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報到的當天晚上由大嫂主勺,大哥協助做的晚飯,也是四人在京都第一餐比較像樣的飯菜,三菜一湯,老二、老三都說大嫂做菜的手藝不錯,出手不凡、廚藝精湛,雖然簡簡單單,卻色、香、味俱全,最有特色的是依然保持了家鄉的味道,得到兩位小叔子的讚揚和肯定,李明月還是蠻開心,有點沾沾自喜,吃了飯張沙搶了洗碗涮鍋,張澤則關了房門,閃身進入前世居住空間,轉而回到書法服務站的客廳,媽媽正等著張澤,見老二突然出現,雖然是翹首以待,也是心驚不已,莫名的激動,張澤和媽媽約好,正常三天回來一次,張澤喊一聲媽媽好,媽媽略為楞神,直接拿出這幾天的報表,張澤發現電腦維修上需要採購一些備件,其它一切正常,張澤讓媽媽等一會,他閃身進入前世居住空間一番操作,三分鐘後手捧二隻盒子出現在客廳,然後把盒子放桌上,讓媽媽明天把配件送過去,做好記錄就行,最後再問媽媽還有沒有事,媽媽說沒有了,張澤就和媽媽說:“沒有事我就走啦,萬一他們找我!”媽媽說一聲好,張澤就不見了,王桂花心想:真是神奇!傳說中的悟空也不過如此吧!

前後約10分鐘,張澤又悄無聲息地回到京都四合院他的房間。

翌日是第一天上課,大哥張淦多少有點不放心李明月一個人去學校,所以也騎車陪同,張澤和張沙兩兄弟同行,四人都帶了飯盆、筷子等餐具,中午在學校就餐,雖然是一個學校,但京都大學範圍比較大,不同的院系、專業上課的地方也不同,相隔甚遠,兩兄弟分開去了各自所在的班級,張澤走進工商管理七七(1)班教室,教室裡面已經有了十幾位同學,張澤知道按慣例今天應該是安排座位、選出班幹部,張澤隨便找了一個空座位坐下,和旁邊的兩男同學打個招呼:“早上好!我是張澤,來自江南省。”

旁邊稍胖的同學熱情回應說:“你好!我是周濤,來自東山省。”一位妥妥的東山大漢形象。

另一個高個子同學說:“張澤你好!我來自京都本地,我叫王彥。”張澤看過去,廋高個兒,面板白淨,有點書生氣。

張澤高興的說:“周濤、王彥你們好!很高興又結識了新朋友!”

這時周芳走進來,張澤主動站起來說:“周芳,早上好!”

周芳:“張澤你早!你這邊沒人吧,那我就和你座啦。”說著就坐在張澤旁邊空位置。

張澤:“歡迎你!現在應該隨便坐,等下可是要分配座位的。”

旁邊的周濤、王彥也和周芳打了招呼。

不一會一位成熟性感、三十多歲模樣、端莊漂亮、齊耳短髮、乾淨利落、面露微笑的女老師走進教室,落落大方的站到講臺上,這時班上所有同學基本上到齊。

“同學們大家好!歡迎您來到京都大學,自我介紹一下,我叫袁蘋,是工商管理七七(1)班輔導員,可能今後很長時間我們會在一起,同學們在學校期間,要是在學習、生活遇到什麼問題都可以來找我!”

大學都在每個班級配置輔導員,也就是班主任,管理學員的學習、生活的方方面面,上傳下達,是學員和學校之間溝通的橋樑和紐帶,由於輔導員老師的特殊作用,也成為同學們的良師益友,其他各任課老師只負責講課,所以在大學輔導員老師的作用特別重要。

袁蘋老師繼續說:“今天我們先把座位安排一下,我們班有35名學員,每9人一組,我先點第一組,然後第二組,依次順推。”

經過點名,同學們依次坐下,張澤和王彥同坐,周芳在隔壁的小組。

同學們都在新坐位坐好,袁老師說:“下面進行第二項工作,請同學們自已選出班長、組織委員和生活委員,可以自我推薦,也可以選舉班上的其他同學,”

好長時間無人發言,冷場了一陣,這時一男同學舉手發言:“我推薦王強同學擔任班長,”

袁蘋老師說:“哪位是王強,請站起來!介紹一下自已!”

大概有米以上的身高,大個子的王強站起來說:“我叫王強,來自白山省龍江市。”一位妥妥的東北小夥子。

這時周芳舉手發言:“我推薦張澤,”

袁蘋老師說:“誰是張澤,也請站起來介紹一下自已吧!”

張澤站起來苦笑著說:“我叫張澤,來自江南省東江市!”

袁蘋老師說:“我知道江南省的張澤兄弟三人同時考取京都大學,你是三兄弟中的老幾?”

張澤說:“我是三兄弟中的老二。”

袁蘋老師說:“請座下!還有誰?”

又有同學推薦了一名女生,高挑個子的李芹同學。

袁蘋老師說:“那先就這樣,由王強擔任班長、張澤擔任學習委員、李芹擔任生活委員,袁老師乾脆利落、一錘定音,實際上在座的所有同學能夠落取京都大學,都是青年才俊、優秀學員,擔任班幹部不在話下,只不過擔任班幹部不但自已要模範帶頭,還要為班級承擔更多的事務和責任。”

實際上進入京大的學生形形色色、千姿百態,但共同點都可以說是人中龍鳳,每個人都有自已的閃光點,所以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王強出生軍人世家,其祖父、父親兩輩都是軍人,他卻有叛逆思想,志在經商,成績優秀,酷愛運動;李芹是個富二代,學習認真、思維敏捷,是個五穀不分、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城市姑娘;只有張澤出身貧寒,靠自已的努力闖下一片天地。

袁蘋老師說:“走進大學是我們人生中的一個新起點,尤其是你們這一屆,時隔11年重新透過國家考試招生,意義更加重大 ,我們這一屆,有兄弟三人同時走進京都大學、還有母子同時進入京都大學,從年齡結構上來看,從不到20歲一直到30好幾的都有,祝全體同學都能把握機會,讓我們的青春閃光,不負韶華,書寫我們每個人的精彩人生。”

稍後袁老師繼續說:“我們正處在國家經濟大發展的重要視窗期,建設國家急需要大量人材,在座的各位都是精英人士、人中龍風,正好趕上好時機,預祝你們學有所成。下面請全體班委再加幾位男同學一起去學校教務處領取書本。”

大家都很積極主動,躍躍欲試,搶著報名參加班級領書,這個時期所有書本、資料都是免費的。

這一屆的學員不用參加軍訓,因為時間關係,好多方面還沒有準備好,到80屆的學生就要參加為期1到2周的軍訓活動。

袁蘋老師說得恰如其分,語重心長,跨進大學的校門,對每個人都是人生新的起點!新的征程,再說古人早就告誡我們:青春需早為,豈能長少年;張澤認為要儘快適應學校的生活、學習環境,團結同學,不能強求改變別人,一定要先努力的改變好自已,再去以自已的實際行動引導班上的同學。

進入華夏聞名遐邇的最高學府,張澤同學在激情澎湃的同時,也是下決心不辜負時代賦予的歷史使命,讀書學習、激情依舊,遙想華夏先人對於學習的奇聞軼事,不禁豪情萬丈,蘇秦刺骨、孫敬懸樑、史不絕書,千古傳頌;周公朝讀百篇、屈子洞讀三年,孫康因家貧,夜讀映雪取光,現在學習條件如此優越,定不負韶華,生命有限,學海無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