劃數百人修謀害潘蟬他早有耳聞,並且呂公臨死之時,潘蟬之血還在其胸口掛著,可見說食潘蟬可成聖不是虛言。只不過其中的法門,外人所不知曉罷了。

三人沒有揹著姜子牙,繼續討論起剛才大天尊話中含義。沒想到姜子牙聽著聽著,竟然狂放大笑,不由得讓三人眉頭緊皺。

廣成子與赤精子雖然不悅,但畢竟剛剛拿了人家好處,不便多說。太乙真人知道姜子牙頭腦靈光,疑惑的問他在笑什麼。

姜子牙微微搖頭,說道:“大天尊話裡的意思再明顯不過,這是在告訴我們人間闡教發展的方向,還有最終目的。”

眼見姜子牙說的言之鑿鑿,三人立馬驚問,此話怎講。

姜子牙輕輕咳嗽一聲,然後就開始了高談闊論,他問三人:“大天尊著重的講了闡教這個闡字,乃是闡明,是‘立’的意思。那麼與闡對立的,又是哪個字呢?”

三人被姜子牙繞的有些迷糊,同時搖頭,示意他直說。

姜子牙呵呵一笑:“與‘闡’對立的當然是“截”啊,大天尊注重根性,先不說起先闡教只有真聖,就是如今大天尊真正的弟子,只有你們十二人,正所謂貴精而不貴多。相反,截教通天教主則本著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理念,收的徒弟盡是些披毛戴角溼化卵生之輩,兩教建立之初就註定勢如水火,難以共存!”

姜子牙一番話聽起來很有道理,但細細想來又古怪異常,三人對視一眼,都看出相互間的驚訝。

姜子牙卻沒停頓,繼續道:“闡教“的教義是闡明,也即是“立““截教“的教義是擷取,也即是“破“。一個是先天、一個是後天。兩教之戰,早晚難以避免!”

姜子牙的話越說越鋒利,越說越離譜,駭的三人紛紛色變。三人雖然都是貪婪之輩,但就算其中貪心最重的太乙真人,他的貪念無非還是在修行上。

其實這一點某種角度來講也無可厚非,對修行的貪念看你怎麼分析。修行一道逆天而為,不進則退。說是貪念也好,執念也罷,無外乎於心。沒有向著目標前進,得到永恆之壽的堅心,如何能夠踏破輪迴?

所以這樣的人更加知道修行來之不易,輕易不願犯險。太乙答應幫姜子牙入門,他所冒風險頂多是大天尊不悅,下次相見於兩百年後,過去也就過去了。而大天尊答應的情況下,他就能從姜子牙那裡,得到成為真聖的希望,這是怎麼都不虧的買賣。

可是他從未想過要與截教為敵,雖然他也看不起披毛戴角溼化卵生的畜生。但是那是一回事兒,敵對又是另外一回事兒。因為截教後面站著同為至聖的通天教主,這位至聖出了名的脾氣不好,大天尊都要讓上三分。

“還望師弟謹慎,切莫理會錯師尊的意思,釀成大錯啊。”廣成子琢磨了半晌後,假裝好意的出口提醒道。

沒想到姜子牙不屑一笑,朗聲道:“師兄你也知這是師尊本意,何故恐懼?你們想想,闡教從未在人間建立法脈,為何現在突然讓我等傳播教法?還有,師尊說讓我們在崑崙山建立玉虛宮,用於下一紀元氣運更迭只用,這是什麼意思?”

說道此處,他聲音突然拔高,自問自答道:“因為上一紀元人教執掌天道,人獸之間怨恨頗深,截教看似式微,其實門徒廣闊。下一紀元截教絕對不會再讓人教得氣運,世尊讓我們傳播教法,建立玉虛宮,目的是下一紀元,天道由我闡教執掌!”

不顧三人臉上的驚訝,姜子牙繼續滔滔不絕道:“人闡兩教教義不同,共同點卻至關緊要,那就是人類為先!兩教想要培養出新的至聖,都要以人為本,而氣運就是關鍵!我可以預見,如果我闡教想奪取氣運,人教必定鼎力相助。屆時截教必定不是對手!”

眼見三人目光閃爍,姜子牙繼續道:“諸位師兄想一想,你們才降生多少年頭?為何能夠有這般道行?正是因為人教掌天道,人類乃是氣運所向!之所以遲遲到不了準聖,那是因為人類太多,氣運被平分了。如今你們是闡教十二金仙,站在闡教頂端,有是人類,可謂兩教氣運齊聚於一身。你們有沒有想過,到時闡教得了氣運的話,也許不僅僅是準聖、真聖,也許新的至聖也會從你們之間產生呢?到時老君認為的至聖會從人類出,這想法的真假就可以驗證了!”

對於他們這個級別來說,成聖乃是最大的誘惑,此時姜子牙的每句話都直擊他們的心神,他們目光中的閃爍,都被姜子牙捕捉在眼裡。

“退一萬步說,就算至聖從先天大神們之中產生,但準聖和真聖卻是小菜一碟。人類這麼大種群平分氣運的狀態下,你們都到達了大羅金仙。闡教要是得了氣運,這麼少的門眾,害怕氣運不夠麼?”

“還有最關鍵的一點。”姜子牙微微一頓,吊足了胃口,直到三人眼中明顯有些許焦急表露出的時候,他才幽幽說道:“要是闡教奪了氣運,必定建立新天庭。到時候師兄們會在什麼位置還用我說麼?屆時三界六道資源盡在掌握,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