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等父親、媽媽、大哥都是下田勞動後,張澤就開始試著用舊報紙進行書法練習,果然能寫出一手好字,只要進入書法意境,怎麼樣寫好書法就自然而然地在大腦形成,然後躍然紙上,手隨心轉、心想事成,隨心所欲,字跡靈動飄豔、秀麗大氣,令人不可思議,難以置信!

張澤拿出高中一年級的全套課本放在大哥床邊,方便大哥抽空學習,至於高中二、三年級的書現在還不能給,主要是自已說不清錢從哪兒來的。

必須少一點矯情,多一份努力,人生的理想才有可能實現;在應該奮鬥的青春季,決不能浪費一寸光陰,常言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就這樣張澤做好家務事就寫字、看書學習,同時也讓三弟寫字,當然三弟不可能和他相比,但進步也不小,老三聰明且努力,智商不低,理解能力強,對書法也是情有獨鍾,上手很快,也是初步顯示出書法天賦。張澤雖然有金手指,但也信奉一個真理: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厚積分秒之功,始得一鳴驚人。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當棄僥倖之念,必須百鍊成鋼。

所以張澤不辭辛苦,起早貪黑,夜未央而終不停手,不管手臂痠麻,只要有空閒,就堅持不懈地練習書法,用當下一句流行語來形容,就是睡得比狗晚,起得比雞早;甚至在打豬草的時候,在做飯的同時,腦子裡還在思考書法筆劃,夜以繼日的勤奮努力,揮灑汗水,不負青春、不負韶華。

無人扶我青雲志,我自踏雪至山巔。

在緊張有序地書法練習中,時間總是過得飛快,從7月17日報名已過去了12天,來到7月29日,這段時間以來,只要做好家務事,一刻也沒有停止寫字,現在寫書法,一點也沒有生疏的感覺,一切都是那麼的得心應手,下筆如有神助。

就在這一天,也就是7月29日晚上,當父親張有為看到老二、老三寫的毛筆書法,大吃一驚,瞠目結舌,驚愣當場,在他看來,兒子這飄亮的楷體,是如此完美,這是他兒子寫的字?真是難以置信,張有為小時候必竟也上過幾年私塾,而那時以毛筆為主,深知寫好毛筆字的難度,現在目睹兒子的楷書,怎麼也不敢相信自已所看到的事實!

張澤臉不紅心不跳地說:“自已和三弟一直都在悄悄練字”

同時告訴父親,8月2日要參加東江市的少年書法比賽,並拿出比賽邀請函讓父親看,這時張有為才不得不相信眼前這一事實,但總是有一個做夢的感覺。

張有為看到兒子的毛筆字,如獲至寶,非常興奮,趕緊告訴王桂花這一好訊息,讓夫人也高興高興。為了應對老二的少年書法比賽,在比賽前還有兩天的時候,媽媽專門請假沒有上工,專門操持家務事,讓老二、老三專心致志的寫字練書法,兩兄弟享受同等待遇,在兩兄弟練字時,老二總是能及時糾正老三書寫上的錯誤之處,也使老三進步神速、得益良多。

兒子能參加東江市15歲以下少年書法比賽,是張澤家開天闢地的一件大事,必須全家支援、全力以赴,父親和媽媽商量好,比賽這兩天由媽媽看家,照料小雞和小豬,同時負責做飯,父親和大哥、三弟都去陪老二參加市裡的少年書法比賽,為老二助威加油,同時也讓三兄弟都體會一下比賽氛圍,見見世面,感受比賽的竟爭氣氛,大家欣然同意,一致贊成,雖然家裡比較貧窮,但是老二參加少年書法比賽,認為對老二是一個機會,還是捨得花錢,可見張有為、王桂花思想通透,其境界和格局不是一般農村夫婦所能企及。

張澤非常感謝家人的全力支援和寄予的希望,尤其是父、母親的言傳身教,不禁想起李清照的兩句詩詞:

新竹高於舊竹枝,全憑老幹為扶持;

雛風清於老風聲,桐花萬里開山路。

心想比賽中一定要全力以赴,作最大的努力,爭取最好的結果,不負父、母親以及家人的期盼。

8月2日一大早,父親和三兄弟都早早的收拾整齊,做好了準備,所以父子四人懷揣希望,信心滿滿,在媽媽的目送下,一齊出發去臨江鎮坐公交車進城。

父子四人同時出動,村裡的有心人都用驚奇的眼神看這父子四人,有不少人好奇地問張有為:“老張,這麼早你們父子去做什麼?今天又不是趕集的日子。”

張有為高興地回答:“我們一起陪同我家老二去城裡參加市裡的毛筆書法比賽,”大家都說張家老二有出息,也有人讚不絕口的說:老張好福氣,生了三個好兒子。

老宅方面得到訊息,卻忍俊不住地都笑了:真的笑死人了,這個小混子還能參加東江市的比賽?真是浪費時間、浪費精力、浪費錢財;心比天高、命比紙薄,好高騖遠,到頭來就是竹籃子打水一場空。張有為不以為然,對這樣的話不予計較,充耳不聞,要不就是東耳朵進西耳朵出,不然能怎麼樣,事實勝於雄辯。老宅這些人根深蒂固地看扁了他們張有為一家,如果不說這種冷言冷語,才真是奇了怪了,因為習慣成自然,老宅方面的冷言冷語,並不影響張有為一家興奮的情緒和期許,十多年來張有為、王桂花夫婦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憑自已勤勞的雙手和無數汗水,不懈努力,一步步去實現自已的夢想,三兄弟卻從中體會到父愛如山,可憐天下父母心。

迎著初升的太陽,吹著清涼的晨風,在知了的歡送聲中,一路緊趕慢趕,總算一路平安、順利,就是公交車上有點擠,正好是上下班高峰期,乘車的人就是這樣多,再說車少人多、擁擠不堪,路況不好也是時代特徵,好在8點的時候就到達東江市少年活動中心,張澤拿出邀請函作了登記,換成入場證。

東江市少年活動中心已經彙集了很多很多的人,光比賽的選手就有200人以上,因為是15歲以下,大部分選手都有陪同的家人、老師和同學,像張澤一家就來了四人,所以難怪人如潮湧,十分擁擠!

好多家長、老師在囑咐參加比賽的選手注意事項,有的還在臨陣擦槍,更多是傳授比賽經驗,作最後的努力,總之四周都是議論聲,在華夏望子成龍是每個父、母親的最大期盼,張澤一家沒有看到熟悉的人,張有為認為自已也沒有什麼好關照的事項,只有為兒子撐腰壯膽,所以父子四人在旁邊靜靜地等待著,享受這種比賽氛圍,再說張有為親眼目睹兒子寫的字,對張澤參加書法比賽充滿信心。

東江市的地理位置是楊子江的中、下游 ,這裡通江達海,土地富饒,物產豐富,人傑地靈,名副其實的風水寶地,魚米之鄉,有著厚重的文化底蘊,歷來就是文人墨客匯聚之地。當地政府也積極推動文化事業的發展,每年都有各方面的培訓和比賽,如書法、繪畫、音樂、樂器等專案的培訓和比賽,由此從古至今,東江文畫方面人才輩出,歷史上出過幾位狀元,舉人、進士更是數不勝數,就是近代也出現了很多琴棋書畫方面的傑出人才。